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近视的苦 只有戴眼镜的人才知道
世上最遥远的距离 竟是一锅热气腾腾的美食摆在我面前 我的眼镜却起…雾…了… ▼ 因此有些人觉得戴眼镜会引起各种不便,于是忽视了戴眼镜的必要性,近日东莞的庄女士就为自己十多年来的“忽视”买了单。 十多年不戴眼镜 双眼高度近视 家住东莞中堂的庄女士,今年30岁,近期想要去考驾照却在体检的时候被劝退。只因她矫正视力不过关,医生让她重新验光检查。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验光报告显示左眼近视700度,散光350度,右眼近视1400度,散光700度。 成年人正常矫正视力(即戴镜后的视力)是在1.0左右,但庄女士左眼矫正视力只有0.4,右眼只有0.3。眼底报告显示,庄女士患有高度近视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
▲庄女士右眼眼底和左眼眼底照片 据庄女士说,她在上初一的时候,因看不清黑板,便配了副眼镜,但因感觉自己戴眼镜不好看也不舒服,就没有再戴了。日复一日,庄女士习惯了这种模糊的感觉,即使视力在不断加深,她也没有放在心上。 高度近视易有多种并发症 医学上将600度以上定义为高度近视,眼科医生表示,一般情况下,对于视力发育阶段的孩子,近视了不戴眼镜平均一年的增长度数约为100度以上,而戴眼镜平均一年的增长度数约为25度-100度。 ▲庄女士的验光报告 如果把我们的眼睛比作一个气球,眼轴越长,气球吹得越大,表面就拉伸得越薄,容易破。高度近视的人眼轴比起正常视力者长,眼球壁更薄,更脆弱。对视网膜的拉伸程度也高于正常视力者,所以视网膜容易发生变形、裂孔等。 高度近视容易引起白内障、视网膜脱离和青光眼等各种并发症,严重的可致盲。 像庄女士这种情况,是属于高度近视引起了视网膜脉络膜病变,即使戴了眼镜矫正视力也达不到正常人的水平。如果没有进一步控制,度数有可能进一步上涨,会导致脉络膜出血或视网膜脱离等,甚至失明。 近视非小事 科学防控很重要 和庄女士一样,今年8岁的女孩子小瑶(化名),也是因为看不清去眼科医院就诊。2月份时医学验光结果显示小瑶左眼近视25度,右眼近视125度。当时小瑶觉得戴眼镜不好看不肯戴。5月份再次到医院就诊时,小瑶的左眼近视100度,较之前上涨了75度;右眼近视150度,较之前上涨了25度。
▲小瑶2月份和5月份的验光报告 眼科医生表示,孩子在生长发育时期眼轴会随着时间不断增长,如同身高一样。眼轴越长,近视度数越高。小瑶不肯戴眼镜,平均一个月近视度数上涨25度,如果不进行干预,一年下来可能就是300度了。那么成年以后,孩子很可能达到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视。 国家卫健委2020年的监测数据显示:近视学生中,近10%近视学生为高度近视,而且占比随年级升高而增长,在幼儿园6岁儿童中有1.5%为高度近视,高中阶段达到了17.6%,高度近视不容忽视。 近视常见的三个“不重视” 看看你有吗? 不重视近视的危害 不少家长对孩子成绩很焦虑,只要孩子学习好,代价都不在意了;有些成绩优异的孩子就算戴个高度近视镜,家长和孩子内心也是欣喜的。真的是学习比眼睛健康更重要吗? 只要孩子成绩好,大不了配个眼镜就是了。 随着近视度数的增加(尤其>600度),易出现视网膜出血、脱落等病理性改变,严重者可导致失明;此外,近视后可能与有视力限制的事业(专业)就此无缘了,影响孩子一生。 不重视用眼习惯 很多家长容易忽视孩子的学习习惯。比如:孩子写作业时间长了,并不会提醒孩子休息一会,或者出去玩一会;孩子看书时间长了,也不担心孩子是否用眼过度,甚至认为孩子自律性强,学习态度认真。 咱孩子看书学习一坐就是一下午,不用爹妈管,太省心了。 要注意间断用眼,可以这样做:读写连续用眼40分钟之后要到室外活动、远眺或做眼保健操等,并让孩子每天能有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 不重视电子产品的合理使用 现在很多孩子休息的方式就是玩手机,看电视;疫情期间线上任务也较多,孩子们为了学习不得不看电子屏幕。 孩子玩玩电子游戏,看看电视放松放松也正常,不给孩子玩还吵闹烦着大人,那就不管吧。 家长应避免使用电子产品来陪伴孩子。非学习目的的电子产品使用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学习目的的电子产品使用单次30~40分钟,这之后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 在日常生活中 有效防控近视建议做到四个点 一是每天至少户外运动两小时。 二是读写时要保证适当的光照,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做到“三个一”,即眼睛与书本保持一尺的距离,胸与书桌保持一拳距离,握笔的手指离笔尖有一寸距离。 三是合理用眼,均衡饮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用眼时可遵循“20-20-20”法则,每近距离用眼20分钟,需要休息20秒,向20英尺(约6米)以外的草地、绿树或其他物体眺望。 四是在行为防控基础上联合配镜,如框架眼镜、角膜塑形镜(OK镜)、离焦RGP或者软镜、近视离焦眼镜等。角膜塑形镜是一种矫正视力的非手术矫正近视的方法,通过使用特制的角膜接触镜片来改变角膜的弧度,从而达到夜晚戴镜,白天脱镜,通过延缓眼轴增长速度来达到有效延缓青少年近视发展速度。
眼科医生提醒: 高度近视患者每年至少应检查一次眼睛 进行眼底检查并监测眼压 这样一来,即使度数变化 并发症发生 也能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来源: 东莞阳光网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