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名人] 轉貼: 豬農情未了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豬農情未了
2007-2-19



從前,有3隻小豬……」這個故事,你我幾乎識倒背了。豬農的故事,你又聽過沒有?

今年是豬年,若你屬豬而又相信命理,今年是所謂「本命年」。豬未必都是「屬豬」的,不過,與其用「本命年」形容人,形容豬似乎更加合適。記者不懂命理,但都知道「本命年」對本地豬和飼養牠們的豬農,應該都不是很好的一年。政府去年推出自願退還養豬牌照計劃,逾四成豬農已經交出了牌照,相信陸續會有更多,本地豬和本地豬農,在今年之後,可能都有幸加入「集體記憶」的殿堂。
幾多年之後,《三隻小豬》的故事可能會變成這樣﹕「從前,有3個豬農……」

養豬一輩子老農:社會多發達農業都重要

「任社會多發達,農業都是非常重要的行業,可改善人的生活……唯有講句有興有衰吧。」養豬養了一輩子的梁植,待流浮山豬場尚餘的2000多隻豬賣出後,今年5月便會交還養豬牌。且聽這個資深豬農談談香港的豬場日落。今年88歲的植叔是港九新界養豬聯合總社理事長,1950年來港,得到嘉道理農場送贈6隻豬開展事業,初時養的是純種中國花縣豬。「中國豬好純品,生窩豬仔出來,好似人類咁好愛護自己個仔,豬乸瞓低餵奶,會慢慢瞓低,驚壓親仔女,好緊張㗎;現在啲外國雜種豬無咁純品,唔理咁多一瞓就瞓下去,豬仔叫到嘩嘩聲都唔會起身。」為怕小豬被壓死,植叔曾一度睡在豬欄照顧。

雖然中國豬純品,但因為「經濟原則」,植叔和其他豬農在60年代不再養花縣豬,從英國、加拿大、台灣等地引入外來品種做混種,要混出瘦肉多、長得快的品種。「雜種豬大得快,一日大一斤,本地豬最多大12両。養豬養得好,可以賣三四百蚊一隻,真係賺錢㗎。」

有了快長大的豬,養豬仍須血汗工夫,植叔說,未有人工交配技術之前,豬農混種便靠豬自然交配,但他亦要夤夜從旁協助。「豬呢,好論盡,咁大隻,豬郎爬上去(豬女身上)要人幫㗎﹗你見到就自然要落手落腳幫手﹗令佢唔好跌下來……唔係鬧佢,要幫佢,要好好心機,食豬肉都唔係咁容易﹗」

80年代,香港引入人工交配技術,植叔和其他豬農就學會了「呃豬郎」的伎倆,先用麻包袋吸了豬女的氣味,用它做一隻假豬,套在椅子上﹔豬郎會圍着假豬女左嗅右嗅,然後爬上椅子,豬農這時便把握機會取精。「一次取一樽,可以給幾隻豬女用,唔好浪費﹗」動物保育人士認為這樣不人道,但在植叔眼中,它既有效率,又可減少豬患性病。

政府以錢換取豬農交出豬牌,植叔雖然認為賠償金額(2000多萬元)合理,但忍不住嘆一句「好可惜」。說起政府立例規管豬農衛生,植叔就動氣︰「政府一開始根本就是想扼殺行業!」

助窮人就業 嘆政府扼殺
今天,流浮山的豬場中,大部分豬場只留下空豬欄,豬的氣味也逐漸消散,但植叔仍有堅持,「任社會多發達,農業都是非常重要的行業。農業提供就業機會,我是窮人出身,一加一等於二也不懂,都可以養豬」。

養豬一輩子的梁植,雖然將會交出豬牌,但對農業仍未心死。他捐出200萬元成立基金,支持本地農業研究。
[attachment=undefined]
梁植.jpg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14 个回复

倒序浏览
TOPMAN188 LV.100 2011-5-5 18:52
沙发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很长!有时间先看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TOPMAN188 LV.100 2011-5-5 18:53
板凳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班主任:刘菜云.
副班任:赵夏艳
历史老師:朱謂之
他们是楼主的老师吗。。。。。。。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TOPMAN188 LV.100 2011-5-5 18:54
地板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可惜只有朱渭之教过我!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Sony LV.31+ 2011-5-5 19:19
5#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猪佬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波波夫 LV.1+ 2011-5-5 19:37
6#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楼主是否88年初一(3)班????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子善 版主 2011-5-5 19:39
7#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楼主,为什么你的帖子发在村落记录版?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qq225475661 LV.1+ 2011-5-5 21:35
8#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patrick LV.21+ 2011-5-5 23:49
9# 来自: 中国香港
:
楼主是否88年初一(3)班????
答: 88年入學新園中...初一(3).我記憶已模糊..但劉萊云老師做班主任是記得很清楚!
      趙夏艳老師教中文...朱渭之老夫教中國历史...
=======
楼主,为什么你的帖子发在村落记录版?
答: 我覺得梁植老先生是鄉紳名士..屬村落的名士..所以投在此版。
   今天找一些香港保育的資料, 無意中找到這篇前幾年報紙的訪問稿, 與有榮焉..所以剪下來貼出, 供大家欣賞..
     如有不當, 請版主自行刪除或移動!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patrick LV.21+ 2011-5-5 23:49
10# 来自: 中国香港
[quote]引用第2楼TOPMAN188于2011-05-05 18:53发表的  :
班主任:刘菜云.
副班任:赵夏艳
历史老師:朱謂之
他们是楼主的老师吗

答:對!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柏良 LV.11+ 2011-5-6 00:29
11#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薄冰之舞 2011-5-6 13:05
12#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You LV.50 2011-5-7 19:26
13#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小猪很可爱    大猪就不可爱了 [s:16]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明明德 LV.36+ 2011-5-12 15:35
14#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回 6楼(子善) 的帖子

梁植,1922年6月9日出生在博罗县园洲镇白耀前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949年12月赴香港谋生,经年拼搏,终不懈怠,至事业有成。自1984年起,他每年春节捐款慰问家乡军烈属、困难户,24年来从未间断,2008年华人慈善(南方)盛典“慈善精神” 奖。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patrick LV.21+ 2011-5-12 17:19
15# 来自: 中国香港

Re:回 6楼(子善) 的帖子

[quote]引用第13楼明明德于2011-05-12 15:35发表的 回 6楼(子善) 的帖子 :
梁植,1922年6月9日出生在博罗县园洲镇白耀前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949年12月赴香港谋生,经年拼搏,终不懈怠,至事业有成。自1984年起,他每年春节捐款慰问家乡军烈属、困难户,24年来从未间断,2008年华人慈善(南方)盛典“慈善精神” 奖。 [url=http://yz0752.com/job.php?actio================================================
主題 : 生活史/新界發展(農業)
受訪者姓名 : 梁植Leung, Chik(2)
性別 : 男
出生日期 (如適用) : 10/09/1919

曾任主要公職:
漁農業咨詢委員會會員 (Member of Advisory Committee on Agriculture &
Fisheries) 1988-1998
Hong Kong District Affairs Advisors (appointed by China) 1994, 2003, 2004
香港新界區原區事顧問協會第二屆名譽顧問2003

目前主要公職:
港九新界養豬合作社有限責任聯合總社理事長 (Chairman of The Pig Raising
Co-operative Societies Hong Kong, Kowloon & New Territories)

背景:
受訪者於1949 年12 月從內地來港,投靠在嘉道理大宅當保姆的親戚煥姑,從而獲得賀理士嘉道理的信任及支持,加入農業生産行業,及後成為新界的大豬農,並協助其他農民發展農業。


講述在鄉間一直務農爲生,來港後在洪水橋落腳,栽種的蔬菜得柏雨學校供應糞肥得到改善。為擴充菜場遷往屯門,兼養豬隻,初時不少豬隻病死。幸得賀理士嘉道理介紹漁農處專人教授養豬技術,漸漸取得成功, 1953 開始養鵝,並集資在粉嶺設鵝場,十分成功。

50-70 年代香港政府積極鼓勵新界農畜業,技術和經濟上的協助。60 年代全盛時期豬聯社有24 分社,超過1400 豬農,每天出豬2000 多頭。80 年代政府認爲農民已經可以自力更生,加上環保課題漸受關注,遂改變政策,85年訂出32 條受訪者認爲嚴苛的污染條例,86-87 年起要養豬戶領牌,以管制豬隻數量,而且不發新牌。建議賠償方案。政府於2005 年決定開始收牌,若在2007 年5 月底前不交囘牌照便不獲賠償。至2006 年共260 多養豬戶交囘牌照,2007 年政府已收回約80% 牌照,訪談當日尚有200 多戶沒有交囘。

感嘆香港農業盛衰,認爲前港英政府眼光遠大,做事井井有條。放眼將來可以受惠國內政策,在内地發展養豬業,反銷到香港,料反應不會踴躍,因内地衛生標準也很嚴格。考慮與内地機構合營。

梁植與嘉道理家族的淵源,來港早期得賀理士嘉道理賞識在洪水橋協辦農場,及後在煥姑及其朋友幫助下,在藍地輾轉租下農地,賀理士嘉道理更協助建大屋,名KAAA 第七組。後因清拆經營之茶水檔問題,觸怒賀理士嘉道理,心有不甘之餘加上煥姑亦怪責,一氣之下打算退回大屋,最後賀理士嘉道理答應半年內不干預才肯留下,後來兩人和好如初,賀理士嘉道理又再幫忙發展養鵝計劃,要求呈交計劃書,讓4 人家庭每月可賺200 元。猶豫後終做出預算,獲馬上採納並大規模推行。

眼中的嘉道理勳爵眼光遠大,生意頭腦極佳,凡事親力親爲,絕不沽名釣譽,事事以農民利益為出發點。如50 年代在龍鼓灘,不計成本,無條件種棟供電予窮鄉僻壤。受訪者談及60 年代曾開辦幼兒園,其他生意和投資失敗,稅局追稅,幾乎破產,卻一切處之泰然,會秉持嘉道理勳爵宗旨,認爲善待員工,因爲錢都是由他們賺的。屯門青山道21 咪半之嘉爵酒樓之命名,乃紀念嘉道理勛爵及賀理士嘉道理,感激嘉道理家族一直的照顧。回顧嘉道理勳爵有遠見,在赤鱲角機場興建前很久,已經部署供電,認爲就算機場開不成,亦會建成高尚住宅,投資怎讓也不會落空。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