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喜报!
罗浮山这项制作技艺 被列为县级非遗项目名录 近日,博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了关于博罗县第十二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直和驻博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等有关规定,通过普查、申报、评审、公示后,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博罗县田头村舞麒麟》 《绿茶制作技艺(柏塘山茶制作技艺)》 《罗浮山艾糍粑(艾板) 制作技艺》等九个项目列为我县第十二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现予以公布。 (附公示名单) 罗浮山·艾糍粑
罗浮山艾糍粑(艾粄)产地罗浮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天然氧吧,素有岭南第一山之称。其位于广东东江之滨,距广州60公里,东莞45公里,与增城、龙门接壤。气候位于东经23o,北纬114o,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足,年平均温度22o,四季如春。
从古至今艾叶糍粑一直是中国南方一些地区的流行美食,口感香甜,各地因民族不同而各有差异。“粄”是客家方言里各类糯米、粘米糕点的统称,如萝卜粄、油麻粄等。艾粄是清明粄其中一种,是一种美味的特色传统小吃,在客家区域广为流行及喜爱,艾粄用艾草、糯米粉合制成,具有一定的药用保健作用;
罗浮山“艾粄”约在清末时期开始制作,酥醪村从旧时期每年清明前后制作发展至现今一年四季都在制作经营,罗浮山“艾粄”的每一代传承人(群体)在经年累月的学习和实践总结出的制作工艺和步骤传承至今,罗浮山地区经过历史的演变和对传统技艺传承与发展的重视,酥醪艾粄已由当初仅仅的几户人家,发展为整个酥醪村的特产产业,至今有两百多户村民参与其中,年产值高达百万元以上。
断瘟病令不相染、密以艾灸病人床四角、 各一壮、佳也。 据《肘后备急方》记载:艾草的功能具有治瘴气疫痨、湿毒诸方。以上的记载足于证明具有历史和现实的重要价值,具有深远的意义。
广东省罗浮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作为“罗浮山艾糍粑(艾粄)制作技艺”的保护单位,将保护传统的制作元素,挑选当地优质的“艾粄”产品制作原材料,深入发掘旅游景区资源,迎合广大消费者的口味,打造出更好的“艾糍粑”产品,让罗浮山艾糍粑(艾粄)成为博罗一张民间小吃名片。
来源:醉美罗浮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