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内部装修的小产权房,每天都有人来看房 这栋12层的小产权房,虽然无法找到一个避开杂乱电线的角度,但仍有鹤立鸡群的感觉 专家提醒,风险超高,消费者不要贪图便宜购买 买小产权房风险超高,但为什么还有不少人愿意购买?让我们先来看看以下主人公(应被采访者要求,隐去真名)的真实故事—— 故事A 小产权房“变身”白领公寓淘金 李哥,湖北人,“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李哥说,他第一次买小产权房纯粹是因为穷,没钱买商品房,后来嘛,确实有富贵险中求的想法。李哥几年前买下一栋小产权房,现整体包装成白领公寓出租。 李哥关注小产权房已有十年。1997年李哥到广州谋生,就租住在城中村内。李哥做过无数小生意,卖树苗、开大排档、贩卖成衣等,一路摸爬滚打。2000年,李哥在租住的城中村内,买下房东小产权房五楼、六楼近200平方米的面积,附送顶楼大天台,总价8万元,一家人居住很舒服,天台还能种菜。 2000年后,李哥开始做皮具生意,收集皮子的边角料,做配饰、流苏等,生意做得不错,李哥攒了一笔钱,开始真正置业,在城中村不远处,买了一套品牌房企开发的花园社区洋房,一家人从小产权房“转正”到大产权房。 腾空后的小产权房用来出租,分租给两家人。李哥发现,小产权房保养好、装修好,出租情况不错,几乎没有空租,且租金比村里其他房源要高。2010年亚运会前,猎德、冼村、林和、杨箕等城中村拆迁改造项目启动,当时租住在这些城中村的人四处分流,分流的人群沿着地铁线租房,白云区的南方医院、同和一带,由于交通方便,地铁可接驳,城中村多且租金便宜,一下子成了分流人群的热门租住地。 熟悉小产权房行情的李哥于是打起富贵险中求的主意。2011年,李哥和房东协商,把小产权房整栋买下,整体打包,简单装修,变身为“白领公寓”,配置简单的家具,大门出入使用IC门禁,每个楼层走道装有24小时电脑监控,租期灵活,拎包可入住。如今,单间的月租金已从2010年的250元涨至八九百元,有不少租房者是天河高端写字楼的白领。李哥尝到甜头,下一步计划和朋友一起再购买一栋小产权房,打算改成养老公寓。 故事B 买小产权房错失最佳买房时机 李政,1983年出生于华东地区一个并不富裕的农村,为入职某世界500强企业跳槽到广州,现在珠江新城上班,上有老下有幼,观望好几年,错失购房最佳时机。 说起买房的心路历程,李政是一肚子苦水不知道往哪倒。李政2007年年中跳槽来到广州。那一年,广州房价继续走上坡路,突破8000元/平方米大关。 2009年3月,广州楼市在经历一年限购后,房价回落。李政开始去看房,先后看过几十个楼盘,从白云区到天河区再到番禺区,但总价在80万元以内的房子少之又少,“看房看得好累”。 2012年12月,李政终于出手,自此结束在广州的5年租房生涯,有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但这套总共花了14万元买来的房子,只是白云区一套小产权房,由村民出地、开发商出钱合建。 然而,就在一年后,李政再次在网上以14万元挂售这套小产权房,最后以12万元降价出售。这是为什么?“赌气。”李政坦言,“看到身边的同事刚毕业两年就买房,想着为什么其他人都是人生赢家,为什么我还要住在脏乱差的小产权房里,为什么从小接受的‘三思而后行,冲动酿悲剧’的教育在楼市中行不通呢?如今是三思酿悲剧,2008年差5万元,等等,2009年差10万元、2011年差20万元,越等越穷。” “跟房价斗气,比谁扛得住,我哪有那么多青春和时间等待?”在2013年年底,李政开始积极看房,最终购买了增城新塘某开发商的商品房。 “如果有下次,我肯定不会再赌气,肯定在最开始的时候就入市。”如今回头看,李政虽然仍有后悔,但更多的是庆幸:虽然入市晚了一些,但幸好还是入市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