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古迹] 园洲不可移动文物影像记录行之---谭氏大宗祠

[复制链接]
太疯癫 LV.50 2011-8-26 23:08
61#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是不是园洲历史最久的一间宗祠?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蓝海清风 LV.1+ 2011-8-26 23:51
62#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回 57楼(jian想飞) 的帖子

这个嘛...应该是人民公社时代的出品...年份还不够吧..?当然这确是那个交公粮年代的标致...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蓝海清风 LV.1+ 2011-8-26 23:57
63#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引用第60楼太疯癫于2011-08-26 23:08发表的  :
是不是园洲历史最久的一间宗祠?
只有更久...没有最久...应该不是最久...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明明德 LV.36+ 2011-8-27 15:15
64#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回 30楼(蓝海清风) 的帖子

之前我都有做一些功课,可是现在我的资料都不在手上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明明德 LV.36+ 2011-8-27 15:28
65#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回 61楼(蓝海清风) 的帖子

不可移动文物的定义不在于一定要时代久远,她的含义在于她代表了那个时代,是那个时代的象征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蓝海清风 LV.1+ 2011-8-27 16:19
66#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Re:回 61楼(蓝海清风) 的帖子

引用第64楼明明德于2011-08-27 15:28发表的 回 61楼(蓝海清风) 的帖子 :
不可移动文物的定义不在于一定要时代久远,她的含义在于她代表了那个时代,是那个时代的象征
嗯...班主言之有理!旧粮仓确实代表了那个时代...是那个时代的象征...有粮仓在,就会有那个时代的记忆...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心路 LV.1+ 2011-8-27 21:14
67#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东方红 LV.11+ 2011-8-28 12:16
68#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建筑结构严谨.雕刻精美.鲁班手艺.传下不多了.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子善 版主 2011-8-28 12:26
69#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Re:Re:回 61楼(蓝海清风) 的帖子

引用第65楼蓝海清风于2011-08-27 16:19发表的 Re:回 61楼(蓝海清风) 的帖子 :

嗯...班主言之有理!旧粮仓确实代表了那个时代...是那个时代的象征...有粮仓在,就会有那个时代的记忆...

如果我们现在不保护,很多年之后,当我们失去这些粮仓的时候,那我们就失去了公社时代的记忆。希望ZF把这地方保育起来。起码保住最核心的建筑群。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patrick LV.21+ 2011-8-31 12:23
70# 来自: 中国香港
引用楼主蓝海清风于2011-08-25 11:34发表的 园洲不可移动文物影像记录行之---谭氏大宗祠 :
近日,博罗博物馆文物调查队对我镇一些不可移动文物(古建筑物)进行影像记录...本人随同摄制组一行先后到田头,桔头,上南等地实地摄制记录...又一次感受了这些古建筑的神韵...有图有真相...上图
    譚氏宗祠入門右邊的雜物房...有一碑很重要的建祠石碑,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蓝海清风 LV.1+ 2011-9-7 23:14
71#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引用第69楼patrick于2011-08-31 12:23发表的  :

    譚氏宗祠入門右邊的雜物房...有一碑很重要的建祠石碑,
摄制当天刚好管理人员不在。。。无法进入。。。去年4月份已作静态记录。。。这次是之前的补充。。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patrick LV.21+ 2011-9-24 23:53
72# 来自: 中国香港
引用第30楼蓝海清风于2011-08-25 16:42发表的  :
分别是:1、田头塘角村“梅花墩”当年出土的文物已存在博罗博物馆...原址现在能见到的只是一塘基什么也看不到了。2、田头村琼山公祠(田头村委会西侧)。3、桔头谭氏大宗祠。4、桔头百子厅。5、上南祠堂(原上南大村委办委办公地)6、江头村梁氏支祠。7、义合村卫氏宗祠。8、义合卫氏夫妇墓。9、桔头清代进士墓(因已重修破坏了申报不成功)
欢迎社友报料提供线索...共同参与保护
4、桔头百子厅 == 應該叫「百祖廳」?
   
    桔頭的祠堂布局更有趣的是..在祠堂前的大池塘對面北向那邊,不知什麼時候開始,村人設立「老人院」(收斂村人身故的集中出殯地)。此舉在風水學上有違理論的。這個俗稱「老人院)的地方(其實無論早死、老死、病死或枉死)都在此進行法事出殯,跟「百祖廳」成直線對望(從google map衛星航測圖可看到)。 百祖廳是早期供奉譚氏歷代祖先神祉的地方。應該在土改或文革時,全村所有神祉和丁子坊大廟諸神(好似洪聖爺)都被破壞滅淨。好啦! 精彩的故事就在此。

村人身故出殯,與「百祖廳」和祠堂相望,經過喃嘸儀式,擔花買水淨潔後,按傳統習慣應該上山落土為安(現在即送博羅火化)。這個簡單的行事背後,其實是讓死者向祖先辭別,由於份位不同,只能隔一個大池塘相望,人間有律法之規,陰間也有閰王之管。想到這裡,不得不折服於村人的民間智慧和倫理的固善!
最近跟北京來的社科院朋友飯聚聊天,這位搞西洋教會研究和太天國研究的學者說,現在全國各地在大發展的同時,各大城巿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就是坟場離巿區越來越離,城巿人根本看不到坟場。這個跟西方的墓園很不一樣,人家的墓園布局是公園式的設計,而且位居巿中心等地,城巿人很容易接觸到坟墓。當然城巿的發展將原有的墓地包圍也是一個原因。但學者友人強調,今天我們因為環保需要提倡節葬的同時,也將死葬的傳統儀式一併簡化,此舉帶來的人文影響是: 「對死亡的輕視」, 其反面即對「生命的不重視」。我們的儒家文化傳統是重視生命,「厚生」是我們文化中重要的有機部分。城巿人遠進坟墓,折射出來的就是對死亡的疏離-----看不到死亡!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patrick LV.21+ 2011-10-3 14:48
73# 来自: 中国香港
引用第3楼蓝海清风于2011-08-25 11:39发表的  :



按: 十分有趣! 前天蹲馬桶時聊讀《亞洲周刊》,無意中發現這段舊聞。 本以桔頭「崇本堂」這幾只字,出自誰家文人之筆 :「崇尚忠信,不忘其本」。原來遠在福建漳州角美鎮(集美鎮附近,著名華僑陳嘉庚故鄉)許氏宗祠早有此匾。真可惜! 慒萬用(譚志遠)好幾年前已醉酒一踴而下,真正「駕鶴西去」...否則可以查考「崇本堂」源出處。...很有意思! 許氏2.jpg

圖片說明:
在中國政府的安排下,阿奎諾三世臨別中國前,還前往福建省漳州市角美鎮鴻漸村追溯祖輩足跡。鴻漸村是阿奎諾三世的母親、菲律賓已故首位女性總統阿奎諾夫人(Corazon Aquino,中文名科拉桑)的祖籍地,阿奎諾夫人曾於一九八八年到鴻漸村尋根祭祖。 崇本堂1.jpg 許氏.jpg 許氏3.jpg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卖火柴的使者 LV.11+ 2012-1-12 18:23
74#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什么时候拍的啊``现在都不是这样``[s:14]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红颜劫 LV.1+ 2012-5-28 13:59
75#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真可惜! 慒萬用(譚志遠)好幾年前已醉酒一踴而下,真正「駕鶴西去」...否則可以查考「崇本堂」源出處。...很有意思!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