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山水风情画] 江苏青龙洞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p><a href="http://bbs.qq.com/allphoto.shtml?url=http://www.yxgz.cn/Files/Remoteupfile/2007-5/30/2156picimg20060425151224.jpg" target="_blank"><img alt="网友贴图" hspace="5" src="http://www.yxgz.cn/Files/Remoteupfile/2007-5/30/2156picimg20060425151224.jpg" vspace="5" border="0"/></a> </p><p>  青龙洞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占地面积(包括跨水面)两万一千两百平方米。建筑面积六千六百平方米。它背靠青山,面临绿水,依洞傍崖,贴壁临空,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翘翼飞檐,画栋雕梁,青瓦红墙,错落有致,曲径回廊,庭院幽静,。既有园林韵味,又具寺院风格。这些古建筑,依山因地分别采用了“下吊”、“借用”、“附岩”、“嵌入”、“筑台”等多种工艺,使其呈现出嘲中建楼”、“楼中藏洞”、“欲露先藏”、“欲扬先抑”,底层吊脚,阁楼悬空的独特风格。有一位建筑学家说:积麦山洞窟群举世闻名,青龙洞在依山而建直上山顶这一点上可与之比高;山西悬空寺蜚声中外,青龙洞在建筑艺术的精湛上较之更胜一筹。 </p><p>  青龙洞是我国古建筑群中离城镇最近而又最能保持山水园林本色的一处得天独厚引人人胜的观光游览胜地。八十年代,著名古建筑学家、国家文物局高级工程师罗哲文到此,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即兴赋诗赞道:“一山飞峙大江边,殿阁亭廊吐雾烟。入黔何处风光好,镇远城头一洞天。”它除了外貌有如琼楼玉宇的神奇观外,与外地的一些名寺古刹相比,它具有四大奇特之处:青龙洞是一个总称,它包括所有的亭、台、楼、阁、寺、庙、殿、祠。单体建筑有紫阳书院的圣人殿、老君殿、考祠、灵官楼、吕祖殿、观音殿、玉皇阁、望江楼、半亭,中元禅院的大殿、望星楼、六角楼、独柱亭、韦驮庙、燃灯古佛龛,万寿宫的文公祠、正殿、客厅、杨泗殿、内戏台、外戏楼、观戏厅以及厢楼等二十八幢建筑。此外还有用作山门的石牌坊(阙)两座。这里确有唐代诗人杜牧在《阿房宫赋》里所描述的“五步一楼,十步一阁,郭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勾心斗角……”的景象。它的建筑布局。既不同于平地建筑也不同于一般的山地建筑。它是地地道道的附岩建筑,布局参差错落,高低起伏。这种附岩建筑,无论是造型设计,还是建筑施工,难度都是很大的。它所依托的中河山麓,原是发育完备的石灰岩岩溶地貌,石灰岩的特征最为突出。其势陡峭险峻,且地表多岩穴石窟,丘壑洞隙,溶沟溶漕,石骨嶙峋。所建楼台亭阁、佛殿寺院,皆因其地貌,审形度势而构造。青龙洞建筑物的总体呈南北走向的多层次的横向布局。看上去显得高低错落,参差不齐,但又显得层次井然,有条不紊。</p><p>  就其单组建设来讲,又各有奥妙。万寿宫因有较好的阶级式平台为基址,故这组建筑群体,按南北中轴线对称布局,建成四合院式的院落群。尤其万寿宫的外戏楼与杨泗殿相对而建,两侧伴以观戏的厢楼,中间留出一块较大的天井式地坪(院坝),人们身临其境,就感觉象到了北京的四合院一样。 <br/>  <br/>           <a href="http://bbs.qq.com/allphoto.shtml?url=http://bbs.gxbs.net/upload/uploadfile/2007-2/2007231021083403.jpg" target="_blank"><img alt="网友贴图" hspace="5" src="http://bbs.gxbs.net/upload/uploadfile/2007-2/2007231021083403.jpg" vspace="5" border="0"/></a>
                <br/><br/>  中元禅院的布局与万寿宫又有所不同。总鉴全貌,它既是佛寺的建筑风格,又具园林建筑的韵味,这大佛殿是建在一块平台上的,后面六角亭又是建筑在中元洞的洞口边,独柱亭则建在一块形同孤岛的岩顶部,而望星楼更是奇特。所谓奇特就奇特在这座三层六角飞檐阁楼的基址是建在腰部半满,下部微削,顶部呈锥形体而又石梭万状、孔穴千般的岩巅之上,即所谓“千佛岩”(因原来在大大小小的岩隙里都各置有一个大小不等的佛像,计有上千故谓之“千佛岩”)。真是巧夺天工,这是一座底层为吊脚楼式的走廊,中层和上层为重檐六角攒尖顶的阁,登上顶楼极目远眺,确有“衔远山,吞长江”之感,若是星夜来登此楼,则仰可观夜空银河星斗,俯可瞰碧水沉星。“望星楼”之名,恐怕也就是这样来的。这座阁楼房架,梁柱连同底层的走廊,分内外两圈。内圈的柱脚,全部落在锥形岩体上,外圈柱脚则落在梯形台阶上,而所有内外圈的脚又都不是落在一个水平面上,内圈的楼柱往脚除一根落在岩体的尖端,恰巧在水平面上,其余五根均落在水平面下不同的位置。有两根刚好分毫不差地落在岩体两侧的边缘,十分玄妙。凡到此观光的游客都为这种巧妙的构思和设计而叫绝。 <br/>  <br/>           <a href="http://bbs.qq.com/allphoto.shtml?url=http://www.thetravelchina.com/UploadFile/LandScape/2006-10/200610922195440555.bmp" target="_blank"><img alt="网友贴图" hspace="5" src="http://www.thetravelchina.com/UploadFile/LandScape/2006-10/200610922195440555.bmp" vspace="5" border="0"/></a>
                <br/><br/>  青龙洞古刹的布局,又另有一番特色。这里的殿宇几乎全是依岩而立。它的布局是顺岩构筑,重重叠叠,依岩直上。登上玉皇阁,使人顿生凌空飘飘欲仙之感。攀上至高点望江楼,极目西望,舞阳河宛如玉带飘然东去,你也许要发出一声喟叹:逝者如斯夫! </p>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2 个回复

倒序浏览
卍余情未了卐 LV.21+ 2007-10-1 19:13
沙发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p>好经典的建筑~</p>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坎坷嘅猪肉佬 LV.21+ 2007-10-2 01:09
板凳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