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典型的祠堂木雕
很典型的墙上文字
很典型的 很常见的祠堂屋檐木雕
还有留守的儿童,就是留守的祠堂一样孤寂。
马嘶旧时有“小香港”之称,祠堂门口路面叫“麻石路”,破旧瓦房见证村庄的衰落 请大家认真看着牌匾“恩荣”
我记得《惠州日报》有报道,说是清朝皇帝御赐。
至于具体情况我再去找找相关资料再和大家分享。
想当年,我祖上就是马嘶大地主 干部就不住在马嘶的 现在是老年协会的场所
这间才是马嘶的“陈式宗祠”
请注意看宗祠的对联
这是 马嘶以前的宴客厅
现在已经不用了,有饭堂了。
这是北门。也叫拱北。是土地庙吧?
请注意看这个芳名榜
说的是重修北门和水井。
把土地公和水井放在同一个地位,足以见水井对于“家乡”而言所承受的意义。
“背井离乡”。。井还在,水还能喝吗?乡还在,但还是以前那个浓浓人情味的乡吗?
一些古村落,要么就彻底荒废,要么就沦为商业。到底什么才是村落的出路呢?
连马嘶村那个门楼都没照
回 子善 的帖子
子善:请大家认真看着牌匾“恩荣”
我记得《惠州日报》有报道,说是清朝皇帝御赐。
至于具体情况我再去找找相关资料再和大家分享。
....... images/back.gif
我也还记得,当时被新闻曝光前“恩荣”二字还是被白灰糊住了,应该是那个狂热的年代出于保护的原因,如今终于可以重见天日了
回 yjp675543027 的帖子
yjp675543027:连马嘶村那个门楼都没照 images/back.gif
想说的应该是这个门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