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洲马嘶村,旧围记录。
2012年6月10日,我们一行人来到来马嘶村做村落记录。而我已经是第4次来到马嘶村做村落记录了。我在园洲长大,对村落的记录已经成了我不可抹去的爱好。这个下午,几个小时,依然在旧围里拍摄。虽然走过几次,但每次都有新的发现。好像和一个久违的老朋友慢慢交谈。
以下图片记录,很多地方也许有自己的名字和历史,希望知道的朋友补充完整。共同记录我们生活的家园。
很多村子,都有自己的风水塘,下南陈屋有“罗浮影”,而马嘶就有“丁字塘”。这个在中国风水学上是非常典型的。这种大池塘的好处,简直就是一个天然的小气候调节器、环境清洁器。祠堂建在池塘边,寓意聚财。
回 子善 的帖子
子善:看见“光荣军属”,麻石做的门框,还有那有特点的小屋檐。(2012-06-12 22:08) images/back.gif
不知道是哪位烈士的家,当时只有烈士之家才有此殊荣
回 子善 的帖子
子善:红星里旁边就是一座废弃的小宗祠不知道为什么,很多小宗祠都废弃了,只是保留大宗祠。
实在想不通。
....... (2012-06-12 22:00) images/back.gif
大宗祠是全村的,小宗祠是旧时有钱有势的本村地主申豪所有,正如您所说的经历过一个狂热的年代,那个年代里只有三代都是贫农才是光荣的,所以曾经的风光也只能随着年代变得喑哑无色 鹅群在水里畅游
街道的东方就是马嘶的一座门楼
听当地人说,马嘶旧围每一条小巷都有名字。
都叫“xx里”,可惜很多名字都丢失了。
都是旧的房子,只是年代不同。
墙上还隐约看见“毛 主席万 岁”的红字。
遥想那狂热的年代。
穿行在青砖墙下
斑驳的青砖墙
浓浓淡淡的色块是历史的印记
没有锁的门,却关着屋里的故事。
废弃的瓦堆,那是旧时的伞。
一条朽木撑起的屋檐
这位大叔,告诉我,这里小巷叫“红星里”,以前还有一个小门楼。
现在不知所踪了。
笔直的巷道,在其他村子很难找到。
红星里旁边就是一座废弃的小宗祠
不知道为什么,很多小宗祠都废弃了,只是保留大宗祠。
实在想不通。
爬满枯藤的门
让人唏嘘
残破不堪的屋顶
看见“光荣军属”,麻石做的门框,还有那有特点的小屋檐。
青色的墙,红色的木窗
青色的墙,砌着一个长长的花盆。
门前的麻石缝隙长着植物
墙上的麻石已经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