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wh8919 于 2013-8-29 00:57 编辑
旅行者在上路的那一刻开始,就会忘记时间,会忘记今天是星期几,忘记是周末还是上班日,只会记得这是我出来的第几天。
也会忘记自己的身份,不管你来自哪里,从事什么职业,不管你是否富有。
在途中我还交过许多朋友,在路上,人和人建立联系的基础是看彼此的脾气秉性是不是投缘,在日常生活中,因为功名利禄,紧张的都市生活让每个人心中都有了以利益为前提而结交。 在路上,有时候会不分男女,忘记性别,女孩子给自己的称呼是“女汉子”。 旅行不是旅游,旅行是享受在路上的过程,在路上遇见的每一个人,每件事,每一道风景,每一个感动的瞬间都是我们应该去享受的。 我享受的是在旅途中一点一滴的经历。
五月的一天,我突然萌发了要出去走走的想法,就花了两个月在网上查资料。那两个月疯狂的在百度背包客贴吧,马蜂窝,8264看别人写的游记和直播,深深的被他们出行的方式所迷住,很享受他们在路上的感觉,我印象最深的是在贴吧看见一篇由小艾写的帖子,讲述的是她徒步搭车川藏线的经历。最后拍板决定了,我也要走川藏线。然后到处找攻略,买装备。
川藏南线从雅安起与国道108分道,向西翻越二郎山,沿途越过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上游,经雅江、理塘、巴塘过竹巴笼金沙江大桥入藏,再经芒康、左贡、邦达、八宿、然乌、波密、林芝、墨竹工卡、达孜抵拉萨。南线相对北线而言所经过的地方,多为人口相对密集的地区。沿线都为高山峡谷,风景更为秀丽,尤其是被称为西藏江南的林芝地区。但南线的通麦一带山体较为疏松,极易发生泥石流和塌方。川藏南线成都至拉萨全长2142千米,途经最高海拔4700米,有“世界高城”之称的理塘。南线成都至雅安段由川西平原向盆地低丘行进,全为高速公路。雅安至康定段处于川西高原,也即青藏高原东南低缘,特别是在雅安天全县境内曾有“川藏公路第一险”之称的二郎山,地势逐步抬升,山河走势呈南北线纵向分布,公路基本是越山再沿河,再越山再沿河往西挺进。二郎山高3500米左右,隧道通行以后不再有“天险”之称,但越山后,泸定至康定间的瓦斯河一段,雨季时柏油路面常被漫涨的河水淹没和冲毁,并时有泥石流。出康定即翻越山口海拔4290米的折多山。此山是地理分界线,西面为高原隆起地带,有雅砻江,右为高山峡谷地带,有大渡河。折多山是传统的藏汉分野线,此山两侧的人口分布、生产、生活状态等方面都有较显著的差别。大渡河流域在民族、文化形态等方面处于过渡地带,主要分布着有“嘉绒”之称的藏族支系。其地域往北可至四川省阿坝州的大小金川一带。折多山以东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基本处于华西丰雨屏带中,植被茂密,夏季多雨,冬季多雪,地表水及河流对山体和路基的冲蚀和切割作用明显;折多山以西属亚寒带季风气候与高原大陆性气候的交揉区,气候温和偏寒,亦多降雨,缓坡为草,低谷为林,且多雪峰及高山湖泊。折多山至巴塘一线海拔4000米左右,由东往西有剪子弯山、高尔寺山和海子山等平缓高山。理塘是此线重要的分路点,往北可抵新龙和甘孜,往南则抵稻城、乡城和得荣等地。宽阔平坦的理塘地处毛垭大草原,是此线平均海拔最高的县,其县城号称“世界高城”。巴塘往西逐渐进入金沙江东岸谷地,地宽而略低,是藏族传统的优良农区。但巴塘地处地质板块的吻合带,常有地震。过竹巴笼金沙江大桥后,川藏线进入著名的南北纵向横段山脉三山三江地带。公路由此进入了长达800余公里的,呈不断上升的“漕沟状地质破碎路段”。在西藏波密至排隆间,雨季盛行时,肆虐的泥石流及山体滑坡令大地几成“蠕动状”,其威力足以使车行此地的人惊心动魄,直至翻过西藏林芝县境内的色季拉山口。此线有盘不完的山,淌不完的河。川藏线上几乎所有的天险都集中在这一段。色季拉山口后特别是林芝后,全为高等级公路,直到拉萨。
7月10日从广州火车到成都,14日从成都徒步搭车川藏线出发,7月24日到达拉萨,8月6日火车从拉萨到西宁转车到西安,9日西安到广州,8月10日回到园洲,历时一个月。我活着回来了,哈哈! 我爱背包客,我喜欢在路上,明年骑行川藏线,搭车新藏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