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园洲镇 每3个公办学位就有1个“新园洲人”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新园洲人.jpg

    买房出了岔子,没能得到学位,周双全的心情一下子跌到了低谷。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学校咨询,竟顺利地帮女儿办好了入学,这让他惊喜不已。
    “园洲虽然不如深圳繁华,但教育上的热情让我感到惊讶。”周双全说,因为工作,他从深圳调到园洲,女儿想随迁入学,但户口还在湖北老家;最初尝试购房入学,开发商却又出了岔子。思虑一番,他索性直接去了趟园洲镇第三小学,没想到的是,校长热情接待他并协调依规办理入学,“顺利得简直令人诧异”。
    9月1日,周双全的女儿顺利入读该校。同一天的园洲镇,像她这样入读公办学校的“新园洲人”共有5421人,占到全镇公办学位总数的36.3%。“教育问题要优先解决,教育环境要优先营造。”园洲镇镇委书记熊满池说,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读起书、读好书,在‘最后一公里’上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塑造全镇促学奖学氛围,是园洲在加速城镇化背景下着重打造的“软实力”。
    南方日报记者 刘强
    ■硬件建设
    公办小学学位增加2500个
    作为全省公共服务均等化试点市,惠州公共教育均等化事业正在大力推进。在外来务工人员高度集中的仲恺、大亚湾等地区,随迁子女就读已成为区域重点工作;在感受类似压力的博罗西部片区,园洲镇也将谋划教育发展放在了优先位置。
    据介绍,今秋园洲镇在读的中小学生共有19828人,其中就读公办学校的有14926人,就读公办学校的异地务工人员子女有5421人,平均每3个公办学位就有1个“新园洲人”。
    “教育工作不能等,不能拖,要做好提前量。”熊满池介绍,相比周边一些区域,园洲镇能够较好地解决本地适龄儿童以及异地务工人员子女读书问题,要归功于10年前就已经开始的中小学校园规划;而今天的园洲镇,已经在谋划容纳更多人口的将来,预留教育发展用地、建教学楼、宿舍楼、配套设施……一切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在《园洲镇“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中,提出了“五个优先”:教育问题优先解决、校舍建设优先投入、教师待遇优先落实、义务教育优先保障、教育环境优先营造。
    据此,仅2009年至2013年的5年中,园洲镇为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就超过了1亿元。其中2009至2012年投入3942.45万元,重点完善校园基础设施;2013年投入7694万元,重点用于园洲中心小学新校区建设、阵村小学的教学楼和实验大楼建设、九潭中学的学生宿舍楼和综合教学楼建设、九潭中心小学教学大楼及教师宿舍和学生饭堂建设等。
    经过一系列的建设,园洲镇仅公办小学的学位就从约8500个增加到约11000个。随着硬件设施的完善,园洲镇还制订了《新园洲人子女入读公办学校暂行办法》,建立和完善了随迁子女入读公校的招生制度,做到程序招生、规范招生和阳光招生,周双全的女儿得以顺利入学,也正是打造环境、贯彻规章所取得的效果。
    ■助学奖学
    打造全镇发展教育氛围
    除了协调和规范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园洲镇还特别注重解决孤儿、单亲儿童、贫困儿童等特殊群体的入学问题。
    据介绍,对上述特殊儿童,园洲镇政府为他们发放每人每月200元的生活费,寒暑假不停发;除此之外,各村也会根据经济情况给予适当补贴。这样做不仅对这些孩子进行了支持,也在镇域层面上达到一种重教育、谋发展,“决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的观念引领作用。
    例如,从2013年1月起,博罗某公司每年筹资30万元,对园洲镇家庭贫困的学生进行资助,其中中学生每人每月250元,小学生每人每月150元。“这些款项不会一下子花完,而会资助这些贫穷但勤奋的好孩子一直读到高中、大学。”该公司董事长表示。
    在近年来园洲镇完善校园基建的过程中,当地乡贤、香港友人等也纷纷慷慨解囊,累计捐资110多万元,助力校园建设。
    “说到发展教育,这里已经初步形成了镇政府、村委会、百姓乡贤三级投入的氛围。”园洲镇分管教育的副镇长刘少峰笑着说,“在镇政府会议上,一旦谈到教育投入,都是优先考虑的。”
    随着投入的加大,园洲镇发展教育也获得了优秀的成绩。2008年,该镇成为博罗县第一批广东省教育强镇;自2009年以来,该镇中考升学率连年位居全县乡镇第一名。
    “我们希望能够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学生,也希望这里的孩子们能够走得更远。”刘少峰介绍,园洲镇已出台规定,在这里就读小学、初中而最终考入北大、清华的学子,将获得每人20万元的奖励。
    ■科研兴校
    4年34人次教师获国家表彰
    除了硬件投入,师资力量作为教育的“软实力”也不容忽视。
    从政策角度讲,师资力量其实恰恰是园洲教育发展的一个瓶颈。据统计,由于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此就读,导致教师编制不足,预计本学期将存在60人左右的教师缺口。
    熊满池介绍,园洲镇谋划通过两条思路解决师资问题,一是考核筛选部分达到要求的代课教师,二是经由县政府安排40名老师分流支教。他也希望全县以至全市的教师分配能够充分考虑外来人口分布情况,更好地推动公共教育均等化发展。
    如何让有限的师资力量变成教育的“尖兵”,激励机制和科研导向成为园洲镇磨砺他们的“法宝”。
    园洲中学教师张东红说,在“园洲花园”建设的“教师村”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解除了后顾之忧;时常能够获得镇政府的关心和补贴,让他们觉得“在园洲做老师是一种光荣”。据统计,园洲镇每年投入240多万元作为教师生活补贴,每年教师节还投入近55万元奖励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另一方面,随着“科研兴校、科研促教”的导向,积极改进课堂氛围成了老师们努力的方向。张东红介绍,她正在研究的课题是《构建乐学、会学课堂教育模式》,将于明年结题。随着科研奖励方案的出台,许多老师都在借助科研提高教学水平,目前园洲镇共有国家级立项课题1个,省级立项课题2个,市级立项课题7个,县级立项课题5个,课题整体方向涵盖了语文、数学、英语、化学、心理辅导以及学校管理等领域。
    随着后顾之忧的解除和科研促教的引领,老师们的教学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升。目前,园洲镇共有省级名教师培养对象3人,市级名教师培养对象20人。近4年来,荣获县级以上表彰奖励的教师共有483人次,其中国家级34人次,省级45人次,市级48人次。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40 个回复

倒序浏览
毛毛 版主 2014-9-11 02:52
推荐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这对于外来工作的新园洲人是一个好消息,可买不起房的外来工作人员呢?他们为园洲做了这么大的贡献,很多公办学校都将他们拒之门外。。。不是要关系就是要money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cs214 ... LV.21+ 2014-9-12 22:36
推荐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wushilin 发表于 2014-9-11 16:16
“买房出了岔子,没能得到学位,周双全的心情一下子跌到了低谷。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学校咨询,竟顺利 ...

小说吧,呵呵。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夜色迷人 ... LV.11+ 2014-9-10 11:30
沙发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已閱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鸿仔烧烤 ... LV.50 2014-9-10 11:36
板凳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夜色迷人 发表于 2014-9-10 11:30
已閱

+1睇左5分钟!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堂_GRP7t ... LV.1+ 2014-9-10 12:19
地板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熊书记这样做很好,起码感少外来工的子女读书难的一个大难提,过去很多外来工就子女读书问题,很头痛现在熊书记着手解决多方面发展能使外来工的子女有书读,读好书现在提昌教学素质,相信熊书记会把园洲的教育事业搞得更好。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黄诗媚 ... LV.21+ 2014-9-10 13:13
5#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但我那小区的学生都入不了公校?只能去民校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隆江猪脚 ... LV.50 2014-9-10 13:38
6#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好非常好,解决了小孩读书问题,让更多的,新园洲人,热爱园洲,感恩园洲,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堂_GRP7t ... LV.1+ 2014-9-10 17:21
7#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搞好园洲首先要搞好教育事业,社会治安,环境卫生,人员就业,特别是外来工的子女就读问题一定要解决,没有外来工园洲就没发展,要保持外来工安心,扎根园洲必须要处理好父母子女要有个安全感,社会治安一定要抓紧,在上学,放学,一定要有治安人员,公安人员巡查。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堂_GRP7t ... LV.1+ 2014-9-10 17:39
8#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特别是学校保安人员门卫一定要有负责任感,外来人员一律不能进入校员,小孩打架一定要由校方处理,父母无权进校圆干涉。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bobby LV.16+ 2014-9-10 21:45
9#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关于学校安保,我看石龙的做法就是每逢下课学校门个都会有两名巡警在外驻守把关至学生散完~我觉得挺好的,不妨效仿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子善 版主 2014-9-10 22:23
10#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园洲的公立学校接收外来子弟方面已经差不多做到极致了。
当然还是不能完全满足所有外来子弟。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堂_GRP7t ... LV.1+ 2014-9-10 23:16
11#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园洲的未来,园洲的发展,教育事业是很主要的,现在子女不多,作为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远望作为家长来讲,也希望每个老师把自已的儿,女教好,当然做老师也希望每个学生都能成为优秀生,做父母也要关心自己的儿,女成长,打骂的父母不是好父母,上课听老的话,回家听父,母的话,这就靠父母平时教育有方,兹母多败儿,孑不教父之过。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张天顶. ... LV.50 2014-9-11 08:19
13#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像园洲这样外来人口数量远超本地人口的地方,是很难做到全部外来人员的子女都能入读公校的,深圳、东莞那些地方也做不到。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shalala2000 LV.21+ 2014-9-11 08:39
14#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近几年以来,政府不断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使园洲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从学校的硬件建设、升学成绩、老师待遇等方面来看,园洲的教育事业在惠州市乡镇中绝对能名列前三。能够达到3个公办学位中有1个是新园洲人是非常了不起的,这种规模绝对是空前的!只有解决好新园洲人子女读书的问题,新园洲人才会扎根在园洲,才会把园洲当成落脚地,才会死心塌地为园洲的发展而努力!希望政府下来继续优先发展教育!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denglihua LV.1+ 2014-9-11 08:39
15#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官方语言太多了,何不说点更实质的?比如外来工如何为子女申请入读公校,流程是怎样。。。。。。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123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