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老师 是在我们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 也是我们需要感恩的人
今天是教师节 祝所有老师 节日快乐
我们一起来聆听老师的心声 以下是来自园洲四位老师的 从教感言
01
最近在网上有人谈论“中师”的历史往事,然后唏嘘当年。的确,中师已成历史,但这过去的历史也只不过是十几年前的事,然而现在找个年轻人问他什么是中师想必他要用手机到网上百度一下才会知道。 中师,也即是中等师范学校,学历与中专等同,是初中生毕业后就读的师范学校。中师三年课程后,毕业生便可以到小学任教,甚至到初中任教也行,而且是不用参加招聘考试直接分配的。有点不可思异吧?对比现在新招聘的编制教师学历至少都要本科,十几二十年前的入行标准也实在是低。这似乎反映出一个问题,那就当时很缺老师,尤其是乡村教师,中师生似乎专为乡村小学而准备的,因为中师学历在以学历为先的城市根本找不到可以容其上岗的学校,他们只能回乡下教书。 初中生毕业后培训三年就能上讲台了,现在想起来就像是一些农场给肉鸡打激素好让其快点长成上市一样。当时没什么人愿意当老师,自然入行的门槛就低了。为何不愿当老师?不就是因为清贫呗,尤其是扎根乡村小学老师,条件更加艰苦,我就是在十几年前中师毕业后去了乡村小学任教,一直教到现在。我是2001年入行的,当时到手的工资是四百多块,入行比我早十多年的同事笑着对我说工资比他们当年好多了,同事对我说,上世纪九十年代他的工资根本不能养妻活儿,那时工余时间他还当过摩托车司机帮补家计。听他讲当年当摩的司机的种种往事,有赚钱的喜,有摔跤的痛,有差点被匪徒抢摩托的险,他说他也不知如何活到现在的。 那么多年了,早年我看着好多同行耐不住清贫离开了教师行业,而我也挣扎过,然而我仍然坚守着,是什么原因让我留下来?我自问不是什么伟人,也只不过是普通人一个,说起原因,或者是教师待遇的稳定性吧,这能让我不用去面对校园外的风风雨雨。当然,家长和学生对自己工作的肯定也是让我留下的原因。2002年起中师停办,连乡村小学也不需要中师生了,大专生和本科生开始成为新教师的主流。这是时代的进步,也说明了教师的待遇在提高,竟争上岗的人多了,门槛也高了。 常听人说,要给人一杯水首先你得有一桶水。我自己初中毕业后挑了三年的水就开始给学生水了,可别人是挑了六年甚至七年的水的,他们的水桶会更满,给予别人的水就会更多。我抱着自己的水桶,水位线还有上升空间,只要自己还站在讲台上,我认为桶里的水还是要不断补充的,毕竟你就算不给予别人水,水也会自动蒸发。不说了,去挑水了。 02-莫问 忙碌的十八年从教生涯 18年前,我中师美术专业毕业,被分配到一所农村小学任教,担任五年级语文教师,兼任各年级美术课,每周要上25节正课及3节早读课。从任课安排来说,我的专业并不重要,领导根本不重视;从课时数量来说,老师是相当缺乏的,尽管当时很多师范生补充进来。 初出茅庐,我并不懂这行的“规矩”。一个学期下来才发现,原来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标尺是学生考试成绩的高低,衡量老师教学是否尽责的标尺是教案抄的多少、学生作业布置的多少。最记得有一次我被批评教案抄得太少,而另一位年长教师每篇课文都在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抄了五六页纸,便得到表扬,称其比较标准。于是后来我步入了“正轨”,每天花大量的时间抄教案、改作业……终于换来了下一次教学工作检查被认定为合格。 想想每天只有一节课是空堂,都不知道是哪来的时间完成这合格的教学任务的,真是走过来不容易,怎个忙字了得? 转眼间,将近十个年头,虽然不用抄教案,但似乎也从没闲过。2008年遇上全国掀起的创办教育强镇之风,被卷入了前所未有的忙碌漩涡。那年秋季,每天从早上七点多开始像赶集似的,备课、上课、改作业、做材料……特别是做材料,一直忙到晚上十一点多,各种数据充斥着头脑,那个累那个苦,无法言说。这段往事,我把它称为“不堪回首的创强岁月”。 2008年至今,创办教育强镇复评再复评、创办标准化学校、创建均衡化学校等等,似乎永远都无法摆脱做材料的忙碌。社会上不停听到“你们教师最清闲”的声音,但我们当老师的苦谁能理解?各种各样的培训考核,各级部门的常规检查、突击检查……可以说,每个老师都是杂务缠身。 03-笔者:与佛有缘 写于教师节前夕
2000年从师范毕业至今,转眼18年,在乡村小学教育这条线上,我是逐渐感觉到无力。 清楚记得,我刚毕业出来的几年,我和学生的关系是很亲密的。我们一起早起到学校外面的田野里堤坝上跑步。放学了,可以让学生留下来,辅导作业。到了晚上,我还经常到村里家访。周六日,也试过和几个学生踩着单车沿着沙河穿越整个园洲。我熟悉村里的街道和每个学生的父母家庭情况。我熟知他们生活的环境,自然也知道他们的快乐与忧伤。 那时候也有测验考试,可是,除了我给他们的目标,外界似乎没有过多地干扰了他们学习与生活。 而现在,教学设备比过去先进很多,但与学生的距离却疏远了。我不再那么大胆带孩子们去跑步,更加不用想说一起骑单车了解家乡。现在安全问题突显出来,老师无法承受一点差池。即使问题不在我,只要过程中有老师参与,老师面临着很大的风险。于是,除了上课和学生互动,再不像过去亲密的师徒关系。现在,剩下就是把学生当作考试机器,分数是评价学生和教师的唯一标准。 我的失望在于,18年过去了,教育反而离本质越来越远。
04 为师的快乐-星州 叶志坤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站在这三尺讲台,已十春秋!我没有演员的容貌,没有政治家的谈吐和才口,没有运动员的体能和身材,没有教育家的风度和智慧,我只是一名普普通通却真诚的老师!十个春秋过去了,我虽清贫,但我的精神却富有和满足!
十年的时光告诉我:当孩子精神不振时,我能使他们重新振作起来;孩子过度兴奋时,我能使他们归于平静;孩子茫然时,我能给他们给予启迪;孩子失望时,我能唤醒他内心的希望! 我希望我这位老师——能从孩子的眼里读出期待和热望,能看出孩子们答题中所蕴含的创造激情,能让孩子们时刻感受到温馨的关怀,能使孩子感受师生精神脉搏正在一起欢跳!
今日话题:教师节你最想对老师说什么? 欢迎点击右下角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