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园洲政府、协同烈士家属一起广西宁明烈士陵园扫墓!
补充内容:
[转帖]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ae7ee83b0102vn20.html
永远的怀念148师冯家胜连长(148师卫生员女兵回忆)
2月25号,50军148师接到广州军区前指命令, 四四二团,师直炮团赴广西板兰地区作战,并与广西边防部队一团第五营,一起歼灭板兰以北地区越军 338师460团,所谓的精锐部队 ,牵扯敌人,以配合凉山方面部队作战, 27号早晨7时整我师发起了攻击, 师炮群强大的火力把这块越军盘距多年的高地变成了一片火海,我们所在的临时救护所也时儿听见炮声,9时许,就有伤员陆续抬进我所手术间,考验我们的时后到了,战地救护工作也紧张有序开始了。
战场上的伤员一般先由团卫生队先处理,再转到师医院救治,有的重伤员直接送到我们师医院 。
27号 , 442团一营是打主攻的,要攻占54号界碑的左侧无名高地,也是在阵地的最前沿, 战斗打的异常激烈和悲壮. 当时接到军区的命令后,26号下午部队到达板兰后 ,马不停踢的投入修筑战壕和挖猫儿洞, 机枪连是配合二连主攻54号界碑左侧无名高地,27号早7时,我二连准时向敌人阵地发起了进攻, 一营副营长张景泰,在前沿亲自指挥战斗,战士们个个英勇顽强,不怕牺牲,欲血奋战,经过几次残酷的攻击,越军修筑的蛇形壕沟和防御工事的无名高地,已在我英雄们的脚下,把越军打出中国的境内.但是,二连机枪连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副连长董家发牺牲,带领尖刀排先冲上高地的莫依弟排长,头部负伤三次昏迷在阵地上,仍不肯下火线,指挥着战斗,直到昏迷不醒 ,才被战士们送到医院抢救 .战后,战士们都为他们英雄的排长请功,军委授予莫依弟战斗英雄的称号.
不一会,阵地上就被敌军的炮弹炸的如同咆孝的海洋,战士们被炸起来的尘土淹埋,敌人开始反攻了,一营长命令机枪连抽一个班支援二连,蔡吉广指导员马上说 :“七班跟我上 。” 就冲出战壕,这时冯家胜连长立即拦住蔡指导员大声的说:“要上也是我这个当连长的上呀,你听我的命令,带连队在此待命”并又开了一句玩笑话说:“我儿子都出生了,你小子还不知道女人 是咋回事?”说完对他们做了个胜利的手势和微笑,带领七班勇士们冲向前沿阵地。他马上把阵地上的战士重新组建好,在无名高地支架起强捍的机枪火力,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反击 ,这时天空也不作美,夹着寒风淋淋沥沥下起了小雨, 阵地上被炮弹炸的松散泥土和勇士们的鲜血搅拌在一起,真可为是每一块土地都是用勇士门的鲜血浇铸换来的,那是何等的悲壮!看着又一次被战士们打败回去的敌人正在集结兵力,准备反扑,冯连长盯嘱大家检查武器弹药,几个战士正看着手里泥棍似的机枪,阵地上的泥浆把机枪侵泡了,无法正常使用,急的都快哭了,冯连长马上命令大家拿衣服插枪,这时敌人新一轮炮轰炸又开始了,他们把重点对准重机枪的位置,借着炮火的掩护,已爬行到离主峰不到30米了,战士们一个个来不及抖掉身上的泥土,架好机枪,狠狠的射向敌人,打退敌人的反扑,不料一棵炮弹在他身边爆炸,冯连长头部中弹,鲜血顺着他那瘦弱的脸面流了下来, 他晃动一下,就栽倒在血泪中,同时负伤的还有几个战士,他们个个都是遍体鳞伤,通讯员熊明军被炮弹炸到山角下,当时冯连长的老搭挡指导员蔡吉广,他在望远镜里看到这惊心动魄一幕,心紧紧缩在一起了,不顾一切带着卫生员和几个战士冲上阵地,按排好战斗后, 把冯连长从阵地背下来送到团卫生队,杨朝勇队长马上组织军医们抢救,但是冯连长已牺牲了,蔡指导员还不相信,几分钟前他们还一起并肩作战,共同指挥,一刹间,亲如兄弟般的战友就这样阴阳两隔了吗?当时蔡指导员瞪着血红的双眼,带着哭腔哀求杨队长说;冯连长他不会牺牲的,你们一定要救活他呀!可是再高的医术也无回天之力挽救这位年轻连长的生命,永远定格在30岁。最让人痛心的是,冯连长到牺牲时还没来的及看看他刚刚出生的儿子,就永远的告别了他亲爱的妻儿老小,和他共生死的战友了!他的儿子也只能永远的在像片上,看看他爸爸的模样了。那位通讯员也真算命大,当时战友们找到他以后,按烈到后方,发现他还有微弱的呼吸,经过抢救而复活的.他们先后参加了6次战斗,重创越军2个营的兵力,击毙敌人649人,俘虏一人缴获各种武器弹药无数,圆满完成广州军区前指给148师下达的在板兰地区牵制行进攻任务,有利的配合了凉山战胜利。
31年后,我有幸结识了这位蔡指导员,他说起当年的战斗场景,心情仍旧万分沉重,眼含泪花,深深的怀念牺牲的战友。在07年,蔡指导员一行20多人,在火红的木棉花盛开的季节,重返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中越边境和广西宁明烈士陵园,纪拜长眠在那里的冯家胜连长及烈士们,给他们送去一束束鲜红,以告慰烈士们的英灵,看到蔡指导员抱着冯连长的墓碑,一脸无助悲痛的神色,让人看了无不为之震撼和动容!烈士们把人生最美好而宝贵的年轻生命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他们勇敢作战,永于献身的大无畏精神,将载入共和国史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