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不仅是招工旺季更是求职高峰期。虽然求职心切,但却不要掉以轻心。下面这几个人想靠自己劳动好好挣钱来着,可是没想到辛苦了两个月,工资却打水漂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去年十月份,小陈和三个老乡一起从贵州老家来到惠州找工作,在平南工业区附近的市场,他们被一个劳务中介的摊位吸引了。
小陈说,他们是在平南市场找工作,看到路边的一个招工牌,觉得这个工厂不错,一小时有14块,已经很高了,比他之前做过的都高。
于是,在没有任何书面约定的情况下,劳务中介将他们四人安排到在平南工业区的某电子厂做临时普工。从2018年10月底一直工作到12月,按照每天工作10个小时,每小时14元计算,他们理应每人拿到五千多元左右的工酬。
可是实际上,临近过年,他们准备回老家时,每人只拿到1000元,他们多次电话追讨,劳务中介一拖再拖,最后干脆电话关机。
小陈还表示,一开始中介那边说17号,然后打电话对方又说28号,最后他加了个微信,对方在微信里说要29号才能给他发工资,到后来连电话都不接了。
近日,在记者的帮助下,他们再次来到当初打工的电子厂,而电子厂的负责人出具了工资流水详单,表示他们早已将工资全部支付给劳务中介,并提醒他们以后不要上当,可以直接来工厂打工,更应该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千万不能只是口头约定。
平南工业区某工厂工作人员 朱先生
就不要找那些中介,你们什么(凭证)都没有,连一张纸都没有,要找工作直接来我们厂里面,我们都会签订劳务合同的。
采访中,小陈他们连当初介绍工作的中介叫什么名字都不清楚,没有任何文字性的凭证,如今压根不知道该去哪里找人。你们说,这个工钱怎么讨呢?!
不知道细心的园洲街坊们有没有注意到,最近几年,园洲多了好多劳务派遣中介,找工作看起来好像很方便,但是,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轻信所谓的“轻松”、“高薪”等噱头,找工作一定要选择靠谱的渠道。
尤其是刚进入社会外出打工的青少年,外出打工不要轻信路边中介随口应允的条件,一定要走正规渠道签订劳务合同,才能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 求职者打醒十二分精神了喂 ----
来源:惠州电视台第一直播室 本文综合整理以上来源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