本帖最后由 张天顶. 于 2013-5-8 18:20 编辑 作者:张媛文新石器时代遗存 新石器时代上承旧石器时代,下启铜石并用时代或青铜时代。它在文化上有三个方面的要素:(一)磨制石器;(二)制陶;(三)谷物农业的生产性经济。据初步统计,惠州市已发现13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从地理环境或堆积特点分包括山岗遗址、台地遗址和贝丘遗址三大类。尚未发现滨海地区常见的沙丘遗址。 1. 蚬殻角遗址 是目前所知惠州年代最早的遗址。位于惠阳区潼湖镇广和墟,属贝丘遗址,面积约600平方米,堆积厚约40厘米。采集有石斧、石锛和夹砂细绳纹粗陶及陶器座等〔2〕。 2. 葫芦岭(浮碇岗)遗址(下文化层) 位于博罗县城之东,是一座孤立的大山冈,以形似故称,属贝丘遗址,它南临东江,东望群山,旁有溪流,其间及西、北面是宽广的冲积平原。贝丘堆积于葫芦岭西岗全山,东西长100、南北宽50米,高出河面40米,从岭顶到岭脚堆积着厚厚一层蚬、螺、蚌、蚝类贝殻,厚约0.85米。1960年8月由广东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李始文组织开掘探沟2条,面积合共8平方米,发现有两个不同时期文化层相互叠压的遗址。下文化层(新石器时代晚期),灰黑色土贝殻层,出土遗物有:石锛、石凿、多边砍砸器、石饼、砾石、骨器、夹砂粗陶等。夹砂陶以夹砂粗黑、红陶为多,出现灰、红色软陶,也有磨光红、灰陶,并在夹砂粗黑陶和磨光灰陶的表里面着白色陶衣,为其他贝丘所未见。器形有缶、坠、纺轮、管饰等,完整陶器有豆和器座,纹饰有绳纹、篮纹、方格纹、曲尺纹、云雷纹、刻划纹等几何印纹,有素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