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与本文无关)
2018年7月18日,我镇部分异地务工人员因积分申请随迁子女入入读公办学校问题,自行组织到镇政府大门口拉横幅喊口号,强烈要求解决其子女入读公办学校问题。获悉后,我镇主要领导高度重视,立即成立工作组介入处理,并已现场作出宣传解释。现将具体情况公报如下:
一、公办学校招录情况
我镇共有27个自然村、2个居委会,共设公办小学21所、中学2所。根据《博罗县2018年异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申请积分入读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起始年级的实施方案》及《园洲镇关于2018年中小学招生公告》的相关规定,结合我镇实际,我镇实行按学区积分招录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读公办学校。具体的流程如下:公办学校优先解决户籍学生,再招录积分学生。外来务工人员可在所属学区参与积分,并按积分从高到低招录,直至公办学位录完为止。按照上述办法,直至7月19日止,全镇21所公办小学和2间中学的具体招录情况如下:
1、园洲中学七年级招生,共有学位935个,户籍生报名后,剩余学位193个,本学区申请积分入学452人,计划录取193人,余下259人未能录取。
2、园洲中心小学一年级招生,学位300个,户籍生报名后,剩余学位83个,本学区申请积分入学150人,计划录取83人,余下67人未能录取。
3、阵村小学一年级招生,学位200个,户籍生报名后,剩余学位67个,本学区申请积分入学116人,计划录取67人,余下49人未能录取。
4、除上述3间中小学外,其他中小学已将符合积分学生全部录取。
二、对部分积分申请人诉求的回复
从上述招录情况来看,全镇申请积分入学但未被录取的学生共有375人。经调研,今年我镇中心区4所小学和园洲中学的招生人数、班数已达最大限度设置,再没有多余课室空间增班,且老师配备也不足,因此不符合再扩班招生的条件。
由于我镇教育资源有限,可提供给随迁子女入学的剩余公办学位数不足,无法满足全部积分入学申请人入读公办学校的需求,部分未被录取的积分申请人因子女无法入读公办学校而表示强烈不满,认为积分入学需按居住地所在学区进行分区积分、分区排名、按区安排学位不公平,强烈要求解决其子女入读中心区公办学校问题。对此,我镇主要领导及综治办、文教办等责任部门已多次向家长们作出宣传解释,并劝导未能录取的学生家长到周边民办学校办理子女就读事宜。但由于积分家长无法接受公办学位不足需自费就读民办学校的处理意见,部分家长先后于7月18日和20日到镇政府反映诉求。目前,我镇正在积极调解和宣传引导当中。
三、初步处理的建议
为确实解决异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公办学位问题,我镇进行全面统筹考虑,主要从两方面努力:
(一)统计出全镇公办学校的剩余学位数,并按照积分从高到低将暂未录取的积分申请人,依次分流到有剩余学位的公办学校。据统计,我镇剩余公办学位具体分布如下:
1、河南片区:一年级有32个学位,其中:李屋小学8个,深沥小学4个,禾山小学2个,马西小学10个,桔头小学8个。
2、河北片区一年级有49个学位,其中:九潭中心小学13个,佛岭小学1个,马石岗30个,凤山小学5个。
3、九潭中学七年级剩余学位14个。
以上共排查出公办学校空余学位95个。现计划以自愿为原则,将未录取申请积分入学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分流到有剩余学位的公办学校就读,按积分从高到低依次选择学校。补录确认登记时间:2018年7月27日上午9:00-11:30,下午2:30-5:30地点:镇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具体补录的空缺学位以27日上午公布为准,逾期视为放弃。
(二)如果各公办学校出现在注册时间到期后仍没有到学校报到的学生,该学生将视为放弃学位。对这些学位,各学校将进行全面统筹,以自愿为原则,将未被录取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分流到有这些学位的公办学校就读,按积分从高到低依次选择学校。具体补录将以电话通知为准。补录后将在网上公布。
(三)如按上述方法仍未被招录的,建议可就近选择民办学校入读。
园洲镇人民政府
2018年7月22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