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石龙“富二代”炼成孙中山秘书,没想到这个爱好闯出名声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0.jpg
0.jpg

历史上总会有这么一类人。
他们的名声难以与众所周知的大人物相提并论,但在其所处的时代里,却能为伟大人物的诞生或发展起到至关紧要的作用。
他们为之奋斗多时的事业可能难以流芳百世,但却在其“无心插柳”的领域里,创出了另外一番天地。
林直勉就属于这类人。


林直勉
0.jpg

林直勉(1888-1934),原名培光,字绍轩,东莞石龙人,被称为“东莞与孙中山最亲密的人”,多次任孙中山秘书,是清末民初的民主革命家、政治家。

01
报国救民的革命青年,
孙中山身边的得力助手
穿过老街深巷,石龙镇竹丝洲37号,一栋不起眼的老宅静静矗立,外墙斑驳的痕迹,古老的红石门楣,足以说明它存在于此的悠长历史。
这是孙中山的秘书、著名书法家林直勉的祖居。

0.jpg
0.jpg
生于商人家庭的林直勉,从小就生活在石龙。中山西路上有名的“林荣昌”藤铺,是他祖父创立的家业。
据载,在东莞首家民办慈善医院惠育医院的拓片上,仍刻着当年“林荣昌捐银壹佰大元”的捐款记录。

0.jpg


惠育医院拓片丨图
这么看来,林直勉也算是一个小小的“富二代”。家境殷实的他,为何下定决心投身革命?
聪颖好学、志向远大的林直勉,经常在藤铺听到长辈们议论满清入关、占据中原的故事,这让他在心中燃起一阵阵愤慨。因此,他自小就怀有一颗“革命之心”,以救国救民为己任。
1910年,二十岁出头的林直勉得知孙中山的助手胡汉民在香港从事革命活动,便立即投奔,得到了胡汉民的赏识,随即加入中国同盟会。
辛亥革命后,林直勉继续追随孙中山,多次担任孙中山秘书,为民主革命奔波,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

02
政坛上的书法家,
广东“隶书界”的一枝独
热衷于革命的林直勉,虽把大多时间放在政治事业上,但每逢遇到迷茫挫折,书法总能带给他精神寄托,也让他的书法造诣更上一层。
他不仅是加入同盟会的革命者,还是广东书坛开隶书新法门的书法家。

在给孙中山的追随者、清代著名书法家李仙根的书信中,林直勉曾自述学习书法的经历:初与李烈士文甫同习永兴大令,喜擘窠大字,及参与革命,更习汉隶。

0.png


隶书五言联丨私人藏

林直勉少年在石龙读书时,老师是当地宿儒、工于书法的袁光伯。林直勉的书法基础,就是少年时打下的。
从政之余,林直勉积拾余暇,寄情书法研究与创作,南帖北碑,无不揣摩,临碑不辍。其隶书以心会意,以意会神,集诸家所长加以变通,兼收并蓄、貌丰骨劲、雄健洒脱。
0.png
0.png
0.png
0.png
行书四条屏丨芷斋藏

当时,广东“隶书界”几乎为林直勉一枝独秀。但是,你可能不知道,林直勉写字时还有一个“怪癖”——握双笔写字。

林直勉的好友冯康侯曾在接受采访时提及这件趣事。“林直勉写字的时候习惯拿着两支笔写,一大一小,大笔写粗字,小笔写细字。这样一来,他的书法作品看上去非常有灵气,不呆板,在书写隶书时尤其突出。”
0.png
隶书册页丨香港艺术馆藏

对待书法艺术,林直勉始终保持一丝不苟的性格和严谨的创作态度。
他在民国十九年前写的书法作品,本来已有很深的造诣,却仍然觉得不满意。据好友冯康侯回忆:“他(林直勉)还认为在民国十九年前所作的隶书都没有成熟,曾吩咐我,如见到他的少作(民国十九年前的作品)便撕掉或烧掉,千万别留以示人。”
因此,在20世纪30年代,林直勉的隶书风靡一时。当时,懂书法的学者认为,林直勉的书法作品,足以与被称为“乾嘉八隶”的邓石如、伊秉绶相抗衡。

03
临池会上论艺切磋,
一代隶书大师深受他影响

晚年期间,林直勉的书法作品产出居多。
据资料记载,“林的书法生涯合共仅得廿年左右,除去奔走革命和晚年疾病,专注于书艺的时间更少”。

他的书法作品“大致作于1917年至1931年之间,尤以后七八年为多。在短短不到十年时间里,林氏所涉猎的汉魏晋唐碑帖竟达20种之多”。因此,林直勉在当时享有“临碑直勉”的美称。
0.png
广州中山纪念堂建筑管理委员会建卫士纪念碑丨王晓强藏

此外,自林直勉开了隶书新法门之后,凭借着在隶书上的深厚造诣,他成为了不少书法爱好者的偶像,更是对近现代的广东书坛影响甚远。
20世纪20年代初,林直勉寓居广州。每逢星期天,他都会在其梅花村寓所(由其堂弟、著名建筑师林克明设计)举行“临池会”的雅集活动,与圈中的书法同好切磋书法艺术。

参与者不乏许多著名的书画家,如冯康侯、卢子枢、温其球、容庚、吴子复、简经纶等。

0.png
林直勉、温其球合作的《石门图》丨香港艺术馆藏

其中,吴子复与林直勉交往甚密,是“临池会”的常客。在频繁的书法交流和切磋中,吴子复耳濡目染,接受了林直勉以《礼器碑》为宗的书论倡导,开始对《礼器碑》《祀三公山碑》用功尤深,并广猎其他汉碑,书风逐渐凝练古雅。
深受林直勉影响的吴子复,后来成为了一代隶书大师。

欧初在《点点轻灵意态新浅谈林直勉的隶书艺术》一文中说道:“新中国成立以来,广东学隶书的人,大多师事吴子复先生,有些是他的再传以至三、四传弟子,追溯起来,他们都间接接受林直勉先生的影响。

0.png
隶书斗方丨郑祖任藏

吴子复也曾经撰文称许林直勉,他认为,林直勉是一个极有艺术良心的人。
“林先生因为有人把他的书札装裱起来,遂不用墨笔写信,改用铅笔。在一般人看,他似乎过分珍惜自己的作品,其实不然,是他对自己的作品的态度十分谨严罢了,不愿意随便挥写自己不中意的东西留在人间。既经自己署名负责的,一定是自己认为尚觉得肯定的作品。”吴子复在《艺术家的态度》一文中说道。

正是因为林直勉的创作态度严谨,他的书迹在坊间流传并不多。其书法作品或收藏在各文化艺术机构,或散落于私人藏家之处。
0.png
0.png
0.png
0.png

《隶书四条屏》丨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
为让更多人欣赏林直勉的佳作,感知他的艺术人生,石龙博物馆即将举办“林直勉书法艺术展”,将首次集中研究、展示林直勉的书法艺术作品。
生长于清末民初的林直勉,经历千年未有之大变,以辛亥革命者的身份,见证了清末至民国前期的历史风云变幻。
在隶书的成就上,林直勉以书法家的身份,集诸家所长自成一家,开辟岭南数百年隶法之新面貌,至今影响广泛。
这样传奇的历史人物,他如何书写人生?
这场展览就能告诉你答案。

0.jpg
展览主题:古茂渊雅—林直勉书法艺术展
日期:2022.01.24-2022.02.15
开放时间:9:00—17:00(周二至周日)
地点:石龙博物馆
票价:免费

预约联系:
1、个人可在开放时间自由参观;
2、团体(10-50人)请提前预约沟通相关事项,石龙博物馆将依据团体人数和时间做好参观的接待安排;
3、联系人:袁玉平、廖衬枝联系电话:86612066

温馨提示:
所有入馆参观人员需按照防疫规定,准备好粤康码,戴好口罩,不要聚集,保持安全间距,文明观展。请服从工作人员的劝导,团体参观前请填好《团体参观登记表》。

置身于古茂渊雅的书法艺术中
与林直勉来一次亲密的艺术接触吧!


来源:石龙博物馆、印象石龙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4 个回复

倒序浏览
TOPMAN188 ... LV.100 2022-1-23 19:13
沙发 来自: 中国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恒毅地产 LV.30 2022-1-24 11:11
板凳 来自: 中国广东
厉害!铁画银钩!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朱见青, ... LV.46+ 2022-1-25 08:05
地板 来自: 中国
已阅,明白。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谭丽芳 LV.1+ 2022-2-7 10:39
5#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所有入馆参观人员需按照防疫规定,准备好粤康码,戴好口罩,不要聚集,保持安全间距,文明观展。请服从工作人员的劝导,团体参观前请填好《团体参观登记表》。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