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洲贝丘遗址目前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镇宣传文广工作人员在园洲贝丘遗址考查 据了解,东莞现有四处著名的遗址,分别是南城蚝岗遗址、企石万福庵遗址、虎门村头遗址和石排园洲贝丘遗址。对这些遗址,文物专家普遍认为,从发掘的文物类型看,蚝岗遗址和万福庵遗址可以追溯至五千年前,两个遗址的特点类似,同属于新石器时代的早期遗迹。而石排园洲贝丘遗址则与村头遗址几乎是同一个时期的遗迹,都可以追溯至三千多年前,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 在庙边王村沙迳园洲,就是著名的贝丘遗址所在地。出口处,依稀可见地上零零散散铺着的小贝壳,多少为遗址提供了些许佐证。在阳光的照射下,这些小贝壳均闪着惨淡的白光,仿佛无数个艰涩的问号,叩击那段被尘封在记忆角落的中国镇三千年文明风流……
从石排医院出发,过王仲铭大道的第一个路口,往左边拐,城市的繁华喧闹陡然间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满目的原生态荒凉。此刻,这一方天地已完全被半人高的杂草占据着,微风吹过,整块区域都动了起来,每一个起伏的动作,仿佛都在散布着某种遥远的信息。
石排庙边王村沙迳园洲,如果不是那块孤零零矗立着的东莞市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根本就看不出这个地方有任何特别之处,可是货真价实,这里就是著名的贝丘遗址所在地。出口处,依稀可见地上零零散散铺着的小贝壳,多少为遗址提供了些许佐证。在阳光的照射下,这些小贝壳均闪着惨淡的白光,仿佛无数个艰涩的问号,叩击那段被尘封在记忆角落的中国镇三千年文明风流。
出世
有着N种版本的遗址发现
园洲贝丘遗址,似乎真的是被遗忘了。
记者先后咨询了十几位在东莞和石排文化界比较权威的人士,均没有得到一个满意的答复。连遗址是如何被发现的,都有着N种不同的版本。一种说法是,上世纪60年代初,庙边王村沙迳一村民在园洲建了一座新房子,可是新房还缺少一口水井。于是,该村民便在房子旁边挖起了水井。刚挖了一米深,锄头便翻出一些贝壳跟陶器。起初,该村民尚不以为意,可是东西越挖越多,该村民始发觉不对劲,马上报告到生产大队和县里。经过专家证明,确定贝壳跟陶器皆为文物。
还有一种比较可信的说法则是,在很久以前,园洲旁边有一个小型的墓葬区,当地人们将先人多葬于此处。某天,庙边王村沙迳一教师的父亲死了,该教师便组织人手到园洲墓葬区挖新坟。挖着挖着,他们居然挖出了几件残破的陶器。教师是一个有心人,觉得这几件陶器很不简单,处理完父亲丧事之后,马上向东莞县有关部门反映情况。果然,经过省里面的专家鉴定,出土的陶器为文物无疑。除此之外,对于遗址的发现,还有好些离奇的传说,均不太可信,在此便不一一赘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