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75周年 | 小编带你了解关于园洲的抗日事迹~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0.jpg
今天,是9月3日
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胜利75周年纪念日

0.png
1945年9月3日,《新华日报》刊载毛泽东的题词:
庆祝抗日胜利,中华民族解放万岁!

  75年前的今天,
  日本签署投降书。
  为这一刻,
  中国军民浴血奋战14年,
  伤亡超3500万!
  1938年
  日军南支派遣军在大亚湾澳头、霞涌一带登陆,
  拉开了入侵广东大陆的序幕。
0.jpg
今天小编整理了一些
  关于园洲抗日时期的事迹
  (以下资料来源于《园洲镇志》)
*由于内容是由纸质转换+人打字
如有个别错字,麻烦大伙在评论区指出
(一).国民党武装抗日
1938年10月16日,为抵挡大亚湾登陆的日军入侵广州,原驻宝安的国民政府军第一五三师钟芳峻旅率第九一六黄志鸿团、第九一四张孚亨团两个团奉命从广九路东调,于17日到达九潭、福田一带抗击沿广汕公路西进的日军十八师团。18日拂晓,钟芳峻旅与日军发生激战,第六十三军军长张瑞贵和第一五三师副师长彭智芳经石龙到达九潭坐镇,在九潭圩的炮楼观察战情。日军以坦克为前导,掩护步兵行前进。钟芳峻当即指挥本部及林君勣团、李振第一八六师叶植楠团(后未及时赶到战场),协同夹击,随即日军进行反击。随着日军后续部队赶到,在炮兵和战机强攻下,双方激战至中午时分,钟芳峻守军伤亡惨重。至下午2时,守军已弹尽援绝,撤退时组织混乱,伤亡更重。此役钟芳峻旅损伤严重,日军死100余人。
(二).民间自卫抵抗日军入侵
1942年5月,驻石龙日军带一个小队到深沥村进行扫荡抢掠,村民组成临时自卫武装队进行联合抵抗,由于武器装备悬殊和组织松散,村民梁广庆、梁李锡、梁容等人被日军打死。因抵挡不住村民群情汹涌,日军亦死亡一人,随即日军小队撒退。同年8月,日军再次纠集队伍前来进行报复,全村村民获悉四处逃难,日军放火烧村,村民损失惨重。
  
(四).游击队抗日活动
1943年6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宝安大队副队长、中共党员阮海天奉命率领一支武装小分队进入增城、博西地区活动。10月, 小分队扩编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独立第二大队,由阮海天任大队长,李筱峰任政治委员,杨步尧任政训室主任。随即开辟增博边游击基地,活动区域逐渐向罗浮山以南的铁场、园洲地区挺进。11月初,阮海天率独立第二大队乘夜成功袭击设在铁场的日伪县警第二中队,控制了石湾至九潭近二十公里河堤一线,随后将活动地区继续向南扩展到东江一带的上南、下南、龙叫和马嘶等地区。
(五).东江纵队的活动
      1943年12月2日,东江纵队正式成立。阮海天率领的大队改编为东江纵队独立第二大队。1944年3月下旬,独立第二大队手枪队队长宋刚与梁润开、卢永祥、周新等人,受命前往园洲夺取盘踞在下南的“抗红义勇军”刘辉生团部的两挺机关枪。行动中遇铁东大队大队长谢阳光,经商议将夺枪计划调整为争取刘辉生团部起义。刘辉生团部同意翌日全团起义,即日,宋刚等人赶回源头茹屋向独立第二大队大队长阮海天汇报。夜晚,政委李筱峰带领部队前往刘屋村休息待命,准备接受刘辉生的起义部队。次晨,部队开进下南村,发现刘辉生团部已撤至石龙。此时驻石龙日军先头部队乘船沿东江溯江而上,企图从园洲登陆袭击独立第二大队,扫荡上、下南地区,以北进重新占据铁场一带。接村民报告日军正准备在刘屋村段江堤大範竹附近上岸,独立第二大队的陆仲亨中队首先与之发生激战。日军一度抢占对岸一段废江堤扼守抵抗,另有3名日军乘船而上斜渡至上游北岸的上南圩沙滩下船,企图向独立第二大队后 方迂回,却被埋伏击毙2人。独立第二大队占据东江北岸刘屋村段的一条弧形新江堤, 对日军形成三面包围态势,双方激战持续一个多小时,日军死伤10余人。中午时分,日军援兵从石龙赶到,独立第二大队退守至上南圩西侧一片坟地,日军企图强攻,独立第二大队顽强抵抗。随后独立第二大队继续退守至上南村,利用地形最终成功击退日军。此役日军死伤20余人,其中被击毙19人,独立第二大队伤亡各1人。此后,东江纵队独立第二大队在上、下南建立了东江河税站、交通站,从而打通从联和到东莞企石的交通线,与活动在东江南岸的铁东大队取得联系,并与总队指挥机关取得了联络。
      1944年3月下旬,“抗红义勇军” 司令李潮派人到园洲邻镇茹屋村征缴军费,茹屋村民不同意。4月3日下午,李潮部与驻石龙日军联合进攻茹屋村,同时李潮部还派兵进攻上南村税站,牵制东江纵队独立第二大队。驻守茹屋的独立第二大队梁其彪小队和村民武装联合抵抗,与李潮部和日军激战至4月4日下午,因抵挡不住援军的攻击,部队与民兵顺利掩护部分群众撤退至九潭义合的洪圣庙。
      1944年9月,路东(指广九铁路以东游击队活动地区)交通站站长罗顺生按东江纵队司令部情报科科长黎崇勋(兼管交通工作)指示,开辟了从桥头经企石,过东江经园洲,再从三江到增城仙村,与阮海天独立第三大队(1944年7月扩编)联系的交通线。1945年1月,邬强、李东明率领东江纵队先遣大队由企石南坑出发,由邹洪兴、邱记清当向导,渡过东江经园洲,直奔罗浮山。之后,中共广东省临委和东江纵队领导机关也通过这条交通线完成了移驻罗浮山的转移。罗浮山根据地建立起来后,为适应形势的发展,此交通线改由罗浮山经长宁、福田、三江到仙村,成为直接联系广州地下党的重点线。
      1945年1月,中共广东省临委决定将领导机关迁往罗浮山。1月下旬,王作尧率领东江纵队第三支队第三大队、第二支队和独立第三大队到东江两岸活动,控制东江从园洲、石排至惠州以西地段两岸渡口,打通了南北通道,为东江纵队领导机关和主力部队北渡东江、进入罗浮山地区建立抗日根据地铺平道路。
      2月初,王作尧、杨康华率领东江纵队第三支队第三大队和东江抗日军政学校,由独立第三大队的接应,从企石北渡东江,到达马嘶村,随后进抵罗浮山以南及以东一带。
      3月,东江纵队第三支队在支队长彭沃、政委陈一民、副支队长翟信的率领下,集中主要兵力袭击驻扎在阵村、马嘶的日伪军李潮部1个团,歼其大部。至20日,陆续控制了罗浮山以南东江北岸的马嘶、礼村和苏村沿河一带地区。
      4月11日,东江纵队第三支队进驻马嘶,没收大地主陈禄的家产后,向阵村挺进。23日,李潮、陈禄伪军共一千余人, 配合日军向马嘶进攻反扑,企图夺回马嘶,东江纵队第三支队第一大队大队长邓发、 政委王士光率部击退。至此,李潮伪军退至石龙一带, 邓发部队在马嘶村附近发动群众退租减息,建立了乡政权。
5月11日,东江纵队第三支队长彭沃与王士光到东博查看地形,布置构筑防御工事,加强战备工作。5月17日,日伪军李潮部300多人,向东博、进犯,邓发率部截击,击退李潮伪军进攻30人, 邓发大队无一 伤亡。随后,邓发大队在联和乡自卫队福田中队的配合下,攻打驻扎在 东博的李潮伪军,毙伤对方数十人,迫其退回到石龙一带。当日,邓发在东博召开申耆会议,商讨建立政权、组织常备巩固了博西根据地。
      经过后续几个月的战斗行动,东江南北两岸解放区连成片, 罗浮山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初步形成。中共广东省临委和东江纵队领导机关顺利经企石北过东江、经园洲进入罗浮山。
      1945年7月7日,博罗县抗日民主政府在长宁平埔岭成立,境内北区的东博、九潭成为其下辖的两个乡,其中东博乡成立于3月,袁仲云任乡长。在民主政府的领导下,东博、九潭两乡改选了乡、村政权,组织生产自救,开展减租减息和退租退息运动,发展和壮大了民兵组织并参与打击日伪和反动势力,建立和健全了农抗会、妇抗会、儿童团等群众组织,并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民族统战线工作。
      1945年3月,“抗红 义勇军”的一个团由营长陈珠(又名陈南光)率众40余人在九潭起义,中共博西特支委员徐文、徐博航负贵接收工作,起义部队经小艇安排,从九潭横渡沙河到达对岸的阵村,经东江纵队第三支队安排后,连夜转移到长宁,由中共博罗县委组织部长钟有民进行安置,最后入列东江纵队编制。
0.png
  抗战胜利75周年
  惠州在当年的广东抗日战场
是受损严重的地区之一
日军多次进军抢占惠州
日军连续3天血洗惠州
还有令人发指的沙下惨案等等暴行……
  1938年10月15日,惠州第一次沦陷
  短短数日,日寇攻陷惠州,次日,博罗沦陷
  在日军炮火攻击中燃烧的惠州城
  ▼
0.jpg

当年被日军炸毁的中国军队汽车的照片
  画面远处是文星塔
0.jpg

当时的平湖门,一列列日本士兵走过
不过,这不是日军在惠州游览的图片
而是日军侵华的铁证!

0.jpg

日军进入惠州城街巷
  ▼
0.jpg

最繁茂的水东街被付诸一炬
  日军放火焚烧店铺,街上满目苍夷
  市民死伤无数
0.jpg

被日军抓获的惠州百姓
  背景是水东街包公巷
0.jpg

当时的博罗县
横行街头的日军

0.jpg

直径一尺五的博罗巨竹
  如今已无处可寻

0.jpg

1938年10月16日《申报》报道了
  惠州遭日军轰炸攻陷的情形
0.jpg

日军退出惠州时
  将使用仅半年的东新桥炸毁
  断桥左边的那间楼
  多年前叫“太白茶楼”
  
0.jpg

日寇炸毁的东新桥
  ▼
0.jpg

抗战期间
  尽管惠城曾沦陷,饱受日军肆虐摧残
  但位于东江、西枝江合流处的文笔塔
  历经风雨战火,至今依然屹立
0.jpg
  位于惠城区横沥的炮楼
  (说明:如此恢宏的建筑物现已不存)
0.jpg
  1938年12月2日
  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在惠阳成立
0.jpg
  惠州纪念全国抗战一周年纪念碑被日军炸毁
0.jpg
  当年博罗县城的抗战壁画

0.jpg
  1939年,中国军队反攻增城
  大军在罗浮山中
0.jpg
  1939年,自罗浮山开赴前线的生力军
0.jpg
  1939年9月,勤劳勇敢的惠州人
  又把浮桥搭起来了
  远处两个桥墩,是被日军炸掉剩下的
0.jpg
  1941年,东江抗日游击队集中待发
0.png
  1941年,被日军劫掠后的惠阳广东省银行
0.png
  1941年,从园通桥望西湖塔
  中间小岛是“夫子弹琴”
  现在的“夫子弹琴”极像一把古琴
0.jpg
  1942年2月3日,5日晨
  惠州第三次陷于日军之手
  膏药旗高挂龙兴门
0.jpg
  中国战士在惠州城郊用重型机关枪阻击日军!

0.jpg

正是这次中国军民的抗击
日军侵占惠州城后疯狂报复
奸淫掳掠、杀人放火,无恶不作
0.jpg

1942年,日军连续3天血洗惠州

城内空旷之地皆成杀人场所
在惠州市区的东江和西枝江交汇处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区域叫沙下,这是老一辈惠州人的伤心地。1942年2月,中日战争期间,日军在其占领区内为报复中国军民的反抗,多次进行灭绝人性的屠城,制造了一系列如南京大屠杀等灭绝人性的屠城惨案。其中,日军在广东制造的最大规模的屠城是惠州沙下惨案。

沙下作为被伤害人数最多的地方,具体的描述是:2月6日,日军用铁线穿手掌,用刺刀驱赶1300余人,押至水门沙下西枝江边用机枪扫射、刺刀捅死后,将尸体全部抛入江中,其状惨不忍睹。一时间鲜血染红了西枝江水,这就是为什么把历史上的惠州屠城称为“沙下”惨案。

亲身经历这次劫难的幸存者,原惠州华侨中学校长、广东省文史馆馆员王映楼先生1959年的回忆资料记述道:“寇以其联队长之死,下级军官及兵士亦战死多人,怀深恨,而泄之于人民。入城后,穷搜男丁,无少长,皆捆押,得三千余众,七八十岁之老人不免。初犹使其搬运物资,三日后,无可搬运,逐绑赴水门外沙下及北门外江边,用刺刀一一杀死,投尸江水,其余城内外各空旷地,亦为杀人场所,三千余众宛转号以死,一时尸横遍地,血流成渠。”
据估计
这次惠州城区遭杀害的人数达3000多人!
1943年底,东江纵队主动出击
收复大部分据点,图为收缴日伪军武器
1945年9月16日上午9时30分
日军代表在广州中山纪念堂签署投降书
向中国军队无条件投降
同日下午
日军在惠州水东街包公巷码头向中国军队投降

1945年10月2日
《粤华报》报道潮汕、惠阳日军接受投降情况
1938年10月15日
1941年5月11日
1942年2月4日
1945年1月14日
这是惠州城先后四次沦陷
被日军侵略的日子!
我们记住这段伤心史的目的是要反对战争
珍视和平,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也是最好的清醒剂
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
勿忘国耻,珍爱和平
爱我中国,吾辈自强!


来源:《园洲镇志》、东江传媒网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0.jpg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9 个回复

倒序浏览
天下平 ... LV.22 2020-9-4 19:52
推荐 来自: 中国广东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TOPMAN188 ... LV.100 2020-9-4 15:14
沙发 来自: 中国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yz2018 ... LV.6+ 2020-9-4 21:52
地板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飞跃54168 LV.3 2020-9-5 11:23
5# 来自: 中国
日本已经不是当年的日本,中国已经不是当年的中国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恒毅地产 LV.30 2020-9-5 11:27
6# 来自: 中国
毛主席在人民日报的题词,铿锵有力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横财神.. ... LV.46+ 2020-9-5 22:20
7# 来自: 中国广东
伟大的毛主席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王海彬 ... LV.10 2020-9-15 10:01
8#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心随风 ... LV.18 2020-9-15 20:03
9#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以前我们宣传是国富民强,应该改为国强民富,国家强大了,硬了,才能屹立不受侵略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朱满堂 ... LV.1+ 2021-8-7 01:19
10# 来自: 中国
东江游击队曾经在旧公社与日本火船交战,即下南陈屋码头,我东江纵队有位战士被日本鬼子弹打穿眠部,后转战到罗浮山东江游击队司令部,当时《曾生》任司令员,我父亲是东江游击队东莞企石第七战区一營一连一排机枪手,他的副机枪手是原园洲邮所长李包洪,他的战友原东莞企石公社书记李克女,李牛,李计尧省木材场,李锡善,李陈灶,李意兴绿蓝李屋人,我父亲叫朱淦47年参加革命,东莞解放,我父亲转战南海舰队,海军陆战队驻守万山群岛后转业回乡,丰平乡第一任民兵营长,丰平乡即当时土瓜圩,深沥,沙头,阵村。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