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案例] 各种电信诈骗,你中招了吗?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来源辽宁省公安厅反电信诈骗中心  

  当前在微信朋友圈上经常有一些商家以搞活动办比赛打促销为名,举办一些针对儿童的比赛,这些比赛参与简单,不需要拼才艺,只需要一张照片和相关个人信息即可报名参加,而获胜的奖励却非常丰厚,获奖金额往往高达数万元。比赛规则也很统一只需要投票数第一即可得奖。
  人们往往为孩子报名这种比赛乐此不疲,但殊不知这种朋友圈拉票的比赛往往是一场电信诈骗,有些人因此泄露了个人和孩子的身份信息,也有人因此付出了惨痛的经济损失。辽宁省公安厅刑侦局的警官为我们详细剖析这种方式的电信诈骗行为。
  近年来,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在各大比赛中取得名次,热衷参加微信各种萌宝评选大赛并且四处拉票,朋友们不胜其扰,但即使联系客服人员花钱让其为自己的孩子刷票,也往往得不到最终的大奖。我怎么花钱刷票还得不了第一呢?骗子往往以刷票作为窃取公民个人信息的手段,数据可以在后台进行修改;那就是说排名第一那个是他们的托?不排除这种可能。不法分子可以先进行设置参赛用户,通过后台修改票数,刺激用户拉票或者刷票;如果都不去刷票,他们是不是什么都赚不到啦?不法分子单单凭借贩卖孩子和家长的个人信息就可以获取可观的收入;那投诉他们去!这些比赛大多数是通过公众号或者网址进行发布的,投诉最多把公众号或网址链接封掉,而他们真实身份公司根本不会对外公布。换个公众号和大赛名字还可以继续行骗。我们不排除一些正规比赛通过这种方式进行,但是很多骗子也看准这次机会,多以高额奖品为由头,凭空制造一些比赛,从以下几方面牟利:
  ·针对报名者,要求报名者必须填写真实信息以便邮寄奖品,实际上是通过这种手段获取参赛者个人信息再进行贩卖,由于骗子可以通过孩子的身份照片或就读学校的信息制造孩子重病、绑架等骗局,对父母进行诈骗,因此这类信息价值更贵;
  ·针对刷票者。以可以刷票为由,鼓动刷票者投入真金白银进行刷票,事实上刷票的资金早就超过了那些一等奖的最高价值。
  最后,公安机关提醒大家:
  请不要只看到奖品和名次而忽略了孩子和自身的安全。于是,为了拯救更多人避免受骗,小编搜集了一些微信上常用的诈骗方式。希望,大家以后遇到,能够谨慎。

     1、山寨微信红包诈骗
      微信里很多人最乐意做的事情,就是抢红包。而微信红包诈骗是最常见的微信诈骗方式之一,同时也是受骗用户最多的。
      山寨的微信红包往往是这样滴:邀请好友分享就可以得到大红包,恭喜你,邀请好友一起抢,你的红包金额可变大,活动时间内达到100元,即可提现。遇到陌生人发的这样红包,大家可是要小心了。

       2、扫描二维码诈骗
        这种骗术通常是诈骗者以商品为诱饵,称给消费者返利或者便宜,发送的二维码实则木马病毒。一旦安装,木马就会盗取应用账号、密码等个人信息。当然二维码诈骗多种多样,大家一定不要轻易扫码二维码!

       3、美色诈骗
       美色诈骗一般引诱的是男同胞,常见的美色诈骗有美女照片、美女交友,甚至有招嫖等信息。比如有的链接以‘看美女照片’、‘相册内有你的照片’等词汇引诱用户点击,微信的“定位”、“摇一摇”等功能为不法分子提供途径。骗子可以装成“高富帅”或“白富美”,与人搭讪,骗取信任,进而以借钱、商业资金紧张、手术等为由骗取钱财。更有甚者,骗子把微信演变成诈骗平台,以提供“招嫖”、“特殊服务”为幌子,利用美女照片作为微信头像,对一些空虚寂寞之人趁机下手。

        4、“点zan”、 “拉票”诈骗
       目前,这种诈骗方法最多。一种诈骗由头是“集满多少个zan就可获礼品或优惠”,等集满“zan”去兑换时,发现拿到手的奖励“缩水”了。另一种是拉票的,现在有许许多多的评比、排行。类似的方式以儿童为最!很多父母很容易上当,甚至为了拉票还要牵连亲朋好友,谁知道最后所有的信息都已经掌握在人家的手里了!!

       5、海外代购诈骗
     海外代购诈骗通常是这样滴,通过“朋友圈”进行营销,诈骗者声称价格非常优惠,网友付款后,骗子以“商品被海关扣下,要加缴关税”等类似理由,让网友加付“关税”,等网友付钱后,往往骗子消失,货也没了。

      6、假公众账号诈骗
      诈骗者喜好在微信平台上编造类似于“交通违章查询”这样的公众账号名称,让您误以为这是官方的微信发布账号,然后再进行诈骗。一旦遇到这种假的公众号,一定不要急着上当。先核实清楚以后,再实施方案。

      7、冒充好友诈骗(此方式还包括QQ 短信等)
       诈骗分子伪装成好友,包括昵称 和头像,然后发送诈骗信息。类似的案例有:发送“同学聚会照”等连接,受害人点击后手机自动下载了木马,而骗子则轻易盗取受害人手机里的信息,包括手机绑定的银行卡信息。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打电话确认。
      当然了,骗子的方式还是很多的,以上只是最常见的几种。事实上,骗子的所用手法无非就是利用了人们贪心、贪色、恐惧、杀熟等手段。只要我们在平时生活中,谨慎对待这些消息时,我们就可避免踏进陷阱。

招牌

招牌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