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园洲火出圈的历史遗迹原来和这位北宋“男神”有关!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嘿,朋友们!
今天小编要带大家走进一个
充满故事的地方
↓↓↓
这里既有深厚的历史底蕴,
又有独特的乡村魅力
快跟我一起来看看吧

85cc73eafa3e4179b5b5bf9abcae8806.jpg
村落所在的村置(来源:百度卫星地图)
e795da0a7f8ed8b4b068fb0d6d7fdf58.jpg
↓↓↓点击下面链接,


c919b8d786656826dba66b3a0c00ac43.jpg
义合村与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宋绍圣元年(1094 年),苏东坡迁于惠州

,据记载,他曾舣舟泊头镇。在义合村,

至今还留存着许多与苏东坡相关的传说和遗迹。


image.jpg



前几年,在义合村挖掘出泊头古码头,

这不仅说明义合村在古代曾是一个繁华的圩镇

,也为苏东坡在此泊舟上岸增添了有力证据。义合村位于园洲镇北部

东与凤山村接壤,南与沙头、深沥、土瓜坪村隔沙河相望,



西与九潭圩相连,北与佛岭、马石岗村相邻,总面积约8平方公里



image.jpg

7ee590e175280f39a364a3361712843d.jpg


随着时代的发展,义合村在乡村建设方面也不断迈出新步伐

。曾经的竹林及果树一角,

如今已 “摇身” 一变为老少皆宜的休闲公园 —— 义合公园。


image.jpg


这里草木相接,环境秀丽干净,为当地村民提供了休憩与锻炼的场所,

也为乡村风貌改善涂抹了一抹新亮色。

村民们在这里休闲娱乐,享受着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e505b5ce8e13ebee86edf8c82557dce9.jpg


北宋时,义合村称泊头镇(后改称泊头村)

至今有1000多年的历史。

宋时的泊头镇居住着 程、杨、戚、杜、苏、吴、黎、孔 八大姓氏人家,

总人口达7000人,后因瘟疫和洪灾,人口骤减。


明宜德年间(1426-1435年),翟氏族人从东莞市皇村镇周溪迁至泊头冠古定居,

以后分支至登俊、街上、新翟、渔村(上翟)、

马石岗等地,其后,梁、曾、张、容、陈、温、丁各氏族人迁入。


image.jpg

c89881e58f414779a5b7118544a3a80e.jpg


新中国成立前后,义合村民多为泥砖瓦房。1960年后,逐渐建起了红砖墙瓦房。


image.jpg

c753f7168199d3e898edc4bb3fffe6eb.jpg


新中国成立后,义合村就办起了以岗贝、

曾温为服务对象的义合小学,以向南、

向西为服务对象的乡贤小学,以西联为服务对象的西联小学。


e52264247c9d89e856c39deb20db96f8.jpg


义合村民委员会(简称义合村委会)于1999年改设,村委会驻地向西村。义合村委会辖岗贝、曾屋、温屋、梁屋、容屋、新翟、冠古、登俊、街上、渔村、上陈、下陈、张屋、新张14个自然村,设岗贝、曾温、向南、向西、西联5个村民小组。

image.png

义合村,这个博罗的千年古村,既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积极奋进,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活力。它就像一本厚重的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又像一幅绚丽的画,每一笔都描绘着美好。如果你也向往这样充满魅力的地方,不妨来义合村走一走,看一看,亲身感受它的独特之处。



部分来源:《园洲镇志》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0 个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