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奶奶在老伴搀扶下到楼下散步。 2016年伊始,市区滨江苑小区的业主就迎来喜事。经过9年的不懈努力,小区A栋加装的两部电梯在1月12日验收并正式投入使用,腿脚不便的84岁刘奶奶3年来首次下楼,享受加装电梯带来的好处。 昨日,记者采访牵头业主了解该小区成功加装电梯经验及推广建议。为了加快推进老旧小区加装工作,记者从市住建部门了解到,除了修订更加规范的管理办法,该部门还在考虑建议对每部电梯进行财政补助。 现场 84岁老人很高兴到一楼 滨江苑位于市区南坛北路,共有4栋九层高的商住楼,楼龄超过17年。没有电梯对高层的业主及老年人来说十分不便。住在A栋1梯3楼的刘奶奶今年84岁,由于腿脚不便,已有3年未下过楼。 实际上,A栋1、2两梯的业主从2006年就开始张罗加装电梯的事,期间经历3次波折,直到2015年年初,两梯28户业主才全部同意加装电梯,并经住建部门审批后,最终成功安装。2016年1月12日两部电梯正式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 昨日,刘奶奶在老伴的搀扶下乘坐电梯到一楼,这是她自12日电梯正式投用后第一次乘坐,“能下楼看看,脚踏到地上,真的很高兴。”刘奶奶兴奋地告诉记者。 刘奶奶的老伴张爷爷今年也是84岁,他告诉记者,因身体还好,时常会下楼散步,而带老伴一起下楼是他的心愿,“没装电梯前不敢奢想”。 经验 电梯费用逐层减少分摊 “整整9年的电梯梦终于圆了。”家住A栋1梯5楼的业主陈康年2012年加入动员加装电梯队伍,他告诉记者,3年前他们开始挨家挨户做工作,征求28名业主同意。 陈康年说,一开始,业主对加装电梯情况并不了解。会不会影响采光、改变楼梯结构会不会产生安全问题、低楼层业主不想参与资金怎么分摊……业主各种问题接连抛出,对必须征求100%业主同意才能申报这一条件造成了很大困难。 陈康年告诉记者,资金的分摊和技术指导是他们碰到的难点,经过多次协商,最后大家决定按照楼层的高低进行分摊,电梯总造价60多万元,顶层业主每户分摊8万多,8楼每户7万元左右,楼层每降低一层分摊费用少1万元左右,到最底层的3楼仅需1.6万元。 除了分摊费用外,电梯的品牌选择、设计以及施工等也经过业主精心选择。陈康年告诉记者,他们选择了带框结构一体化积木式电梯,其90%以上的安装工作都在工厂内完成,经专业调试,工艺与安全均有保障。在施工时,现场仅为吊装与调试,数小时内便可完成。 “这种电梯体积较小,安装比较快捷。在施工现场只需先打好支柱井,其他都是做好才运来组装。”陈康年说,与小区普遍采取的直降电梯相比,该电梯对原建筑的采光、通风机通道等影响小,施工对生活的影响程度也小,协调业主就变得容易多了。 陈康年认为,滨江苑小区能够成功装上电梯,最主要还是业主邻里之间沟通做得不错,大家能达成共识,通过协调拿出让大家都满意的方案。
滨江苑A栋加装的电梯。 建议政府部门 简化审批流程细化技术标准 此前有媒体报道,据不完全统计,我市有近200个老旧社区无电梯;政策难、技术难、资金难和协调难,一直是老旧小区加装电梯面临的四大难题。 就算统一了业主意见、协调了资金分摊难题,仍有不少困难存在。陈康年告诉记者,2015年1月大家统一意见后,他们开始走审批程序、找电梯厂家、找设计及施工,由于没有经验,足足花了半年多才完成。 不同的电梯品牌和施工队伍会导致费用不同。陈康年说,业主对电梯品牌、施工队伍的价格没有概念,对加装电梯业务流程也不熟悉,这导致之前两次加装提议夭折。 成功加装的经验如何推广到其他小区?陈康年认为,无论物业管理还是相关主管部门都应该积极帮助业主,通过提出合理方案来减少分歧。 业务操作方面,陈康年则希望相关主管部门能简化审批流程,同时加强对业主的专业指导,出台一些详细的技术标准,让加装电梯工作更加顺利,“如果可能的话,政府部门搭建一个平台,告诉业主有哪些有资质、信誉好的施工队,让业主自由对比选择,业主就可以少走许多弯路”。 部门举措 住建局可予技术业务指导 实际上,惠州政府一直在推动此项工作,早在2012年市住建局就出台了《惠州市区中心区既有住宅加建电梯管理办法》,2015年7月底,住建部门就《办法》修订征求意见,对申报、审批、建设、验收等相关流程都有详细的规定,负责设计及施工的单位都必须具有相应的资质。 对于资金的分摊问题,分管加建电梯方面业务的市住建局直属规划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高低层业主受惠程度不同筹措资金有利于缓和业主间的矛盾,同样也是主管部门提倡的,但具体的分摊模式则需各小区根据自身情况确定。 对于业主寻求政府部门专业指导的需求,该负责人回应,业主如申请指导,市住建局将派人到现场给予技术和业务指导,另在涉及国土和质监环节也会及时协助沟通,为社区加装电梯提供便利。 值得一提的是,《办法》修订意见放宽了申请条件,即加装电梯业主达2/3即可申请,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某些业主的阻拦,冲突、扯皮事件时有发生。 对此,该负责人表示,放宽申请条件不是为了激化分歧,而是促进社区业主间协调。该负责人认为,无论政策怎么引导,加装电梯关键还在于业主之间的协商和沟通,只有大家同意,加装电梯的工作才能顺利完成,惠州目前还是倾向于业主先协商,统一意见后再实施。 推进 安装电梯或有资金补助 我市一直在积极探索老旧小区电梯加装工作。2014年,惠州市人大提出《关于加强小区建设和管理议案》,要求加快推进老旧小区电梯安装。 今年1月6日,在全市加强小区建设和管理议案办理现场推进会上,各部门就电梯加装工作进展进行了交流。记者从会议上得知,为了加快推进老旧小区加装,除了修订更加规范的管理办法外,主管部门还在考虑对每部电梯进行资金补助。 昨日,记者从市住建局了解到,目前他们在考虑财政补助的事宜。 ◎他山之石 越早加装电梯补助越多 记者了解到,为了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其他城市曾在财政补贴上采取过激励政策。2013年年初,韶关市出台相关实施意见提出,从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对既有住宅增设电梯给予财政补助,越早加装电梯的补助资金越多,2013年每台补助5万元,2014年每台补助4万元,2015年每台补助3万元。 本组文/图 本报记者邱若蓉 惠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