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6日
一天内惠州发生两起因钓鱼而产生的溺亡事故
事故一 上午8点半左右在新开河教堂段,有一位41岁男子在河边钓鱼,因为大鱼将鱼竿拉入河中,他下水去够,结果不但没够到,而且往回游时,游到距岸边30米处时沉没溺亡,沉入水下之前,还喊“救命“。
救捞队三人(赵喜昌、闫伟、女队员)接警后,参加救援,了解情况后,先采用排钩,因水下石头多又采用潜水搜寻。由闫伟潜水,赵喜昌绳语指挥,女队员后勤和接应,终将溺亡者找到,但经现场医生确定已溺亡。
事故二 下午四点左右在泰美独坝水库,一名男子50岁和朋友在水库钓鱼,兴致使然他一个人下水游泳,朋友让他带上车里的游泳圈,可是男子说没有必要,结果不知是抽筋还是什么原因,悄无声无息地消失在水面上,随即同行人员就报了警。
心连心公益协会救捞队(赵喜昌,闫伟,郑胜辉,女队员)和蓝天救援队、辖区民警,消防,医疗共同完成此次救援。
心连心救捞队和蓝天救援队赶到后,计划先采用排钩打捞,如果水底有障碍物不利施钩的话,蓝天救援队马上采用声纳探测,探到再潜水打捞。先由闫伟,郑胜辉,下水布置排钩,赵喜昌指挥并拉动排钩,由李春丽后勤保障,蓝天救援队接应。
经过一个回合的打捞,就把溺水男子找到,但是经现场医生诊断,已无生命迹象。
惠州江流众多,喜欢垂钓的人不在少数,但是水边的活动总是有一定的危险性,在此,小编提醒爱好钓鱼的小伙伴们一定要注意人身安全。
外出垂钓,爬山涉水,餐风饮露,下钩于荒海野河,真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之幽情。然而,塘深水险,风云莫测,为了安全起见,最好结伴同行,遇事可以相互帮助,也可免去家中亲人牵肠挂肚。 这样可以避免独钓溺亡无人知,垂钓发病救不及的突发事件。 结伴同行
1
要注意周围的安全,左右上方是否有电线或高压线。
2
要注意看一下脚下的土质是否松动,防止土质滑坡人下河。
3
野钓最好不要穿短裤凉鞋,看看钓位边是否有杂草,防止里面有蛇。
4
长时间垂钓注意休息,不要因为打瞌睡而掉下河,不要疲劳驾驶。
钓鱼首先要防的是高压线电下、雷雨天都不适合垂钓。 其次就是防水,不要因为挂底 、捞漂、拿鱼什么的贸然涉水,水库下游垂钓 ,要注意泄洪通告,防止突然涨水造生命安全影响, 然后就是防滑,水边水线附近有青苔,斜面站立垂钓的时候,防滑是很重要的,不要因为溜鱼什么的大意滑倒,钓鱼的很多都是年龄大的,摔倒后容易造成骨骼损伤。 再有就是注意鱼钩,抛竿提竿注意鱼钩不要钩到自己和别人 钩到后不要硬拽,松开线轻轻拔钩,鱼钩如果有锈的话,还要打破伤风针哦,手上有伤口尽量不要进水或者抓鱼,防止伤口感染,泥土地的钓点上防止钓点塌方。 观察地形
一、防中暑:在烈日炎炎的盛夏时节,最好停止垂钓活动,如果身体条件好的钓友偶尔进行垂钓活动的话,要多利用一早一晚这二段气温适宜,鱼最容易上钩的好时光进行垂钓,应尽力避开中午前后这段酷热难当的时段,要备好防暑药物及遮阳伞等,多饮水,用湿毛巾除汗,除热,防止中暑; 二、防寒冷冻伤:冬季寒风冽冽,遍地白霜,河水结冰,气温非常低,此刻垂钓,要带好避风、增温保温设备,注意防寒保暖,防止肢体末端发生冻伤; 三、防季节感冒:初春、晚秋时节,早晚温差很大,水边的寒湿气体很强,稍不留意,就容易感染风寒。这段时间外出垂钓,早上出门要穿暖,要随着一天之中的气温变化,注意适时增减衣服,防止忽冷忽热导致; 四、防雷击:出门垂钓前一天一定要收听当地气象台站的天气预报,如报告是雷雨天气,应取消垂钓计划,如垂钓过程中出现雷阵雨天气,也要取消垂钓活动,如对垂钓环境怀疑是雷雨天气而继续垂钓时,应换用玻璃钢鱼竿,绝对不要用碳素鱼竿,如垂钓环境为空旷宽阔水域,应中止垂钓,防业雷击; 五、防电击:目前电网密布,城乡旷野到处都有,避免触电的最好办法,就是远离高压电线,不要在高压电线附近挥竿,防患于来然,确保安全; 六、防溺水:特别是到江、河、湖泊、水库垂钓,选择钓位时尽量不要选在陡岸、深水处及其他危险地段。如果遇到鱼钓挂钩,千万不要冒险盲目下水摘钩,只能用其他辅助工具摘钩,实在没有办法,只好用力拉断。若钓到大鱼拖走鱼竿或大鱼拖力太大,拉不住鱼竿时,千万不要冒险泅水追赶,以免发生溺水; 七、防疲劳:垂钓是一项适合所有人群的休闲体育运动,因此也比较适合老年人,但对于广大老年垂钓爱好者而言,垂钓次数不能太多,不能因此而破坏良好的生活规律,打乱生活节奏,搞得过渡疲劳,应把握运动规律,合理安排作息,坚持劳逸结合,达到强身健体。 垂钓的目的为休闲,要确实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才能达到目的。 所以应该始终坚持“六不钓,一不驾”:
1、有潜在的不安全因素的地方不钓。
2、鱼情再好,环境、地形等不安全不钓。
3、不结伴而行不钓。
4、身体有严重疾病不钓。
5、水质污染影响健康不钓。
6、过度疲劳不钓。另外,垂钓疲劳、喝酒后绝不开车。
来源:惠州头条、心连心公益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