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子良 于 2010-6-4 09:45 编辑
370_90314_2824d4934279027.jpg
370_90314_bbc1c752a47b498.jpg
热闻快读
到年底,你或许就可以沿着东江,行走在一条100多公里长的林荫道上,或者从大亚湾到巽寮的海岸线上,也会呈现出一条70多公里长的绿色走廊。昨天上午,惠州绿道建设正式启动,三条绿道串联了从罗浮山到东江,从东江到西湖,从大亚湾到巽寮湾等惠州最具典型的生态旅游资源,还可带动沿线乡镇发展经济。按照省里的计划,初步预计这3条绿道(惠州段)于年底基本建成。
热度指数:★★★★
绿道建设列为民心工程
昨日上午,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业斌宣布,惠州市绿道建设暨创建省林业生态市启动仪式举行,共800多人在高榜山开展义务植树劳动,共植树造林3000多株。
据了解,在珠江三角洲绿道网整体规划中,有3条绿道经过惠州,总长220.61公里。这3条绿道将惠州的公园建设依托一些线性要素,如城市河流、文化线路、道路系统等纳入到绿道系统中,对于引导城市组团式开发、促进城市生态环境优化和可持续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惠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汝求说:“惠州要经济发展赶超珠三角先进地区水平,而且在生态建设、生活质量、惠民措施上也要走在全省前列,让绿道成为人民群众的乐园,让生态成为惠州的响亮品牌,让发展成为我们共同的愿望!”
在日前召开的全市绿道建设会议上,市委常委、副市长黄锦辉强调,根据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年基本建成,两年全部到位,三年成熟完善”的工作目标,市委市政府已经把绿道建设列为今年的重点工作和民心工程。上半年重点工作是规划设计、苗木种植和示范段建设,特别是要把握当前苗木种植的有利时机,在植绿上加大工作力度。
据悉,惠州正在组织编制绿道修建性详细规划,也开展了购买苗木的前期准备工作,目前,市政府已同意安排购买苗木的专项资金。今年,惠州将完成全市范围内70%以上的区域绿道(省立)建造成型的目标,使全市绿道网骨架基本成型。
骑自行车游览风光
根据《珠三角绿道网总体规划纲要》,珠三角区域绿道网由6条绿道构成,总长1420公里,串联约85个重要节点,包括10个省立公园。可服务人口约2629万人,占珠三角总人口约55.7%。
其中,有3条总长约220.61公里的区域绿道沿途经过惠州的大亚湾开发区、惠东县、惠城区和博罗县。通过惠州的3条绿道分别是2号东岸山海休闲绿道、3号珠三角文化休闲绿道、5号深莞惠生态休闲绿道。
2号绿道(惠州段)沿惠阳-大亚湾组团的南部滨海地区,主要为南部惠阳-大亚湾组团和惠东县服务。途经笔架山、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稔山镇滨海区和巽寮滨海旅游度假区,线路总长约76.01公里,绿道建设面积约2.28平方公里。
3号绿道(惠州段)依托东江串联中部惠城组团和东江沿线各城镇,为惠州中部服务。途经园洲镇、罗阳镇、惠城区和黄沙洞自然保护区,线路总长约116 。18公里,绿道建设面积约3.49平方公里。
5号绿道(惠州段)把惠州北部的罗浮山规划为绿道起点,惠州北部的山体和旅游区可以通过与罗浮山相连,融入 区 域 绿 道 体系,为惠州北部各城镇服务。途经罗浮山和园洲镇,线路总长约28.42公里,绿道建设面积约0.99平方公里。3号绿道与5号绿道在园洲镇交会。
这3条绿道(惠州段)力争全线贯通步行道和自行车道,建成后,喜爱骑自行车的市民骑自行车就可以游览惠州的风光了。同时,市民也能到附近的绿道散步休闲或进行郊野活动等。
明年力创省林业生态市
据介绍,惠州市力争在2011年创建成为广东省林业生态市。全市林业用地面积1070万亩,占全市国土面积的63%。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林业生态建设,先后实施了消灭荒山工程、建设绿色生态惠州工程、“八三三”工程、“九个示范点,五大示范基地”等建设,森林的林分质量、森林功能等级和生态效能不断提高。
到2009年,全市参评五个县(区)已全部通过省级生态县(区)的验收,成为我省唯一一个带县(区)的地级市的所有县(区)全部达到生态县的标准。
知多D
绿道是个啥?
据介绍,绿道是一种线形绿色开敞空间,通常沿着河滨、溪谷、山脊、风景道路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内设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景观游憩线路,连接主要的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和城乡居民居住区等。按照等级和规模划分,绿道可分为区域绿道(省立)、城市绿道和社区绿道。
绿道主要由人行道、自行车道等非机动车游径和停车场、游船码头、租车店、休息站、旅游商店、特色小食店等游憩配套设施及一定宽度的绿化缓冲区构成。
珠三角绿道惠州段途经地
2号东岸山海休闲绿道
惠州段总长约76.01公里。主要沿珠江东岸布局,以山川田海为特色,北起广州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经增城、东莞、深圳,从大亚湾区小桂湾进入惠州,经过猴仔湾、霞涌旅游区,至巽寮休闲度假区。
3号珠三角文化休闲绿道
惠州段总长约116.18公里。横贯珠江三角洲,以文化休闲为特色,西起江门帝都温泉,经中山、广州、东莞,至园洲镇滨江进入惠州,途经罗阳镇滨江、惠城区滨江,至黄沙洞自然保护区。该绿道基本沿着东江走向,沿途设立四个一级旅游设施基地,四个二级旅游服务设施点,四个三级旅游服务设施点。
5号深莞惠生态休闲绿道
惠州段总长约28.42公里。纵贯珠江三角洲东部,以生态休闲为特色,北起惠州罗浮山自然保护区,经园洲镇,东莞南至深圳银湖。
影响
绿道将带动沿线经济发展
作为《珠三角绿道网(惠州段)规划(草案)》的编制单位,惠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表示,珠三角各市都正在建设绿道,因此绿道的规划设计应展现出所在城市的特色。如何展示城市的特色,他们认为要在选线上体现。惠州的三条区域绿道分别串联了惠州最具典型的生态旅游资源——— 西北部的“名山——— 罗浮山自然生态保护区”、“中部的大河——— 东江、丽湖——— 西湖风景名胜区”以及“南部的大海——— 大亚湾等”,展示了惠州不同的特色风光。
绿道与生态廊道具有十分明显的区别即它能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例如,增城市长达100多公里的自行车绿道,串联各个乡村旅游资源,沿线或周边布置了大大小小的农家乐和家庭旅馆,带动了当地菜心、红薯、鸡蛋等农产品的销售。去年1月至11月,增城接待游客突破1104万人次,旅游收入21.62亿元。
因此,惠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认为,要充分发挥绿道的经济功能,首先绿道选线规划时要充分了解本地的自然人文资源、旅游乡村资源以及廊道资源,在此基础上要有意地结合特色旅游资源、农业资源和乡村资源规划绿道,将绿道游憩人流进入特色资源,带动旅游和乡村经济的发展。
如在3号绿道选线时,利用河流和村道等廊道,将沿线矮陂镇乡村、农田、草莓园、果园、鱼塘以及矮陂镇特色旅游资源惠林温泉度假区连接起来,并在矮陂镇镇区和惠林温泉度假区设立绿道服务节点,规划以此带动矮陂镇乡村和旅游经济的发展。
本文【惠州绿道建设正式启动 年底可骑车穿越绿色走廊】来自博罗论坛:http://www.blbbs.net/read-htm-tid-21373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