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码登录更安全

使用道具|

[古迹] 酥醪觀與蓬瀛仙館的一段因緣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酥醪觀與蓬瀛仙館的一段因緣
一直以來,大家提到蓬瀛仙館的道脈,一定想起創館道董之一的麥星階住持和廣州三元宮。然而,從蓬瀛仙館於1950 年建立的〈蓬瀛仙館創建道董題名記〉碑記看,八十位創館道董中有四位是「永」字輩,與其他七十六 位的「宗」及「誠」字輩相差了一段距離。這四位亦是題名記中特別排前四位, 地位顯得重要,他們就是來自廣東酥醪觀的伍銓萃 ( 永跫 ) 太史 (* 太史,即曾於翰林院修史 )、張學華 ( 永闇 ) 太史、黃宣廷 ( 永通 ) 太史,和汪憬吾 ( 永覺 ) 知縣
一、伍銓萃太史曾於蓬瀛仙館留下墨寶伍銓萃 (1863—1932) 是廣東新會人,字榮建,號叔葆,道 名永跫,曾任酥醪觀住持。光緒十八年(1892年)進士,歷任 翰林院庶起士、英武殿協修官等職。據旅行家黃佩佳於《香港 本地風光》記述,1931 年他遊覽蓬瀛仙館,遇上了麥星階住持, 當時館內藏有「摹臨得來的焦山四寶,它們是〈焦山周鼎銘〉、 〈唐廣明元年道德經〉、〈焦山西漢定陶鼎〉、〈焦山梁天監 痤鶴銘〉。這四樣繪筆精微,每幅都有伍銓萃的題跋。好研究 小學的,這也是有價值的參考品。」1 按蓬瀛仙館現在珍藏的〈唐廣明元年道德經〉顯示,上面 題有:「焦山四寶永鎮山門。庚午夏月孔公豁道友,自焦山歸 攜四寶,鎮蓬瀛仙館道場,亦一韻事,屬其友伍銓萃為之記。」 下款題:「庚午七月初三日跫道人伍銓萃宿蓬瀛仙館,因題。」 孔公豁,就是蓬瀛仙館道董之一的孔昭度,他也是廣東陸軍速 成學校校長。這裡清楚指出了 1930 年夏月,孔昭度從江蘇省鎮 江的焦山,南下蓬瀛仙館,並攜帶了「四寶」來,囑咐了好友 伍銓萃為此題字,而此「四寶」之珍貴足可鎮壇。伍銓萃於 1930 年農曆七月初三日居於蓬瀛仙館,而蓬瀛仙 館是「至庚午 (1930 ) 仲夏,草創落成。」( 1937 年立的〈創 建粉嶺蓬瀛仙館碑記〉) 仲夏即農曆五月,伍銓萃是在仙館剛落成後而暫住的。據酥醪觀都管陳至亮的〈重鐫玄門必讀序〉云: 「去年 (1930) 秋間,陳住持永燾 ( 陳伯陶 ) 道長化,冬間公推道 長伍永跫、陳圓是繼任。」2 亦即伍銓萃在蓬瀛仙館住宿了一段 短時間後,便返回酥醪觀擔任住持,直到兩年後羽化。按另一 位旅行家吳灞陵於《香江勝景.萬松嶺下有蓬瀛》(1965 5 20 ) 載,「大殿門聯寫著:『彭澤棄官,羲皇高臥;輞川捨宅,圖畫天開。』是伍銓萃的手筆。」3 可惜今天對聯已沒有記下伍 氏的名字,相信是他當日暫住時留下的作品之一
二、四位創館道董曾相聚於香江另一位道董張學華 (1963-1951),是廣東番禺人, 字翰三 ( 又作漢三 ),道名永闇。光緒十六年(1890 參加光緒庚寅科殿試,登進士三甲八名。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起士。按《張提法公年譜》載:「壬子(1912 ),五十歲。公 ( 張學華 ) 注羅浮酥醪觀道籍,道侶陳永燾 ( 伯陶 ) 為介。」4 顯示了 1912 年酥醪觀住持陳 伯陶介紹了張學華入道。陳伯陶也是著名的太史,父親陳銘珪也曾任酥醪觀的住持。張學華在辛亥革命後隨陳 伯陶來到香港定居,他在〈江寧提學使陳文良公傳〉提 到:「公曩與余同避地香港,晨夕過從,每有撰著必以 見示。」5 可見他們在香港期間來往甚密,經常見面及 交換新作。 第三位道董黃誥,字宣廷,道名永通,漢軍正黃旗人。光緒二十四年 (1898) 登進士,同年五月,改翰林 院庶起士。光緒三十一年 (1905),授大清國駐義大利大 使。從義大利回國後,黃誥擔任陝西陝安道道台。1911 年底,陝西民軍攻下漢中,黃誥乃向南遷往香港和澳門 等地。30 年代,他應朋友陳含典之邀,為香港學海書 樓捐資及捐書,襄助書樓發展。此外,黄誥與陳伯陶、 伍銓萃、張學華、汪兆鏞、吳道鎔、梁慶桂、桂坫、金 湛霖等於廣州曾組成「九老會」,以詩會友,關係融洽。 第四位道董汪兆鏞(1861 年- 1939 年),字伯序, 號憬吾,道名永覺。廣東番禺人,祖籍浙江省紹興府山陰縣。光緒十一年(1885 年)貢生,在縣府裡工作。 光緒十五年(1889 年)中舉。岑春煊出任兩廣總督時, 聘請他入幕。辛亥革命後,僑居澳門,反對共和,以清朝遺民自居,廣結四海名流。其同父異母弟汪兆銘 ( 精衛 ) 投靠日本成立偽政府後,汪兆鏞曾宣稱:「漢賊 不兩立,我寧死不能為虎作倀」,6 同時宣佈將汪精衛 開除家族
汪兆鏞曾兩次到訪廣東羅浮山酥醪觀及暫住,易服黃冠為道。據張學華在〈誥授朝議大夫湖南優貢知縣汪 君行狀〉載:「辛亥 (1911 ) 後,君兩至羅浮,注籍 酥醪觀,自號覺道人。」又因「十一歲喪母……素食終 身。」7 汪兆鏞在《徵尚老人自訂年譜》亦道:「過香港,訪東莞陳子礪伯陶……並招余入羅浮酥醪觀注籍為 道士,授道牒名永覺。」8 1931 年他又撰成《老子道德 經撮要》,稱揚:「吾獨善夫錢氏大昕之說,謂《老子》 五千言,救世之書也。」9 汪兆鏞與酥醪觀陳伯陶及張學華之關係尤佳,而且一生效忠清室。1916 年秋,陳伯陶藉向宋代東莞遺民 趙秋曉 (1256 年進士 ) 祝壽,邀約賴際熙、吳道鎔、張 學華、丁仁長、汪兆鏞、伍叔葆等史官、遺老聚會於九龍城宋臺,相互酬唱,借今懷古,抒發遺民鬱結,事 後結集為《宋臺秋唱》。汪兆鏞又記載了1924 年正月 十三日,在香港九龍城外槃園,與陳伯陶、張學華、吳 道鎔等十二人為遜帝溥儀祝壽。又於 1926年祝嘏 ( 天子壽 ),包括汪兆鏞在內共有八人參加。直到1939 正月十三日,汪兆鏞仍拖著病軀和張學華到澳門蓮峰廟 禮佛,為溥儀祈福
此外,從陳伯陶之孫陳紹南編撰《代代相傳 伯陶紀念集》的一張老照片看,四位來自酥醪觀的蓬瀛 仙館道董於 1920 年代曾與陳伯陶相聚於香港,相片可 見還有吳道鎔太史、金芝軒秀才、桂坫太史。10當中不 少人於後來捐資或捐書與香港學海書樓,對弘揚國學盡 一份力。 酥醪觀為何由全真清修道觀轉為文人雅士之道壇,這不得不提到其中一位住持陳銘珪 ( 道名教友 ),他是 陳伯陶的父親,也是賴際熙、張學華、張其淦等的老師,對他們走向黃冠及在香港弘揚國學都有影響。陳銘珪是 副貢生及地方塾師,曾撰寫《長春道教源流》,乃研究 全真道歷史的重要著作。其弟子賴際熙稱許他:「學弗 五儒,志雄田疇」,11 令不少人慕名及跟隨入道。到緊 接的「永」字輩已人才輩出,多有進士出身,為道教史 上罕見的現象。話說回來,伍銓萃、張學華、黃誥、汪憬吾於民國 後都沒有出仕,乃效忠清室的遺老;何近愚等當年邀 請他們籌建蓬瀛仙館時,他們在錢財捐獻上應該並非 主力,而社會名望可能更為重要,這在碑記排前位可 見。因緣際會下,約七十年後,蓬瀛仙館於1998 年捐 資一百二十萬元重修酥醪觀大殿,及捐建戒壇、八間客 房、護土後堤等。2003 年,蓬瀛仙館又重建祖堂,耗 資六十多萬元。2007 年再重修王靈官殿及木閣樓房, 耗資近一百五十萬元。兩地情誼再次連上來,為弘道闡教共同協力

未命名.png
117383292_3253425641418418_2089329336423238300_n.jpg
117930418_3253425508085098_8279835419556321850_n.jpg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1 个回复

倒序浏览
TOPMAN188 ... LV.100 2020-12-15 19:25
沙发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