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琴者,情也;琴者,禁也。”吹箫抚琴,吟诗作画,登高远游,对酒当歌,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及士大夫们日常生活的生动写照。“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这是求爱之音;“妻子好合,如鼓瑟琴”这是夫妻间鱼水的真实写照;“呦呦鹿鸣,食野之萍。我有嘉宾,鼓瑟鼓琴”这是高人雅士间的待客之道;“众器之中,琴德最优”这是高人对古琴的至高推崇。什么是雅乐?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有何具体内涵?古代士大夫间如何独坐抒怀,对月当歌?如何交友为朋,以乐为食,伴琴为生?这便是。
  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为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琴是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的乐器,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四千余年。古琴最初只有五根弦,内合五行,金、木、水、火、土;外合五音,宫、商、角、徵、羽。后来文王囚于羑里,思念其子伯邑考,加弦一根,是为文弦;武王伐纣,加弦一根,是为武弦。合称文武七弦琴。
  古琴的音域为四个八度零两个音。有散音七个、泛音九十一个、按音一百四十七个。演奏技法繁多,右手有托、擘、抹、滚拂等;左手有吟、猱、进复、退复等。
  一首优美曲子的演奏,需要演奏者的素养、情绪、技艺、环境、听众、乐器等众多因素的配合,有一者不到位,效果便会受到大的影响。什么叫历史文化?技艺到了何种程度方可称为艺术?高雅的艺术为何凡人难以接受领略?原因就在这里。
  北国的深秋,天高云淡,气爽鸟鸣,百草枯黄,风静沙平,云程万里处,天际有一行飞鸣传来,让人心头不由的一颤,悠悠思念无限地扩开,伴着九月的云气向四方响达。这是千古名曲《平沙落雁》为我们营造的一幅深远而浪漫无比的诗境。借着耳边清远的琴声,我仿佛听到了从远古的一方飞来的那行鸿雁,过雁门关塞,望晋阳而吟,回环顾盼,空际盘旋,抵汾水而栖息的仙话神韵。什么叫怡养身心,忘乎所以,什么叫今日闻君古琴语,如听仙乐耳暂明?什么是余音绕梁,三月不绝?这也是。虽说学琴只有半年多的小琴友弹得还不是那么流畅熟稔,但那份越超时空,跨越千古的天上仙乐之美妙神韵,我已是亲耳聆得,用心想像到了。
  阳春三月,五一佳节,世事放下,身心轻松,能在三晋大地的一处幽雅方地,沐浴一番古韵真音的熏陶,让疲惫的心暂得一清静,这不能不说是身处现代红尘的一介凡生的一大幸事。万象书城,再一次忘却俗务,顶着骄阳驱车而去。更何况这次是龙城太原几家有名的民间文艺组织合举而办,更何况这次是受朋友之邀,且又是心仪许久的一场精神会餐。
  “太古传声,弦歌不辍”几个大红的字印在眼前,自然地就迎面吹来了一股太古之风,浓浓的,烈烈的,却更是雅雅的,淡淡的,古色古香的,让人心旌平定,逸兴俱息。
  龙城书香读书会、山西文赢书院、晋阳印社、太原义工联合会、太原晚报、三晋都市报,每个单位都有高人出席,而最主要的还是今天唱主角的唐风琴社。唐风琴社,第一次听到,社长是前不久认识的彭建军,正值中年,清秀端庄,文雅清纯,谈吐不张扬,衣着素雅古服,面带真诚笑容。一出口,那平和如一,不高不低,亲切自如的语音,绝对是由千年的古风净化而成的,再听上述那些有关古琴的知识介绍,方知,知识不是吹来的,本事不是花钱买来的。从上一世纪末全太原市可以完全弹奏一曲古琴曲的只有两人,到今天的二百人左右,这中间,彭建军付出了多大的心血呀,唐风琴社起到了多大的核心引领作用。当然,这位中国古琴学会山西艺术中心主任没有任何一点的自夸,有那么多的弟子在那里为各位来宾献艺,如痴如醉的我们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只有听琴。望着杯中淡淡的绿茶,伴着静静的太古弦音,听着彭老师的高足许文娟美女的《梅花三弄》,那又是一种何等的享受!
  “梅花一弄戏风高,薄袄轻罗自在飘。半点含羞遮绿叶,三分暗喜映红袍。”刚刚上午到公园里看过桃花,与眼前这与寒风作戏,含羞暗喜的梅花相对比,感觉那春风里的点点桃红,真的有些轻浮放纵,不自知自重了。生命只有经过百般的磨难,实实在在做好自己的每一回开落,方可领悟大地对人间的一番真谛的。这不,经过三弄的生命,唤来了群仙,雾绕着云蒸,让百鸟齐喧,蝶舞蜂飞,一片丹心谱写出了九天的重彩,生命才真正涅磐出了有关越超凡世的绝美精魂。正是这样的精魂,才使在座的每一个相识、不相识的人,自觉地聚到了一起,共同享受着三月之风吹来的古琴仙韵。文化的魔力,也在于此,看不见,摸不着,却丝丝入心,扣动着每一根清远纤细的神经,让人记记了落日几时偏向西山。
  以上这是一个在弹,更有两人和弹同唱的优美曲子。她们是王冉与高小宇,一艳红一素白,一对清纯****,都穿艳丽的汉服,脸庞均很白晰,大方而脱俗。轻拢慢捻抹复挑,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吐字清秀,字字如玉,腔里则充满了浓浓的娥皇之怨,女英之念。那远在他乡的古帝之王舜听了,能不愁肠万断,泪满湘江?特别是那首感情深挚、缠绵委婉的爱情诗七律·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百结千愁的美女边唱边弹,真的让我有泪盈框了。它非诵,也不是吟,更非电视里我们常听过的那般曲调,而是经过由彭建军老师先编配为琴歌后,再弹唱而出,同时还和之以笛箫演奏家刘小刚先生的箫,那真的是闻所未闻的仙乐一曲了。反正我活这么大,是第一次听到。
  一千多年前,那位胸藏万卷诗书,才情横溢,却事业不得志,爱情受到世俗阻隔的诗人李遗山,内心深处那因无尽的相思而发出的深沉感叹,借用今天一位现代的纯情美女的芳唇吐出,配有古琴或轻或重,或紧或慢,或断或续的打、摘、注、撞、进复、退复等挑拨,再加之能把远天流浪的白云招回,使眼前深邃无底的幽谷轮转的哀伤的洞簘的引导,整个书城静悄悄的,连同几个孩子都定住了眼神,氛围被烘托渲染得达到了一个极致,或说在座的每颗现代的心魂,都进入了一种异常神秘高远的状态。诗人与爱人间那无言的聚散,难舍更难分的神情,奇特爱情的艰难,家庭生活的辛酸,年老无能的叹息,或说人世间那百般、无端、说不出、道不明的种种苦楚与痛恨,全在这力竭的春风,凋逝的群芳中显现了出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纵观几千年人类创造出来的无数优美绝伦的诗词曲赋歌调,人世间凄婉悱恻爱情的表达,还有比这让人下泪的吗?更何况,眼下又正值无力乏困的残春,正由这一旷古绝世的琴乐在演奏。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也是一个诗歌大国,音乐王国,艺术的强国。自古以来,诗、歌、琴、乐、文、茶、画等诸君子们就没有分开过,而又以琴乐为最高。从早些时舜帝在山西这块黄色厚土上发明的瑶琴开始,到一言以蔽之,思无邪的《诗经》三百篇,再到流传后世的十大惊世古典名曲,我们的祖先真的是做出了世上最大的功德,而获得了上天最慷慨的恩赐与无尽的灵光,而把天上的这诸多美妙音曲给谱就了出来。而且一经唱出就再也收不回去,就再也无法更改,就再也不能自己,痴迷得再也无法让人忘记。你可以这样设想,二千多年前,在那么一种近似原始生活状态的环境下,孔子在那一片红红的杏林里,席地而坐,沐浴着春天的阳光,琅琅张口,教他的众弟子读《诗》,读《易》,读《乐》,边说边唱边吟边弹,诗雅合乐,曲美人和,师生如琴似瑟,自然与人文相互通灵,心魂与天地丝丝入扣,惠风和畅,鸟语花香,心清气爽神飞扬,那是一种何等的人间仙境呀?在那样的情氛下读书,是读书吗?
  诗雅,歌扬,词丽,音典,人和,琴古,书香,茶清,由倾心艺术的人弹出的七弦丽音不辍,虽然它已响彻了千年万代,穿越了风云雷电;由这般东南西北聚来的人很安谧又和谐,即使他们互不相识,各干各的事,分离后也不知能否相聚。最为幸福的是今天因艺术而聚到了一起,好多人悄悄地来,静静地走,从始至终没发一言,但心中去清净了许多,充实了许多。是的,这面是书法家协会主席在即兴挥毫,那边是绘画家在细致入微地点红,一边听仙乐,一边观书法,一边赏石印,一边看汉服,在古韵中游走神魂,在墨迹中寻觅灵感,在诗与歌的芳韵中寄托真纯的情愫,最后再即兴而作一首《满庭芳》,一曲长歌古调悠扬起龙城。本家妹子赵娟那八斗之才让人叹服,安龙古今的一首七律,使万象添辉。“今喜大雅会书堂”卫方正院长的一首七绝,让诸子之情与远古之琴相合如水,叮咚有声。
  谁言曲终人将散,请君再听一曲《广陵散》。千古江山,知音无觅蔡邕稽康处。《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已成为整个人类广为流传的佳话美谈。最后的时刻,彭建军老师把它拿来送给各位来宾,获得的自然又是一阵热烈的掌声。不是说这首名曲失传了吗?不,上天既然把它传予人间,自然不会食言而收回的。钟子期死了,俞伯牙认为世上再已无知音可谈,便终身不再鼓琴。嵇康让皇权给杀了,天下好似再无人能弹奏《广陵散》了。但是,从此后的千年古道上,又出现了无数的知音,像眼前这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便是。虽然他们弹得技艺不能与那位大师相比,但对于这由纯丝为弦,刻桐木而成的千古一绝,琴,他们都是它的知音,知道它为何而哭,为何而悲,为何而喜,为谁而续续相吐心灵深处那无尽的丝丝情缕。
  “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废弃来已久,遗音尚泠泠。”几千年了,无论何朝何时何事何情,顺达或是坎坷,私欲还是政务,大凡真正的文人雅士,没有谁不会去把这个长约三尺六寸五,宽约六寸,厚约二寸,下部扁平,上部弧形凸起,分别象征天地,整体形状依凤的身形而制成的琴丢弃。因为它也与人的身子相对应,有头、颈、肩、腰、尾、足,是一个完整的有十足灵气的生命,光洁温柔,长滑细腻,与人体一样,有五脏,会思考,有情感,无一点的瑕疵。
  琴弦知音三月韵,不辍唐风千年音。莫言凤来人亦奇,平仄错落情在抿。
  从万象书城回来,我像找到了个情人似的,心底一直响着一个异常亲切而优美的声音。
  2010-5-6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20 个回复

倒序浏览
优昙 LV.22 2010-5-6 10:54
沙发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拜读了.
我耳边仿佛传来,高山流水,广陵散,汉宫秋月,阳关三叠......
我一直都很喜欢古琴,那声音特别厚重,悠远,每一个音都像从历史的时空中传来,
每一个音都能单独成篇.


一千多年前,那位胸藏万卷诗书,才情横溢,却事业不得志,爱情受到世俗阻隔的诗人李遗山,

恕小女子才疏学浅,话说这位李遗山是谁呀.不想百度,只好问你了.望赐教,谢谢!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东江三少 LV.50 2010-5-6 11:00
板凳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回复 2# 优昙


    见笑了,不百度的话,我真不懂这位诗人,我喜欢李清照的词,杜牧的诗。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优昙 LV.22 2010-5-6 17:59
地板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回复  优昙


    见笑了,不百度的话,我真不懂这位诗人,我喜欢李清照的词,杜牧的诗。
东江三少 发表于 2010-5-6 11:00



    查阅了,李遗山即李商隐.  这个人让人很心疼的.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东江三少 LV.50 2010-5-6 19:29
5#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查阅了,李遗山即李商隐.  这个人让人很心疼的.
优昙 发表于 2010-5-6 17:59



    原来如此,“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多么的熟悉诗句。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子善 版主 2010-5-6 19:30
6#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古风荡漾啊[s:21]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做人要D调! LV.21+ 2010-5-7 11:57
7#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要是能配几张照片就好了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紫色书签 LV.11+ 2010-5-7 15:38
8#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听蜀僧浚弹琴》•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紫色书签 LV.11+ 2010-5-7 15:42
9#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平沙落雁》、《渔歌唱晚》等经典的雅韵仿佛又一次贴着水面而来,声声入耳,叫人陶醉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东江三少 LV.50 2010-5-7 16:36
10#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平沙落雁》、《渔歌唱晚》等经典的雅韵仿佛又一次贴着水面而来,声声入耳,叫人陶醉
紫色书签 发表于 2010-5-7 15:42



    抛砖引玉的效果,真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导演 LV.31+ 2010-5-7 22:50
11#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本帖最后由 导演 于 2010-5-7 23:06 编辑

昨夜,欣赏完此贴后,已深夜,突然  雷鸣闪电,暴雨倾盆,欲睡难眠,似愁非愁;空房,一人,一瓶酒,痛饮一杯;铺纸,倒墨,挥毫,边写边喝,字不醉人人自醉


古筝1.jpg

古筝1.jpg



久已,醉意渐浓,想起前天在一个朋友家看到的古筝,便写到:
古韵悠扬心境有山水
筝音回肠情怀容天下
常登罗浮  翻山越岭
遥望人间远近高低
走遍高山流水
知音在何处




古筝2.jpg

古筝2.jpg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微笑 LV.31+ 2010-5-8 09:22
12#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导演好书法啊!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子善 版主 2010-5-8 09:26
13#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这么好的书法
严重建议导演先生独立开贴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紫色书签 LV.11+ 2010-5-8 10:29
14#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昨夜,欣赏完此贴后,已深夜,突然  雷鸣闪电,暴雨倾盆,欲睡难眠,似愁非愁;空房,一人,一瓶酒,痛饮一 ...
导演 发表于 2010-5-7 22:50

发书法!不知道导演会不会招收关门弟子,呵呵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导演 LV.31+ 2010-5-8 20:33
15#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发书法!不知道导演会不会招收关门弟子,呵呵
紫色书签 发表于 2010-5-8 10:29



    说真心话吗?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12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