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炽,号夷丘,东莞兰乡李屋村人(今属博罗)。从小就喜欢读书,后受进步思想影响,时列强侵华,清廷腐败,李文甫乃与莫纪彭、林直勉、黄侠毅等秘密组织革命活动小组,到各地宣传革命,提出“内争国权,外御强敌”。1911年4月27日(农历3月29日)黄花岗之役,李率敢死队跟随黄兴攻打总督衙门,转战飞来庙、北较场等地,在战斗中不幸足部中弹被俘。翌日,被押赴刑场,壮烈殉国,年仅22岁。
目录
人物履历
社会评价
编辑本段人物履历
(1892-1911),字炽,号夷丘,东莞兰乡李屋村人(今属博罗)。父亲李德在石龙 李文甫头照
西禄元(今中山西路)经营油烛店。不久,李文甫等在莞城创办《东莞旬刊》,并组织“醒天梦剧社”,在莞城、石龙、广州等地演出《熊飞起义》、《张家玉会师》等历史剧,深受群众欢迎。后应孙中山之邀,到香港演出,备受赞扬。不久由莫纪彭介绍加入同盟会。1908年春,李离家赴港,行前挥毫写下“砥节砺行,直道正辞”八个大字,以示勇往直前,义无反顾。到港后,与胡汉民、冯自由等共同组织同盟会南方支部。1909年参加孙中山的同盟会,李文甫与志同者活动于省、港之间,初任《中国日报》协理,后任经理兼主《时事画报》笔政,宣传革命。1910年2月,李从香港回穗,参加广州新军起义,失败后潜回香港。后被合葬于黄花岗。身后无子,林直勉以次子汉阳嗣之。
编辑本段社会评价
民国(1924年)成立后,广州建有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烈士名中有李文甫;石龙中山公园建有李文甫纪念亭,碑记当时为广东省省长胡汉民所撰。公元2003年10月重建。 让烈士万古流芳。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安徽 ▪ 程良 ▪ 宋玉琳 ▪ 石德宽
四川 ▪ 秦炳 ▪ 喻培伦 ▪ 饶国梁
广西 ▪ 韦树模 ▪ 韦荣初 ▪ 韦统淮 ▪ 韦统铃 ▪ 李德山 ▪ 林盛初
福建 ▪ 方声洞 ▪ 冯超骧 ▪ 罗乃琳 ▪ 卓秋元 ▪ 黄忠炳 ▪ 王灿登 ▪ 胡应升 ▪ 林觉民
▪ 林西惠 ▪ 林尹民 ▪ 林文 ▪ 林时爽 ▪ 刘六符 ▪ 刘元栋 ▪ 魏金龙 ▪ 陈可钧
▪ 陈更新 ▪ 陈与燊 ▪ 陈清畴 ▪ 陈发炎
广东 ▪ 徐佩旒 ▪ 徐礼明 ▪ 徐日培 ▪ 徐广滔 ▪ 徐临端 ▪ 徐茂燎 ▪ 徐松根 ▪ 徐满凌
▪ 徐昭良 ▪ 徐培添 ▪ 徐保生 ▪ 徐廉辉 ▪ 徐容九 ▪ 徐进照 ▪ 徐褶成 ▪ 徐应安
▪ 李炳辉 ▪ 李晚 ▪ 李文楷 ▪ 李文甫 ▪ 李雁南 ▪ 陈春 ▪ 陈潮 ▪ 陈文褒
▪ 罗仲霍 ▪ 罗坤 ▪ 庞雄 ▪ 周华 ▪ 游寿 ▪ 江继复 ▪ 郭继枚 ▪ 劳培
▪ 杜凤书 ▪ 余东雄 ▪ 马侣 ▪ 黄鹤鸣 ▪ 饶辅廷 ▪ 张学铨 ▪ 周增 ▪ 林修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