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利现状:<br/> 园洲镇的水利状况总体分为三大系统:防洪系统、抗旱系统、排涝系统。<br/> 一、防洪系统工程方面。防洪系统有两个方面,一是硬件工程方面,二是软件工程方面,这两个方面都是防洪工作能否决胜的重要因素。硬件工程方面是全镇防洪系统按地理划分为三个防洪区,分别是:园洲防洪区、东博防洪区和增博防洪区。园洲防洪区有东江堤全长19公里、沙河堤24公里,捍卫园洲河南区域56平方公里和12万人口的安全;东博防洪区有沙河东博堤15公里、大湖截洪堤5公里,捍卫面积25平方公里和3万人口的安全;增博防洪区有增博堤5公里、铁场排洪渠堤4公里、福田排洪渠堤6公里,捍卫面积15平方公里和3万人口的安全。整个防洪系统的硬件工程共有堤围78公里、水闸14座。防洪软件工程是指防洪工作的组织落实、思想落实、物资落实、队伍落实和措施落实等五个落实。我镇以行政首长责任制为重点,逐个堤段分工负责,并且成立防洪抢险救灾预案。各村成立防洪抢险组织机构,全镇有防洪组织机构28个、防洪抢险队伍人数13000多人,全镇备有防洪沙石6万多立方米、沙包5万多只、木桩1000多支、汽灯300多盏、汽艇3艘。<br/> 二、抗旱系统工程方面。我镇大部分农村仍然以农业收入为主,农业抗旱用水仍然是一个重要问题,抗旱工作总体划分为两大区域和两种类型。两大区域分别是显岗灌区和福田灌区,两种类型是引水自流灌溉和机电提水灌溉。显岗灌区主要集中河南片的上园洲和河北片的东博区各村,受益面积2万多亩;福田灌区主要是河北片的增博区域各村,受益面积约1.5万亩,两灌溉区合计主干渠道约42公里;机电提水灌溉主要以河南片的下园洲和河北片的马石岗、黄毛岭等丘陵地带为主,总有灌溉泵站36座,总装机1600个千瓦时,灌溉面积约2.5万亩。<br/> 三、排涝系统工程方面。我镇根据地理状况现划分为五个排涝区,建有排涝站七座,现有机组36台,总装机容量5905个千瓦时,分别是和安排涝区,集雨面积37.2平分公里,建有排涝站三座,装机20台,容量3360千瓦时;茶亭排涝区,集雨面积4.1平方公里.装机2台,容量260千瓦时;土瓜排涝区,集雨面积4.7平方公里,装机3台,容量445千瓦时;东博排涝区,集雨面积29.4平方公里,装机6台,容量1005千瓦时;新村排涝区集雨面积16.6平方公里,装机5台,容量835千瓦时,总排水量86.1每秒立方米。<br/>上述三个水利系统工程设施能够使我镇更好的抵御百年一遇的暴雨袭击。<br/> (二)、水利工程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br/> 园洲的经济发展离不开我镇的水利工程建设,只有搞好我镇的水利工程,我镇的经济才谈得上可持续发展,这是有卓见的社会各界人仕的一致共识。<br/> 一、我镇的堤围内地势低洼,河南、河北两片在内水位3.0米时已有二分之一地区受水淹没。沙河、东江近几年来的水位有上升倾向,在2006年沙河水位达6.2米、东江水位达6.27米,我镇的堤围经受着严重的考验,部份地段相继出现较大的险情,历史和现实都警示着我镇的防洪及排涝工程必须按高标准建设。<br/> 二、我镇是博罗县的主要经济重镇,九潭镇合并我镇后领导锐意发展,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积极推动工业立镇事业。现我镇河南、河北两片的工农业总产值已高达30亿元,已符合中等城市的规模。现在每年的工业增长也高达12﹪。我镇取得惊人的工业发展速度,是因为镇委、镇政府对水利高度重视,不断完善我镇的水利设施,使商家感觉到他们的投资得到保障,对个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无后顾之忧。<br/> 三、我镇四面环水,以前堤围的建设标准在10年20年一遇之间,排涝标准更没法满足我镇工业建设的要求。历史以来,我镇在雨季受水淹情况严重,以中、下园片及河北中心地段为主,每逢雨季大雨、暴雨情况出现时,人们都担心着自己的财产安全,水利人员更是坐立不安。面对着我镇严竣的水利防洪及排涝问题,我镇领导毅然加大水利投入,我们镇委、镇政府深知,一旦出现水淹、缺堤的情况,我镇的工业将会遭受前所未有的巨大损失。我们多年来的辛苦经营将会化为乌有,所以现我镇每年对水利项目投入达几千万元,大家都意识到这些投入对比着我镇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完全值得的。<br/> (三)、我镇水利发展的方向<br/> 一、我镇河南片的水利建设基础较好,近年来通过对沙河的全面整治,加高培厚、填塘固基、除弯取直等工程的全面竣工,防洪标准已达到30年50年一遇。组建任屋排站,扩建和安、土瓜等站,对河南内涝问题有了根本的解决。未来对茶亭、北冲口排站的改造,使河南片的排涝能力达到更高的标准,配合和安站发电机组的安装,对内水问题已得到有效的解决。排渠工程也配合城市化建设的要求,从原来的实用性转向规划、美化综合性。<br/> 二、河北片水利基础较为薄弱,我们在3年时间解决河北堤围加固后,将把主要精力投放在对河北片内涝问题的解决。未来我们将河北片排涝工程的建设放在首位,组建东博新站,扩建新村等排站工程尽快展开,规划新的灌排系统,配合城市化建设,从根本上解决河北片的内涝问题。<b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