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山水风情画] 南京文化南京话的变迁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p> <strong>老</strong><font style="FONT-SIZE: 12px;">南京话又叫“白话”。严格地讲,现在南京的年轻人所说的话已经不是地道的南京话了,因为他们的话多少也带有点“京腔”(普通话)。南京尽管地处江南,但由于南京是在苏皖两省交界地带,相比之下,江淮各地的方言对南京话的影响远比吴越方言要大。所以,在语言学中,南京话是应该属于北方方言系统中的江淮次方言。 <br/><br/>  南京是历史名城,又是东南地区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的中心,任何一方面的改变都有可能使南京的人口发生变化。人口的变动,自然会带来语言的交流和变化。据史料记载,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兴建规模宏大的南京城墙,曾征调了全国百十个州县的近20万民工前来参加建设。到了明永乐年间,当时居住在南京的40多万居民中几乎有一半的人口是从外地征调或强制迁来的。这对南京方言无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不过此后,除明末清初和太平天国这两个时期以外,南京人口的成分和数量变化基本上不大。 <br/><br/>  进入上世纪以来,南京人口常有剧烈变化;二十年代只有30多万,到三十年代则已接近百万,但到抗战时期又大大减少。全国解放后,南京人口逐渐增加。 <br/><br/>  改革开放以来,人才引进、外地经商工作人员大量流入,南京居民中,真正是世代居住南京的,实在只占很少一部分。老南京话时时处在被外地话改造的状态中。幸而讲老南京话的市民大都聚集在城南及城西一带,还能勉强自成系统。但近几年来,随着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老城区改造工程的加快,使老南京话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小。倘若再过若干年,人们恐怕只有在舞台才能听到正宗的老南京话(南京白话)了!  </font></p><p><a href="http://bbs.qq.com/allphoto.shtml?url=http://trip.rsscity.cn/Upload/Uploadfile/d20adcf93bad930a.jpg" target="_blank"><img alt="网友贴图" hspace="5" src="http://trip.rsscity.cn/Upload/Uploadfile/d20adcf93bad930a.jpg" vspace="5" border="0" style="WIDTH: 620px;"/></a><font size="2"> </font></p><p><font size="2"> <strong>南京话</strong>
                        <br/><br/>   南京话指南京市区方言或者南京所辖地区方言,通常指前者。 <br/>  <br/>   <strong>历史</strong>
                        <br/><br/>    南京自公元前495年筑城以来,迭经变迁;自东吴兴都起,成为江南之都;到晋朝京师南迁,中原士民衣冠南渡,始成中华文化的中心。南京话也在历代的变迁中演化。 <br/><br/>    东晋定都南京,中原汉民带来雅言,流行于上层社会和知识阶层,又称“士音”。南京本地居民语言为吴语,又称“庶音”。雅言和吴语逐渐融合成为金陵雅音,为南朝宋、齐、梁、陈四代所袭。 <br/><br/>    明代建都南京,由六朝金陵雅音演化而来的南京话成为确立国家官话标准语的基础音系,这就是通行中国直至近代的南京官话。明、清时代因作为汉语正音,南京话相对比较稳定。 <br/><br/>    民国以来,南京城区语言的格局发生了较多变化。 <br/><br/>   自东晋起,南京音以古中原雅音的正统嫡传身份受到政治上和文化上的推崇,在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同时,也流传到周边国家。</font></p><p><font size="2">   <strong>今日南京话</strong>
                        <br/><br/>    在今天的南京市区,并存着两种南京话,称为“老南京话”(被称为“地道的南京话”)、“新南京话”(一般所指的“南京话”) 。所谓“新”、“老”,也仅就当代而言;相对于历史长河中各个时代不断变迁的话音则没有意义。 <br/><br/>    目前南京城区同时并存着老南京话社区、新南京话社区和普通话社区。普通话和新南京话之间很容易沟通,而和老南京话则较难沟通。老南京话声母分尖团,而新南京话受普通话的影响,不分尖团。 <br/><br/>    <strong>新南京话</strong>
                        <br/><br/>    新南京话,由于流行范围大于老城区的老南京话,现在往往直接称为“南京话”。南京话属于中国南方东部官话中的江淮方言,重要特点为保留入声。南京官话有五个声调,分别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不过入声韵尾-p、-t、-k消失,而古鼻音韵尾-m、-n、-ng和韵腹合成鼻化元音(如“安”读如&atilde;),也有人一概说成-ng。除入声字外,其声调系统与北京话对应紧密。 </font><br/></p>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3 个回复

倒序浏览
与世无争 LV.50 2007-10-24 13:52
沙发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得闲讲二句黎听下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坎坷嘅猪肉佬 LV.21+ 2007-10-24 15:45
板凳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子良 版主 2007-10-25 09:52
地板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应该讲讲粤语的发展之类。或者周边的本地话、客家话之类,尤其是园洲本地的话的有关情况。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