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拳拳赤子心 悠悠故乡情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table height="252" cellspacing="1" cellpadding="1" width="758" align="center" border="0"><tbody><tr><td valign="top" width="754" height="20"><div class="unnamed2" align="center"><font face="华文新魏" size="5">拳拳赤子心 悠悠故乡情<br/><font size="4">——记园洲镇港胞林新先生 </font><br/></font></div></td></tr><tr><td height="2"><div class="unnamed2" align="center"></div></td></tr><tr><td class="unnamed2" height="18"><hr size="1"/></td></tr><tr><td bgcolor="#f6f6f6"><p></p><p style="LINE-HEIGHT: 200%;"><font size="2">    林新,曾用名林尧新,1936年10月出生,祖籍博罗县园洲镇禾山村林屋。1948年,年仅十二岁的林新因生活所迫便到香港去做童工,后来从事建筑业,半个世纪的风雨人生,终于事业有成。1994年,乘着内地改革开放的东风,林先生于春节回乡探亲观光。在此之前两年(1992年),石洲大桥巳建成通车,园洲这座孤岛已与其南面的东莞、深圳等地贯通。但因受沙河阻隔,园洲与其北面的广阔天地仍是“楚河汉界”。园洲四面环水,地方偏僻,交通不便,大大影响了投资环境。林先生想起自己童年时的贫困生活和故乡的环境,现在自己富裕了,而家乡的父老乡亲还没有走上富裕之路,觉得自己应该为家乡的经济发展创造一些条件,为家乡人民做点事情。他主动向镇领导表达了投资兴建沙河大桥的意愿。为此,镇政府的几位主要领导陪同林先生到沙河沿线考察、论证,选定建桥地址。一个月后,林先生决定全资兴建沙河大桥,并与园洲镇政府签订了“建桥合同”。<br/>    沙河大桥于1995年2月底破土动工,到1996年1月19日建成通车,林先生总投资一千多万元。在兴建沙河大桥的过程中,从考察、论证,到申报、施工,林先生事必躬亲。林先生身材高大,肤色微黑,虽年届花甲,仍精力充沛。林先生是个实干家,言语不多,做事雷厉风行。在建桥的一年里,他来往粤港数十次,艰辛不言而喻。然而,为了支援家乡的经济建设,林先生历尽千辛万苦,在所不辞。<br/>    建成后的沙河大桥非常雄伟,长309米,宽12.5米,像一头雄狮,横跨在沙河上。全桥采用钢筋混凝土梁板式结构。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质量可靠,通车6年,桥面不见一点被损坏的痕迹。如今的沙河大桥,每天的车流量达1500辆次,与石洲大桥一起形成园洲交通的两大命脉,使园洲这块弹丸之地与其南北连成一片,为园洲的经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春华秋实、桥通路畅,园洲告别了交通闭塞的苦日子,投资环境大为改善,许多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纷纷到园洲投资办厂,园洲的企业犹如雨后春笋,遍地兴起。此外,园洲北面的不远处耸立着“岭南第一山”罗浮山。沙河大桥建成通车,大大缩短了罗浮山与东莞、深圳、珠海、港澳等地之间的路程,吸引了这些地区的大量游客到罗浮山旅游观光,为兴旺罗浮山的旅游业作出了巨大贡献。<br/>    如今,园洲人民每当谈起沙河大桥,总是竖起大拇指称赞:林新先生功德无量。而为人坦诚的林先生总是说:“我们都是中国人,同是园洲人,一母同胞,根连着根,心连着心,我林新今天富裕了,为家乡做点事是应该的。”从林先生朴实的言谈中,我们看到一个香港同胞赤诚的爱国之心。<br/>    赤子心,故乡情。林新先生热爱桑梓,乐善好施,对家乡的建设总是慷慨解囊。1990年捐资3万港元建设石洲大桥,1996年捐资5万港元建设园洲医院,1997年捐资30万元港元建设园洲镇政府办公楼,1998年中秋节,捐资2万港元赞助“烟花晚会”,2000年捐资5万港元建设园洲路灯。2005年捐资园洲中学新校区50万元,等等。对园洲海关、人民法庭等单位的建设也给予大力支持。屈指算来,林先生支援家乡经济建设的捐资和福利事业已超过100万元。可以说,园洲的经济有如此长足的发展,离不开园洲三万多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的无私奉献。<br/>    林先生的桑梓情怀,家乡林屋人民有口皆碑。林先生质朴寡言,但待人热情、诚恳。他诚心诚意资助家乡的公益事业,为家乡人民办了许多好事实事。林屋村前有一条马路,马路前是一口大水塘。以前,每逢雨季,池塘的水漫淹了马路,使得路基崩塌。经年累月,马路被侵蚀得越来越窄,越来越难走。还偶有幼儿失足跌落水塘。林先生见此情形,1996年捐资5万港元在马路与水塘之间筑起了一道坚固的石墙。以前,林屋的村民走的是坑坑洼洼的泥路,林先生为家乡父老铺好了水泥街巷。村民们每当行走在平坦洁净的水泥路上,心里总是念叨林新的好。以前,村子里每当红白喜事,只能把宴席摆在露天下,遇上雨天集会更有诸多不便。1998年,林先生捐资50万港元建起了200多平方米的林屋大会堂,落成典礼上,林先生还请来了广州粤剧团的名角为乡亲们助兴庆贺。现在,每逢林屋乡亲喜庆的日子,我们可以听到从宽敞明亮的大会堂里传出欢声笑语。林先生人在香港,但心里时时惦记着家乡的父老,逢年过节,他不忘给家乡60岁以上的老人送去慰问金。林屋村民说,要说林新为家乡做的善事,真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林先生为家乡办善事,办进了家乡人民的心坎里。<br/>    “修桥铺路,行善积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林新先生的拳拳赤子心,悠悠故乡情,化作了一件件善举。“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林新的名字,已经铭记在园洲人民的心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谈到未来,林先生表示,事业发展没有尽头,希望在有生之年,力求更上一层楼,为家乡的繁荣富足继续添砖加瓦。</font></p></td></tr></tbody></table>转载:http://www.yuanzhou.gov.cn/jianbao/0611/jianbao29.htm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4 个回复

倒序浏览
frankiechung LV.31+ 2008-3-8 15:45
沙发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佩服。。支持。。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罗浮侠医 LV.33 2008-3-8 22:47
板凳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font size=\"6\">好,我们家乡人的骄傲。</font>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ManGe LV.6+ 2008-3-8 23:48
地板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p>向林老学习!</p>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无起点 LV.1+ 2008-3-10 19:12
5#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果然好文采啦,继续发扬啦!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