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姓氏用字,熊是可以读成容,这并不是园洲的特有现象,客家话和闽南语都有此现象。我发觉方言有一个情况,越乡下的方言越古老,越乡下的方言越接近古汉语,园洲话(粤方言分支)、客家话、闽南语都保留了很多古汉语的发音特点,具体例子可看我在本版所发的方言帖。以下是几大南方方言关于熊字的发音:粤语:hung4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yung2[宝安腔]jung2[客英字典]jung2[海陆丰腔]rung2ngiung2[梅县腔]jung2[台湾四县腔]jung2ngiung2[东莞腔]jung2[陆丰腔]jung3[沙头角腔]jung2。由此可见,熊字在很多方言中都不读红,这与广州话中熊读红有差別。广州话不是小范围的乡下话,相对来园洲话更具古汉语的特点,广州话中熊读红是可以理解的客观现象。《唐韵正》是一部明代汉字发音权威,在《唐韵正》中,熊的古典读音也有注解,文中说“熊音近嬴”,这嬴便是秦始皇的姓氏,粤语发音读形,由此可见熊的古典发音不是红,读红的现象应该是清代以后发展出来的。在园洲范围内姓氏熊读容未尝不可,在一些比较正式的场合还是读红吧,不然你要花很大篇幅向人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