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人救起来是让我最高兴的事” 央视一套《新闻30分》报道我市志愿者救捞队队长赵喜昌事迹 本报讯 (记者谢佳洛)“赵伯,您上央视了,您看新闻了吗?”“看了,除了感谢,我也没啥说的,现在我心里只惦记着昨晚没救上来的溺水者,还得赶紧再去捞一捞,不多说了……”昨日中午,记者电话连线赵喜昌时,他正准备赶去西枝江市区段继续救捞溺水者,聊了几句,便匆匆挂断了电话。9月3日12时许,央视一套《新闻30分》的《德耀中华》栏目以“赵喜昌:救捞到做不动为止”为题,对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赵喜昌义务救捞、助人为乐的先进事迹进行了时长近3分钟的报道。报道播出了今年3月20日晚,赵喜昌在惠州东江大桥勇救一名跳河女子时,过路行人所拍摄的现场画面。报道介绍说,2008年,赵喜昌来到惠州,一次意外让他有了成立义务救捞队的想法。5年来,他用自制的救捞工具,与市志愿者救捞队队友一起,不分昼夜,有警必出,先后救活了30多人,打捞起150多具尸体,从来分文不取。如今,赵喜昌已经58岁了,身边的人在敬重他的同时,也会问他还打算干多久,赵喜昌的回答总是很简单,“我想,我能做多久就做多久,一定要坚持到底。”几天前,在惠城区水口街道下水救人的过程中,赵喜昌不慎扭伤了腰,受伤部位刚好在旧伤处,需卧床休息一周才能下床。不料9月3日晚,在西枝江市区段又有人溺水。得到消息后,他不顾腰伤,二话不说就下床赶赴现场。“捞了一整晚,都没救上来,心里不踏实,总想着这件事。”昨日,赵喜昌冒着大雨,叫上队友再次来到江边,决定再下水试试。“上电视没什么了不起,能把人从水里救起来才是让我感到最高兴和自豪的事,目前我更关心的是哪里需要我的帮助。我觉得只有把工作做好了才无愧于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这个荣誉。”赵喜昌说。共筑中国梦当好建设者 同铸文明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