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骗子以领取社保补贴为名发送诈骗短信,诱惑参保人员拨打所谓“社保机构”的电话 骗子在解读一系列“社保政策”后,诱骗参保人员的个人身份信息和银行卡信息,实施诈骗 。
防范提示:不要随便点击或拨打短信里的不明链接和电话 凡收到这类“好消息”,可随时拨打服务热线12333核实,
以社会保障卡(医保卡)欠费被冻结为名,要求提供个人信息等相关内容
防范提示:社保机构不会电话要求你提供个人信息,也不能以转帐到某个特别帐户的方式 让“冻结”的社保帐户解冻。续缴保费只能通过官方窗口 或将保费存到参保人自已的银行帐户上,然后委托银行自动代扣代缴。
骗子冒充社保机构工作人员,以“优惠”的参保政策为名 通过电话诱骗参保人进行社保卡的优惠办理,通过去银行转账办理社保卡为名实施诈骗。
防范提示:办理社保卡需要本人携带相关材料前往社保经办机构办理
骗子假借社保经办机构名义,伪造虚假文件向参保单位及个人发放,以社保基金帐户变更为名 要求参保单位和个人预交社保费,直接将资金转入某银行帐户实施诈骗。 防范提示:有关社保的新政策会由当地政府,统一对外发布 收到类似要求转帐的文件或通知,应拨打服务热线12333核实
如若接到“领取社保补贴、社保卡异地盗刷、社保卡个人账户冻结……”等电话短信通知一定要提高警惕,加强防范意识,避免造成个人损失。新版社保卡兼具银行金融功能,市民要提升安全意识,不要随意转借他人;接到有关社保卡的语音电话或短信,不能透露自己的个人账户信息及身份信息,更不能按其提示进行转账汇款等操作。以上介绍的这些都是骗子们花心思研究出来的行骗伎俩,市民如收到此类短信或电话,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核实,谨防上当受骗,如发现受骗应及时到公安部门报案。如对自己的社保卡或者社保缴费情况有疑惑,可致电社保服务专线12333进行咨询,确实存在问题时,请及时到社保服务中心进行核实处理。
下面这些行为,一旦犯了,那毫无疑问就是欺诈,属于诈骗罪,要入刑。
浙江审理了一起冒用医保案件。母亲患多年高血压,让女儿拿用父亲医保卡买药 合计报销11376.64元,结果母女俩双双获刑。原来,自己的社保卡,给家人买药也不行。
伪造或者使用虚假病历、处方、检查化验报告单、疾病诊断证明等医疗文书和医疗费票据的。
【案例】
2013年12月至2014年2月,武汉市洪山社保处登记核定科原科长房延斌伙同该科科员王凡、李辉等两人 分三次违规为1624名不具备购房资格的非武汉市户籍人员办理社会保险费补缴手续,并从中收受贿赂109.8万元 2015年4月9日,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滥用职权罪、受贿罪判处房延斌有期徒刑九年六个月 判处王凡有期徒刑七年六个月,判处李辉有期徒刑六年六个月。
采用转手倒卖药品等手段套取基金,非法牟利或不当得利。 借口退休的母亲行动不便,女子持其母的社保卡到医院狂开药后倒卖,一年盗刷近50万元 查处的首批移交公安部门的违法使用医保卡案件结案,有5人被判刑,其中最高获刑3年。
将本人社保卡给他人、定点单位、其他单位使用,造成基金损失。
参保人员使用社保卡重复、超量开取治疗心脑血管病、精神病、糖尿病、高血压、关节炎等疾病的药品 提供给家人、朋友使用。
由于有些人达不到门诊实时报销起付线,便打起了一家人共用一张社保卡的主意 或者子女使用父母的社保卡就诊配药,或者一家人合用一张支付比例最高的社保卡。这都是违法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