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顶. 发表于 2015-5-18 16:58

1956年11月12日,撤区并乡,行大乡管理制,划分为36个大乡:   
石坝、蓝田、麻陂、观音阁、杨村、显村、獭子、桔子、李洞、柏塘、平安、车田、高桥、泰美、三径、楼下、汝湖、仍图、乌石、小金、响水、湖镇、塘下、横河、澜石、龙溪、龙华、礼村、长宁、福田、联和、九潭、铁场、石湾、朗头、义和。

张天顶. 发表于 2015-5-18 17:00

1958年1月10日,改划为20个大乡(镇):
石坝、麻陂、观音阁、公庄、杨显、柏塘、平安、泰美、汝湖、仍图、附城、响水、湖镇、横河、澜石、龙溪、龙华、铁场、福田、城镇。
1958年10月1日,实行政社合一,县内成立10个人民公社:
杨显、公庄、柏塘、泰美、汝湖、附城、新作塘、横河、龙溪、长宁。
1959年3月,原属东莞的园洲,划归博罗。同年8月,调整为17个人民公社:

张天顶. 发表于 2015-5-18 17:00

21楼
石坝、麻陂、杨村、观音阁、公庄、柏塘、泰美、汝湖、仍图、附城、城镇、新作塘、横河、龙溪、长宁、铁场、园洲。
1973年, 调整为19个人民公社:
石坝、麻陂、杨村、观音阁、公庄、柏塘、泰美、汝湖、仍图、附城、城镇、平安、响水、湖镇、横河、龙溪、长宁、铁场、园洲。

张天顶. 发表于 2015-5-18 17:01

1975年7月,经惠阳地委批准,汝湖公社(设13个大队共145.42平方公里面积)划入惠州市惠城区管属。1978年5月22日,经惠阳地委核准,同意成立龙华、九潭、蓝田三个人民公社,1980年附城人民公社分出义和,单独成立义和人民公社。至此,县内由原来的19个人民公社增至23个,具体是:
石坝、蓝田、麻陂、观音阁、公庄、杨村、柏塘、平安、泰美、仍图、附城、义和、响水、湖镇、横河、长宁、福田、龙华、龙溪、园洲、九潭、铁场、城镇。

张天顶. 发表于 2015-5-18 17:01

1983年11月,恢复区乡建置,县内设22个区:石坝、蓝田、麻陂、观音阁、公庄、杨村、柏塘、平安、泰美、仍图、罗阳、义和、响水、湖镇、横河、长宁、福田、龙华、龙溪、园洲、九潭、铁场。
1986年1月,改区设镇,县内设石坝、麻陂、观音阁、公庄、杨村、柏塘、平安、泰美、仍图、响水、罗阳、湖镇、横河、龙华、龙溪、长宁、福田、园洲、石湾、九潭等20个镇和蓝田、义和2个镇级乡。各镇管属的大队相应更名为管理区,共317管理区、25居委会。

张天顶. 发表于 2015-5-18 17:02

1990年,县内22个镇(乡)和行政管理制不变,管理区363个,村民委员会2025个,居民委员会31个。
剩下以后的大家都知道了,我就不啰嗦了。

张天顶. 发表于 2015-5-18 17:05

“公元1094年(宋绍圣元年)夏,苏东坡年59岁时被谪安置惠州,闻命即行,携幼子苏过相随。船到北江清远,苏东坡会见了一位姓顾的秀才。顾秀才“极谈惠州风物之美”,苏东坡感而作诗。末句云:“恰从神武来宏景,便向罗浮觅稚川。”是年九月二十七日,船抵博罗泊头。次日晨,石湾巡检史珏前来接待并担任向导。他们乘轿行15里至延祥寺,礼拜了印度传来的铜佛像天竺瑞像。接着到宝积寺,探看梁代景泰禅师的卓锡泉。东坡汲泉而饮,认为水味比清远峡水更胜。而他原以为清远峡水比长江水要好得多的,因而写下了《题卓锡泉记》。”(摘自博罗县志)

张天顶. 发表于 2015-5-18 17:14

由于北宋年间并没有镇一级行政建制,只有设巡检司,并且苏东坡来泊头镇是由石湾巡检前来接待,推测当时的泊头镇应该属石湾巡检司管辖范围。不可能惠州市.长来园洲,不是由博罗县.长接待,而是由龙门县.长自告奋勇跑过来接待吧?

张天顶. 发表于 2015-5-18 17:33

1965年县城35千伏变电站及铁场凤山变电站建成投产,向县城、附城(今罗阳镇)、龙溪、长宁、横河、福田、园洲、 铁场(今石湾)等8个公社输电。

我行我素 发表于 2015-5-19 11:24

顶爷好野,陈年旧事都知道,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明朝、清朝时期,九潭属于博罗县石湾巡司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