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作为咱园洲一份珍贵的文献!
回 子善 的帖子
子善:请注意看这个芳名榜说的是重修北门和水井。
把土地公和水井放在用一个地位,足以见水井对于“家乡”而言所承受的意义。
“背井离乡”。。井还在,水还能喝吗?乡还在,但还是以前那个浓浓人情味的乡吗?
一些古村落,要么就彻底荒废,要么就沦为商业。到底什么才是村落的出路呢? .. (2012-06-13 00:04) images/back.gif
我觉得出路还是得通过挖掘和保护,好比如说像龙华镇的古村落开发的案例一样,说到底还是得有人愿意把资金去做这方面的投入,其中又数政府的参与最为关键
回 yjp675543027 的帖子
yjp675543027:连马嘶村那个门楼都没照 http://yz0752.com/images/back.gif
谁说无啊?你要哪个门楼?
马嘶村门楼
“仰对阳明”门楼,不知道什么含义了。
马嘶莲平楼。为什么这么称呼呢?
看到熟悉的街道与场景了。。也看到了不少岁月的痕迹
回 光辉岁月 的帖子
光辉岁月:下次来记录下南村,海皮有一排清朝留下来的古老屋。 (2012-06-12 23:01) images/back.gif希望您也能参与到自己村落的“发现与挖掘”中
回 一杯威士忌加冰 的帖子
一杯威士忌加冰:还有很多地方没去哦~马嘶跟陈屋同属一个祖宗哦 (2012-06-12 23:21) images/back.gif讲到:还有很多地方没去。我们还是十分希望您也能共同参与到我们的村落记录部队中来。
另外,您说的马嘶陈氏与下南陈屋陈氏同属一个祖宗确实是真的。
据说追溯到宋朝,有一马平川的将军叫陈中伟,他在江西立下汗马功劳(其墓葬所在地在今天东莞常平陈姓村山岭上),不知出于某种原因,散枝到东莞中堂一村。
到后来,逐渐发展到石碣水南陈屋村。而后又有子孙迁至石湾鸾岗陈屋村。石湾鸾岗陈屋村的陈氏子孙又出于某原因继续往外迁(现石湾有一地方叫陈屋街)。鸾岗陈屋有两个房头的人迁至园洲。一枝是下南陈屋。另一枝是马西二房陈姓人(其在陈中伟墓葬所在地东莞常平陈姓村山岭石碑上有记载)。
旧时下南陈屋村人多耕地少,部分人用门板划过东江对面空地(现石排田寮村)耕种。由于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耕种的陈氏子孙便从此在对岸定居下来。于是便成了如今的江峡两村,现今田寮约人口2000多人,其中田寮村长房最大,陈屋以二房最大。
所以,基本可推断东莞中堂、石碣水南陈屋、石湾鸾岗陈屋、下南陈屋、马嘶、石排田寮乃同宗后代。
回 乡下仔 的帖子
乡下仔:马嘶旧时有“小香港”之称,祠堂门口路面叫“麻石路”,破旧瓦房见证村庄的衰落 (2012-06-12 23:44) images/back.gif为什么叫“小香港”呢?希望您能为我们提供相关的故事
回 毛毛 的帖子
毛毛:想当年,我祖上就是马嘶大地主 (2012-06-12 23:45) images/back.gif能详细地说说祖上的历史和故事吗
回 子善 的帖子
子善:这是 马嘶以前的宴客厅
现在已经不用了,有饭堂了。
....... images/back.gif
我还是跟想飞的帖算了
回 明明德 的帖子
明明德:能详细地说说祖上的历史和故事吗 (2012-06-13 00:34) images/back.gif给斗地主斗挂了,我就知道这么多 子善哥,你系马西架?毛见过你架。
回 明明德 的帖子
明明德:为什么叫“小香港”呢?希望您能为我们提供相关的故事 (2012-06-13 00:33) images/back.gif因为以前好多人偷渡出香港,小时侯好中意过节,有香港客归。 看这样的贴子比看历史书有意思多了。 作业好详尽,从头看到尾,头都涨了!对马嘶增多了认识,谢谢子善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