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阻隔欄
都不錯 桥北路问题已是世界级难题,是国际公认的。
以上好几届领(社会是和谐的)导班子都触手无策,
我就等着看,是台湾回归先,还是桥北路可以解决先! 引用第14楼zjh101于2011-07-12 08:38发表的:
3、该节点两相交方向的道路100米左右范围内道路中央应设置隔离护栏,以杜绝随意过街、调头等现象(最为重要!);
这一点很快就会有。 http://www.yz0752.com/images/back.gif
石龙富林酒店门口那个十字路口,以前也是有防护栏,后来发展到如今无
如果真的好用,为什么不用呢?
或者,这是 开始的 一个引导 工具,过后就会拆掉吧
但希望能借鉴和吸收别的地方的设施与建设,尽量最科学最大利用化,而不是成为短命工程 园洲太多麽摩的了~~
回 17楼(太疯癫) 的帖子
各地方有各地方的特点。就园洲目前的状况,加强型的管制是必不可少的,宁可慢慢人的习惯性动作变好了再减少管制。
回 18楼(斯巴达之子) 的帖子
园洲的公交系统,是什么神马?如果没有园洲的摩的,出行是神话·!
回 20楼(枝) 的帖子
现在问题是多过头~~~~~开台摩托车,穿件冒牌的背心就可以当摩的了·~~·冒牌的~~ 是否设置中央分隔护栏,规范没有明确规定,各个地方是根据当地的实际使用确定的。现在的石龙,非机动车日渐减少,几条东西向主干道均限速,严厉的交通监控系统以及惩罚制度使得不管是当地还是外地的机动车都可以按规章标志行驶。中央分隔护栏只是摆设,当然可以拆除。对比我们的大桥路口,就是没有进行交通渠化才导致经常性的堵塞! 每次走到那个位置,我都心慌。生怕被哪个牛牛的司机请上了天堂。 我地已经在一步一步按楼主所讲的方法跟进紧。唔知怎样先可以联系楼主你呢?可以交流下 引用楼主大师级于2011-07-11 20:16发表的 见桥北路增设渠化岛有感 :
本人是做市政工程设计出身,最近偶然路经桥北路的渠化岛施工现场,有感而发:
该位置地处中心地带,两相交方向的交通流量较大,机动车、非机动车(摩托车)与行人混行的情况较为严重,且路边的摩托车搭客经常占据机动车道,行人肆意穿越机动车道的情况时有发生.......增设渠化岛及灯控只能解决机动车的行驶秩序,非机动车及行人的过街问题应摆在首位。以下是本人的一些观点:
1、必须先整顿往石龙、石排的大巴车及摩托车搭客聚集位置,为四个方向的右转匝道提供便利(桥北路北段道路宽敞,且离该节点较近,可作为参考地点,在划定位置一字排开,既美观又不失功能使用,毕竟摩托车搭客是多数人选择的便利交通之一。大巴车经常在桥头等客,严重影响过桥的交通,一并迁移可分散部分过街人流对该节点交通的影响);
2、镇上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摩托车、三轮车及农用车)混行已成故态,交通指挥应两者一并指挥,“听”从交通信号指导,初期可由交警坐镇指挥以养成习惯;
3、该节点两相交方向的道路100米左右范围内道路中央应设置隔离护栏,以杜绝随意过街、调头等现象(最为重要!);
....... http://yz0752.com/images/back.gif
其实,人人都知,有交警在场肯定会好好多,但交警一走马上就出问题了,现在天天也见到交警在,大巴当然要另外找地方放,其实设计在桥北路也设计了上落点,但大巴就是不听话,抄他们牌就好了 感谢楼上大虾的关注,身为园州一份子为你们自豪啊! 本人计算机专业出身,认为楼主这个(做市政工程设计出身的),所言甚是。
两个喽啰都都想得出的方法,难道他们没想到吗?
所以话做市政工程设计出身的,看事情太表面化,太肤浅了。。。。
就像中国搞高铁一样,只是为建高铁而建高铁的。 讨厌死停在那里搭客的小车了,乱摆乱放的,那里车也没有眼睛的,我真讨厌那里,没事我绝对不过去那边逛。。。。看到觉得很混乱很烦躁 个人意见:利益链在,某些头儿如果撇开这条利益链,同时人人学会礼让,就没有问题了。
但社会又怎么会这么好哩?好的话,国家就不会一直想建设和谐社会啦,因为不和谐,所以才要建设嘛。。。但这个过程,一定系痛苦和漫长的,希望我们的下一代的N次方可以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