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2月25日)上午
香港城市大学(东莞)设计方案发布会
在市民服务中心召开
香港城市大学(东莞)
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据了解 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校园建设
第一期工程将于2021年上半年动工
力争2023年上半年建成
发布会上 明确了以“大学+大学”模式 由市委市政府支持、 东莞理工学院和香港城市大学为办学主体 合作举办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 办学机构“香港城市大学(东莞)” 校园选址位于 地理几何中心、极具发展潜力的 松山湖科学城屏山东片区地块 占地面积约523亩 该地块处于 莞深高速南侧,地理环境优越,交通便捷 校园将分两期建设 另外在校园周边还预留了200亩用地 支持学校未来发展 校园所在的松山湖科学城地块 目前已经在区域层面形成 “生态绿核—创新圈层— 服务圈层—产业圈层”的结构布局 大科学装置、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聚集 创新要素集聚的优势明显 据介绍 香港城市大学(东莞) 拟开展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教育 办学总规模为6000人 ▼ 校园设计方案
校园一期设计由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联合海茵建筑设计咨询(北京)有限公司联合体负责,按照智慧校园、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和国际化标准的总体建设要求,以“于山水中成画卷,于山水外为城郭”的设计主题,融合“合一”“智慧”“多元”“传承”“生态”等设计理念,致力呈现出一所独具匠心的国际一流大学校园。
合一校园 校园两期建设将紧紧合一,在空间氛围和建筑形式上达到完美融合,又各有侧重,力图通过建筑上的巧妙设计将教研合一的办学理念充分展现。 智慧校园 在校园规划纵横交错、校园建筑模数化生长的基础上,集成师生全方位需求,搭建校园网络管理平台,形成更广更深入的互联,构建线上线下充分联通的智慧校园。 多元校园 设计中遵循最佳结构尺寸模数,坚守简单灵活、多元布局的原则,为未来校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 传承校园 港城大(东莞)将延续港城大本部的现有结构,从实用模式和空间情感上能唤醒两处共同的记忆。同时,校园背山面水,将以错落的建筑群、通透的连廊和叠落的庭院,更加衬托出岭南文化的韵味与其千年积淀的传承。 生态校园 校园将顺应山势而生,错落有致地形成室外平台及庭院景观,整个校园与自然融为一体,让师生们真切的感受到和谐且生动的校园生态环境。 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将依托母校优质的教育基础,对标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引进和配备教师资源,配置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专任教研队伍;引进先进教育理念和模式,通过学科建设方案和人才培养计划,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际化人才,努力建设成为全球一流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目前 东莞理工学院和香港城市大学 正在积极开展学校的筹备申报 @小伙伴们
除了观看静态设计图
还能通过VR的形式观看设计图哦!
(长按或扫描下方二维码观看) ▼ 来源:东莞阳光网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