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码登录更安全

使用道具|

[历史] 中国引种番薯第一人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万历九年(1581年)的中国灾荒连连、饿殍遍野。虎门北栅农民陈益万般无奈,坐朋友的商船驶向安南(今越南)另谋生路,却拉开了其传奇人生和我国农业革命的序幕。
这位普通农民,在这次漂洋过海的偶然旅行中,冒着生命危险,第一个把番薯引进我国并进行试种和传播。此后,番薯种植遍及我国天南海北,成为仅次于水稻、小麦和玉米的主要粮食之一。
陈益带来的番薯,引发了我国的农业革命,改变了我国粮食结构,消除了千百万人的温饱问题,对解决中华民族的食物资源做出了很大的贡献。2014年,市委宣传部主编的《影响中国的东莞人》,他与袁崇焕等并列其中,成为东莞宝贵而独特的文化瑰宝。
冒死带番薯回国种植
经过大海的颠簸,落地安南时接待陈益一行的是安南酋长,正是这次接风宴上,他吃到了改变其一生,改变中国农业和千万人命运的食物——番薯。那香甜软滑的味道,以及酋长炫耀的那句“番薯是上天赐给安南的礼物”让他决定将番薯带到中国去。
他将这个想法告诉朋友,朋友大吃一惊,指着城中的布告说,番薯是安南的生命,禁止携带出境,不论何人,违反者一律斩首不赦。但陈益不为所动,反而断了回乡的念头,辞别了满载而归的朋友,独立到安南偏远的农村居住。一年漫长的时光里,他不仅跟当地农民学习了敲击铜鼓、吟唱越音,还想方设法学习了番薯的种植、栽培、管理、收获、贮藏、烹调等全部秘密。
一年之后,陈益以思乡为由向酋长辞行,并冒着杀身之祸收买酋卒,将薯种藏匿于铜鼓,想偷偷带回虎门。本已放行的酋长突然发现了什么,紧急调查了陈益在安南的生活后,大呼不妙,下达紧急通缉令。就在陈益临行开船时,多名酋卒赶来缉捕他。生死关头,朋友中国船员紧急开船,并以一箭之先驶进了国门。
随后,陈益将薯种种于老家花坞间,却被人诬陷说私藏异域妖器、蛊惑百姓而入狱。半年后当他获释回家时,番薯绿藤爬满花坞,让他一下子满血复活。更让他惊喜的是,种出来的番薯香滑不减异邦。于是不惜补习耗尽家财,在祖父陈莲峰墓的右方购地35亩种植番薯,大力推广。十二年后,福建人陈振龙从吕宋(今菲律宾)引进番薯,但那时陈益引进的番薯已经在岭南形成燎原之势,并传播到了北方,救活了成千上万饥饿的人们。
陈益把自己的寿穴也选在薯田,要与番薯长相厮守。他临终时写下遗嘱,希望后人每年清明、重阳两节以番薯一对拜祭他。据东莞学者杨宝霖先生考证,直到建国初期,陈益的后裔每年前往祭祀扫墓时,仍用红皮番薯作为祭品,并写上“红薯一对,富胜千箱”八个字。2016年3月虎门北栅凤冈陈氏近二百多名宗亲代表在拜祭陈益、陈莲峰等先祖时,依旧遵循百年祖宗遗制,送上红薯拜祭。
但因种种原因,关于谁是中国引种番薯第一人,一直争议不休。甚至社会和学界一度普遍认为是陈振龙最先引进的。杨宝霖1982年在《农业考古》第二期公开发表论文《我国引进番薯的最早人和引进番薯的最早之地》,通过详实的调查和严密考证,尤其是从虎门镇北栅《凤冈陈氏族谱》(明代版本)之卷七《家传.素衲公小传》上陈益于万历十年(1582年)将番薯种从安南偷运回国的记载,得出虎门是我国引进番薯的最早之地,陈益是我国引进番薯的第一人的结论。这一说法被学术界认同和接受,结束了史学家们的旷世纷争。
陈莲峰古墓群由陈虞肩墓、陈莲峰墓、陈益墓、陈邓氏墓四座墓葬组成,一直由陈氏家族管理,代有修葺。2008年之前的最近一次维修是清咸丰年间(1850-1861)。因此,墓群年久失修,损毁严重。陈益墓地面部分只存稍微完整的墓堂轮廓,墓堂墙体外层包砌的墙体和墓碑也已完全不存,原安放墓碑位置用乱砖石草草封闭。
1989年1月7日,陈莲峰古墓群被确立为市级文保单位, 2004年虎门镇将陈莲峰墓所在地周围2.8万平方米的地方预留出来,计划在“中国第一块番薯地”这个古代农业遗址上筹建面积3公顷陈益纪念公园。主要以陈莲峰墓地及番薯题材为主线,还中国第一块番薯地原貌模样,弘扬以陈益为代表的虎门式的开拓精神。
2008年9月虎门镇组织专家展开实地勘察、维修以及维修施工等工作,2009年1月竣工。据当时的实地勘察报告,陈莲峰墓葬群融明、清两代建筑风格和丧葬制度于一体,形制、建筑方式较为独特,是研究珠江东岸地区明、清墓葬地面形制的发展演变龢民俗丧葬制度的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对于研究社会经济、历史文化、风俗民情、建筑艺术等,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来源:东莞时间网】

v2-0d5961915035fbcd0984b58c50658c81_1440w.jpg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3 个回复

倒序浏览
飞天象 版主 2020-7-11 22:32
沙发 来自: 中国
番薯是个好物,想起小时候在家乡,天气冷时早上在家门口坐着凳子吃着番薯,真好开心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patrick2020 LV.1+ 2020-7-16 17:29
板凳 来自: 中国香港
明朝中後期的一次大饑荒,推進了番薯在我國的普及
明末時候,玉米、土豆等舶來作物已開始在我國大範圍種植;由於百姓長期習慣以稻米小麥等為主食,舶來作物一直只處於輔助地位,但它們對改善國民單一的飲食結構起到了巨大作用。
那時候,番薯也已經從越南、菲律賓等地流入了我國的廣東、福建等地,不過一直沒獲得官方的重視,長期沒有獲得有效的推廣。萬曆二十二年時(1594年),福建發生了史上最嚴重的災荒,百姓遭遇空前的糧食危機。

當時的福建巡撫金學曾為此廣泛向社會徵求產出周期短、易於種植的渡荒作物,番薯這才首次進入了官府的視野當中。
經過有效的種植實驗後,金學曾決定在福建全省推廣番薯,此舉在短短時間裏就幫助福建百姓度過了這次糧食危機,而且當地人口還因此獲得了不錯的增長!
解決清初大饑荒的「番薯盛世」,首次將我國人口穩定到了數億層級
明末清初長達四十多年的戰亂和瘟疫再次帶來了全國性的大饑荒,不計其數的百姓流離失所、食不果腹。到清康熙時期(康熙二十四年前後),人口總量又下降到1億左右。
1.5億到1億,這樣的數據代價就意味着:至少有五千萬人口在戰爭中失去了家園以及死亡、大量農田被丟荒、百姓連重操舊業的作物種子都拿不出來。
五千萬人口是什麼概念?要知道漢唐時候,全國人口也就是這數量。在巨大的人口下降及饑荒壓力下,初入主中原的滿清統治者就面臨着巨大的危機:要知道,人口數不但是必要的戰略資源儲備,假若連前朝的人口數量都比不上,他們有何臉面呆在北京詆毀明朝?
於是康熙開始效仿明末的做法,大力從福建、廣東等蕃薯產區往全國調配薯種資源。
初入關時的滿清本是排斥明朝的一切的,為了給效仿明朝的做法找個理由,清政府改變了對外的輿論策略,說「大清推翻的是大順政權,明朝並非亡於大清之手」。這就為康雍乾以來仿效明朝的「漢化」策略提供了依據,明末以來的經濟結構、以至於統治思想等都在清代獲得了延續。那時候推廣番薯及其他舶來作物的氛圍有點象「打雞血」,開始時候靠的全是空着肚子「與天斗」的精神與信念。一來,因為清政府確實也拿不出實際的口糧來進行賑災;二來,經過數十年戰亂導致的生產斷層,確實有大量百姓已不知蕃薯為何物,對它們是否能填肚子持有不確定的態度。
由於蕃薯的生長周期短,得益於全民「打雞血」,在熬過極為困難的一段觀望時期後,各地農田終於在很短時間內恢復了生產,百姓的溫飽問題也初步得到了解決。為了帶頭體現這些舶來作物的功用,當時不少地方官員都是以身作則、頓頓吃蕃薯和土豆以鼓勵百姓相信這種作物「確實能戰勝饑荒、人確實能勝天」。這確實比跟百姓「講道理」管用得多,到康熙三十九年,「蕃薯經濟」就已初見成效:短短十五年間,國內人口就迅速攀升到1.5億!「與天斗」的勝利在民間有了基礎後,雍正、乾隆到道光年間,清政府本着「多多益善」的原則繼續推廣這類「多、快、好、省」的口糧。
我國的「四萬萬同胞」,實際上到清道光年間就出現了,如此龐大的人口增長,真是不折不扣的「蕃薯盛世」(當然還有玉米、土豆等作物之功)






p40063n06s594371nn96rq16srr3164r.jpg
78o8qp76126047n5o9654761n0sq974p.jpg
8o933psqorp8464s9q5pp884ps7n64no.jpg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TOPMAN188 ... LV.100 2020-7-29 06:31
地板 来自: 中国广东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