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一个优秀的中国人 应该得是个优秀的吃货 每天的饭点 就是生命的起点 自从外卖发展起来 吃货的选择面更广了 今天吃烧腊饭 明天吃咖喱鸡 觉得人生充满盼头
但是如果告诉你 你点的外卖可能是 10天或3月前做好的 你能接受吗? 发生了啥?来看
↓↓↓↓
近日,成都商报记者调查发现,大量网红外卖店都没有堂食,饭菜不是现炒的,而是在使用菜肴包:有的全部使用,有的则是搭配使用。
这些外卖店 在几平米的小店面 仅有一两个灶台 但却有五六个微波炉
有顾客下单 外卖商家就取出菜肴包 用沸水或微波炉加热 搭配素菜和米饭 一份外卖就这样出炉了
什么是菜肴包呢?
菜肴包,就是冷冻调理食品,是冷冻食品五大类之一,是继冷冻畜产品、冷冻禽产品、冷冻水产品、冷冻果蔬产品之后,又一个冷冻食品的主要大类。冷冻调理食品的种类主要有点心类、分割肉和肉制品类、调味配菜类等。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速冻半成品。
打开淘宝搜索
可以看到很多菜肴包在售
本质上和罐头、方便面差不多
只是不是新鲜制品
为什么要使用菜肴包呢?
商家回应
- 因为是加盟“网红店”的,门店多了之后必然要涉及到的标准化问题,要保证同一个味道。
- 为了能够保证标准化生产下食品安全的可控性。
- 外卖行业竞争激烈,追求时效。
但是我们一般都认为 外卖是下单即现炒现做的 从没想过自己 吃到的是半成品加工的
为什么不告知消费者 一出甩锅好戏 开始表演
是行业的错
外卖商家指出,速冻菜肴不止出现在外卖上:“高铁、飞机上吃的也是复热的餐包食品,也没有告知顾客,我们选择了跟随行业内的做法。”
是生产厂商的错
生产厂商认为:“不讲没有问题”;“大家的认同度不高,弄得我们跟搞地下工作一样。”;“不建议告知点餐人。”
是消费者的错
外卖商家认为,吃外卖的大多数都是年轻人,比较容易接受。
外卖平台
外卖平台表示,从现行法律法规来看,并没有禁止餐饮服务提供者对预包装冷藏冷冻膳食进行复热的规定。但是否应该告知消费者,“需要商家和相关部门的明确授权。”
法律法规对此的界定
也是比较模糊的
食品法这样要求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鼓励餐饮服务提供明示餐食的主要原料信息,餐食的数量或重量,但并未做强制性规定,因为食品安全相关法规解决的是与食品安全相关的内容。
也就是说
原料安全没有问题
食品安全法并不追究
那是否有侵害消费者的
合法权益呢?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营者应当告知其所提供商品的价格、主要成分、生产地等情况,但没有明确规定食品加工工艺哪些需要告知。
“制作工艺是菜肴包复热还是现场制作的,很难说是必须告知的”,这只能根据惯例进行推理。“如果消费者提出了要求,那么经营者就必须告知;如果没有,那么经营者也没有必要主动告知。”
律师说
那么消费者 尤其是外卖商家说的 年轻消费者 到底在不在意这件事呢? 来看看网友怎么评论
@森有麋鹿時孤独: 如果是正规的进货渠道,不过期,并没什么问题啊 @教你识破推绻面目:所以我都是直接淘宝上买菜肴包,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在路上_跟着灵魂:很多线下实体店都是这样的,尤其是连锁的,有种厨房叫中央厨房,统一配送。 @甜心Eileen:吓得我赶紧把刚点的外卖丢掉
原来大家真的挺宽容的 对食品的要求的底线 就是安全就够了 不过小编还是提醒大家
有时间还是多动动手 多吃家里的饭菜
不说了 小编点个外卖做晚餐
来源:成都商报、广东公共DV现场 以上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