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8月4日电 日前,三大运营商同时宣布将于9月1日全面取消手机国内长途、漫游费,这比原定的计划提前了1个月。业内人士认为,取消手机国内长漫费,对于推进信息消费具有重要意义,广大消费者也真正获得实惠。 然而也要看到,当“长途、短信额度用不完,网络流量根本不够用”成为不少人的焦虑,取消手机长途漫游费,只是达成了“互联网+”时代的一个小目标。那么消费者对于提速降费还有哪些具体的诉求呢?请看人民网通信频道的调查。 推出真正的无限流量包 本地流量可以全国通用 8月3日,记者采访了一位衣食住行都十分依赖手机的年轻人小潘,她对三大运营商的无限流量套餐很有研究,“所谓无限流量套餐,其实并不真的可以无限地使用流量。”她介绍了三大运营商推出的“无限流量套餐”,基本都是有流量额度的,当消耗的流量达到这个额度,网速大幅下降,甚至直接关停上网功能。什么时候才能毫无顾忌地使用流量,已经成为小潘最大的梦想。 此外,有消费者指出,流量目前分本地、国内,在全面取消长途漫游费之际,又让“网络漫游费”成为了新的“包袱”。 取消捆绑销售以及强制消费性套餐 小李是一家银行的培训师,刚刚搬入新家,在装宽带的时候被告知,报装号码为北京移动已办理实名制或实名登记号码的,默认开通手机号绑定宽带账号业务。“如果我的手机欠费了,那我家里宽带的使用也会受到影响,我每个月都要到各地银行去做培训,如果一个疏忽手机停机,那么家里就断网了。”小李说到。 此外,强制预存话费,也让运营商一些所谓的优惠套餐变了味,只有达到一定星级的客户才能免预存,部分消费者虽然希望享受该优惠,但并不情愿被强制埋单。 还有消费者反映,很多流量多的套餐里面,搭配的通话时间也很长,而这些通话时间根本是消费者不需要的,但是为了流量也只能办理这个档位的套餐。 开放携号转网 加强市场竞争 有不少消费者表示,应该开放携号转网业务。对消费者而言,号码携带可以减少用户的转网成本,对国家而言,号码携带能节约号码资源,对运营商而言,号码携带可以促进市场竞争,优化市场结构。实施号码携带后,号码资源通常由第三方集中管理,也节约了社会资源。

提速降费第3年 哪些“套餐”最省钱? 从2015年4月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提速降费如今已经第三个年头,各项措施逐步落地,三大运营商各展神通,“提速降费”成绩不俗,那么哪些“套餐”最省钱呢? 中国联通——冰激凌套餐 
冰激凌套餐分2档,398元跟199元。 398元/月这档流量语音虽说放心用,但一定要注意下面的温馨提示:每月前40G提供4G网速,过后降至3G网速,累积到100G直接关闭数据上网功能。 198元/月这档国内提供1500分钟的通过时间,接听免费,流量方面只有前15G提供4G网速,之后就降至3G速度,同样100G之后关闭数据上网功能。 2个套餐都可以在数据上网关闭后主动打开,按15元1GB收费。 中国移动——任我用套餐 
移动的任我用套餐针对新用户分为 188元和288元两档,2019后涨至258元/458元,提供12G/20G的流量,超过后限速至1Mbps,50G封顶,叠加包15元/1G。 
中国电信——天翼不限量套餐 
该套餐价格为199元/月,包含了40GB的4G流量,3000分钟的国内通话时间,接听以及来电显示免费,当流量超过了40GB后,降至3G速度,当月累计使用100GB后将关闭数据上网功能。 总体来说,3个运营商的套餐相似度较高,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无限”。提供定量的4G流量,超过后限速,每月有封顶数,超过后关闭数据上网功能。不过仔细比较还是能分出高下的,移动封顶流量仅仅是50GB,其他2家都是100GB,整整少了一半,性价比大减。 腾讯王卡 
腾讯大王卡月付19元,首月开卡免除月费,国内流量每MB收费0.1元,短信、每分钟通话皆为0.1元,用户可以以每天1元的价格订购500MB省内流量。 蚂蚁宝卡 
蚂蚁宝卡分为大宝卡、小宝卡两种,前者的月费为36元,后者的月费为6元。大宝卡中包含2GB的国内流量和100分钟国内语音,套餐外的全国流量为10元/GB,是目前市面上价格最低的流量套餐之一。 京东强卡 
京东强卡分为大强卡和小强卡,均为联通卡,无漫游长途费,前者56元/月,含3GB国内流量+300分钟国内语音,流量超出后10元1GB国内流量;后者16元/月,含1GB国内流量,超出后15元1GB国内流量。 跟普通手机卡不同的是,京东强卡享有购物赠流量福利,普通会员每单赠送50M国内流量(每月10单封顶),PLUS会员和金融铂金会员每单赠送200M国内流量(每月10单封顶)。 酷视卡 
酷视卡,优酷和土豆的免流,月资费基本在40元左右。 懂我卡 
头条的“懂我卡”,29元月费,今日头条专属流量免费,享受2GB国内流量,超出10元/GB国内流量。 微博专属套餐 
微博也有专属卡,19元的月租1G的流量,微博免流。 联通沃派套餐存150得390合约 
随着提速降费持续推进,网速越来越快,资费越来越低,套餐越来越多。消费者还是选择自己实用的套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