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 园洲其实有不少有意思的村名 而且有些村的名字和动物有关 ↓↓↓
位置:园洲桔龙龙叫村
桔龙村位于园洲镇东南部东江河畔,因含桔头和龙叫村,取名桔龙村。龙叫村是桔龙村的下辖自然村落,龙叫村全村姓莫,是园洲较早立居的村庄。 (据资料记载:因村庄所在地附近,东江水冲刷“石龙”(水流角)发出哗哗声,取名“龙叫”村。)
位置:园洲九潭新村牛头潭
新村位于园洲镇河北片的南面,新村牛头潭小组有5姓,分别是魏、蔡、林、翁、张于清光绪二十四年,从博罗县罗阳镇百足岭(新角)迁入。 (牛头潭名字怎么来?小编暂时还没找到相关资料。“牛头” 是佛教传说中的角色、古希腊神话人物,那么会有什么关联呢?)
位置:园洲高头熊屋村
高头村姓氏较多,包括梁、杨、余、莫、盖、吴、熊等。高头村熊姓,居熊屋。熊氏四世祖熊舞,其弟熊飞,于元军攻打广州和韶关时招兵勤王(宋王)。后兵败,家族成员被追杀,故走避菉兰。后来熊姓有部分迁至土瓜圩谋生,另有多人迁至东莞石龙,截至2016年,高头村有熊姓210多人。 (熊屋,原来跟大灰熊没有什么关系的~)
位置:园洲镇东部马嘶村
马嘶村位于园洲镇东部,传说陈氏先祖带着儿子陈墩实骑马闲游。突然,坐骑朝北奔驰渡东江, 在东莞与博罗交界处停下。马两后蹄直立,昂头嘶鸣,意似于此定居繁衍。取马嘶之意 定村名为“马嘶村”。
(马嘶,确实跟马有关系,小编告诉你,其实园洲还有两条村的名字带“马”,马石岗和白马围。)
位置:园洲镇廖尾坎头村
廖尾村位于园洲镇政府驻地东南面4.5公里处。廖尾村委会下辖自然村有坎头村、上廖村、下廖村、新围村、学佬村,共5个村民小组。 (是不是经常在园洲听到有人说,去“Kan头”?听起来好吓人,其实园洲人讲“坎头”普通话和“砍头”发音一样,但本地话发音是“Hen头”,所以大家不要被发发音给吓到了,坎头的村民都是很善良的。)
位置:园洲风山黄毛岭村
凤山村位于园洲镇北部,凤山村委会辖三厅、上围、下围、聚和、黄毛岭5个自然村,其中就有黄毛岭~
位置:园洲镇东北部土瓜圩村
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镇域河南区仍没有圩场,村民只能到土瓜围上游的水口圩(龙溪镇旧白勘角村)赶圩。后因受洪灾,水口圩散圩,一些村民不约 而同在土瓜围西侧的沙河埠头上方摆卖农副产品,逐渐形成永和圩。 后来,朱、梁、熊、陈、毛、蔡、邱、李、邓、黄等姓氏先后在此定居。因摆卖的多是土地里种出来的瓜菜,同治四年(1865年)起称作土瓜圩。 (小编告诉大家,其实土瓜圩和土瓜围不属一个村委。)
位置:园洲镇北部凤山村
凤山村在新中国成立前名凤屯岗。当时,凤屯岗被4个山冈环绕,似凤凰栖息在山冈上,故名凤屯岗。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为凤山村。
部分来源:园洲镇志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