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中国最权威的自行车网站,不看走宝,不用谢。http://www.bike.com.cn/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16 个回复

倒序浏览
子善 版主 2010-3-17 00:28
沙发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收藏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西门相 LV.16+ 2010-3-17 00:29
板凳 来自: 中国北京
其中提到。。。。。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西门相 LV.16+ 2010-3-17 00:29
地板 来自: 中国北京
自行车骑行安全(新人必看)
时间:2009-10-13 15:58来源:360口袋 作者:车谈 点击:次

一、骑行前要对爱车保养和调试
1、变速要灵活。
尤其的我们不太经常使用的牙盘的1、2速的转换。在山地如果出问题上下大坡是很让人头痛的。
2、刹车问题的检查。
看刹车线是否该换。刹车行程是否合适,一般是后刹的行程要小于前刹。还要注意长时间下坡后及时调整,因为这时刹车线可能拉长了,后刹的行程大了。
3、轮胎问题。
去山地要用山地轮胎(1.75以上),已保证骑行的稳定性。用V刹的朋友要注意内胎不要用带补丁的,以免长时间刹车产生的高温使内胎漏气。
4、除去脚踢和护泥等,保证骑行的安全。
5、注意链条等常规保养。
二、骑行防护设备和措施
特别强调要养成戴头盔的习惯,因为无论是在平地还是在山地都有摔车的可能。头盔是我们生命的保障。
其他的护具也是必要的,如手套、裤脚扎带等。另外,野外生存的必要设备也要有,如指南、足够的水和食品、急救用品和应急药品、凳山鞋、甚至防护绳。还不要忘记手机要有足够的电源和话费。衣服和雨具也是要准备的。
三、骑行要求与安全
集体出行,要采用1字队型。这样不仅能展现团队风貌,更能节省体力(跟骑能节省1/3的体力)。
1字型车队出行,车友之间的默契很重要,领骑要有轮换,跟骑者要始终注意前面车友的手势、身体和骑行的变化,保持一定的间距,不随意超车,不能忽快忽慢和左右摇摆,更不能突然停车。有事需停车,应减速靠右,并用手势告知跟骑车友。注意不要并排骑行和交谈,避免边骑行边接打手机或听音乐。
市和乡村骑行,车速要慢,间距适当缩短。遇到路口和拐弯处,要整体通过或等齐后再骑行,以免人员跑散和迷路。要密切注意车辆、行人甚至动物(狗、猪等)等因数的变化,防备意外的出现。
下坡时,尤其是在山里,鞍坐要适当放低,保持重心平衡,间距要拉开,依序放坡。遇到转弯或路况复杂的地方,要提前减速,避免急刹车,更不可呈一时之勇,狂放不止。
4、除去脚踢和护泥等,保证骑行的安全。
脚踢(自行车自带的停车支架)和护泥(挡泥板)这两个东西是具有危险性的装备。很多车友看到没有这两样装备的车友都会不懈的说,在这装专业呢!其实他们说的对了一半,这就是专业。为什么说没有这两样东西会专业呢?我在这里说一说我的看法!
除去脚踢和护泥等一般是针对公路车、山地车等高速运转和非正常路面越野车辆来说的。脚踢和护泥是有他们的作用,脚踢可以方便得支车,护泥可以有效防止污水和泥甩渐到身上,但是这两样装备也有它的弊端和安全隐患。 脚踢
脚踢的弊端:自行车由脚踢支撑其实并不是很牢靠的,大家可仔细观察,平时在马路上一阵大风吹过,由脚踢支撑的自行车甚至是电动车和摩托车没有几辆可以仍然屹立不倒的。那么在车辆倒下的时候,很有可能损伤您爱车的漆面或者使部分零件损坏甚至使零件报废,即使没有风,人为的刮蹭碰撞也可能倾倒你的车辆。
脚踢的安全隐患:脚踢是可以活动的,在颠簸路面上车辆强烈的震动容易使脚踢自行放下,尤其是长期使用的已经松动的脚踢。这样一来在你侧身高速转弯的时候或者路面有突出物时一旦间脚踢打开,脚踢很容易接触地面并架空你自行车的后轮从而导致车辆失控而摔车。
所以我一般不建议车友安装脚踢,尤其是喜欢高速骑行和越野的车友。停车时请将你的车辆向左侧倾斜放倒。注意:一定要是左侧,因为车辆右侧有脆弱的后拨链器,而且车辆向左侧放到倒便于你扶起车来辆并从左侧跨上(右撇子不多吧?)!还有装有碟刹的朋友在把你的车向左侧放倒时注意碟片不要碰撞地面的突出物以防碟片受外力变形。
护护泥
护泥的弊端:1.护泥是有一定面积的,它无形当中会增加你的车辆的横截面积,从而增大车辆在行驶中的风阻,导致你消耗更多的体力。
2.护泥和车轮之间的空隙很小,当车辆在湿泥当中骑行,车轮带起的泥土很容易塞满这个空间而产生阻力消耗骑行者的体力。
护泥的安全隐患:一般的护泥会做得薄而宽,制作材料多为钢、铝、塑料、树脂等带有一定硬度的材质。这很像是一把没有开刃得刀。也就是说它是一个车辆上的尖锐突出物。当骑行者不幸摔车的时候,这时动能是很大的,这个尖锐的突出物在巨大的动能下很容划破你的皮肤,尤其是在夏天车友们都穿得很少,身体裸露在外面的部分很多。我的左腿膝盖上面现在还有一条早年学车的时候,由22寸车轮的童车的前护泥留下的潜疤。

旅行车作为慢速运动车而且多在公路上行驶可以考虑安装脚踢和护泥,但平时一定要多多注意这两个零件的状况看一看是否松动以防不测!
以上发言谨代表个人意见!
顺便在提示一下,如果看到别人的自行车被风刮倒,请你不要将其扶起,以免车辆第二次被风刮倒。第一次也许没什么事,第二次再刮倒就难说了!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飞扬 LV.44 2010-3-17 00:41
5#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看看。。。。。。。。[s:16]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hui(晖) LV-26 2010-3-17 01:02
6#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s:5][s:5][s:5][s:5][s:5]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西门相 LV.16+ 2010-3-17 01:06
7# 来自: 中国北京
以下这段话解开了我心中多年的谜团。。
脚踢的弊端:自行车由脚踢支撑其实并不是很牢靠的,大家可仔细观察,平时在马路上一阵大风吹过,由脚踢支撑的自行车甚至是电动车和摩托车没有几辆可以仍然屹立不倒的。那么在车辆倒下的时候,很有可能损伤您爱车的漆面或者使部分零件损坏甚至使零件报废,即使没有风,人为的刮蹭碰撞也可能倾倒你的车辆。
脚踢的安全隐患:脚踢是可以活动的,在颠簸路面上车辆强烈的震动容易使脚踢自行放下,尤其是长期使用的已经松动的脚踢。这样一来在你侧身高速转弯的时候或者路面有突出物时一旦间脚踢打开,脚踢很容易接触地面并架空你自行车的后轮从而导致车辆失控而摔车。
所以我一般不建议车友安装脚踢,尤其是喜欢高速骑行和越野的车友。停车时请将你的车辆向左侧倾斜放倒。注意:一定要是左侧,因为车辆右侧有脆弱的后拨链器,而且车辆向左侧放到倒便于你扶起车来辆并从左侧跨上(右撇子不多吧?)!还有装有碟刹的朋友在把你的车向左侧放倒时注意碟片不要碰撞地面的突出物以防碟片受外力变形。
护护泥
护泥的弊端:1.护泥是有一定面积的,它无形当中会增加你的车辆的横截面积,从而增大车辆在行驶中的风阻,导致你消耗更多的体力。
2.护泥和车轮之间的空隙很小,当车辆在湿泥当中骑行,车轮带起的泥土很容易塞满这个空间而产生阻力消耗骑行者的体力。
护泥的安全隐患:一般的护泥会做得薄而宽,制作材料多为钢、铝、塑料、树脂等带有一定硬度的材质。这很像是一把没有开刃得刀。也就是说它是一个车辆上的尖锐突出物。当骑行者不幸摔车的时候,这时动能是很大的,这个尖锐的突出物在巨大的动能下很容划破你的皮肤,尤其是在夏天车友们都穿得很少,身体裸露在外面的部分很多。我的左腿膝盖上面现在还有一条早年学车的时候,由22寸车轮的童车的前护泥留下的潜疤。

旅行车作为慢速运动车而且多在公路上行驶可以考虑安装脚踢和护泥,但平时一定要多多注意这两个零件的状况看一看是否松动以防不测!
以上发言谨代表个人意见!
顺便在提示一下,如果看到别人的自行车被风刮倒,请你不要将其扶起,以免车辆第二次被风刮倒。第一次也许没什么事,第二次再刮倒就难说了!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西门相公 版主 2010-3-17 02:26
8# 来自: 中国广东潮州
你永远是非机动车,所以你在骑车的时候也永远不要和机动车去激动。
你身后的司机不是全能的先知,不可能知道你在路口的时候准备左转弯还是右转弯还是直走,所以你最好给他一点提示。
带上头盔,头盔比你的生命便宜,而且更加容易引起异性的注意。
刹车的意义是在于控制车的速度而不是瞬间停下,如果你想停下就必须提早刹车。
你的能量来自体内的糖原,是不能给你车上的主动光源提供电能的,所以你车灯的用途是在于让别人看见你而不是让你去看见别人。
你是高素质的骑车人么?如果是,请尊重路上所有会动的东西。并且牢记:任何情况下,行人和机动车都有优先通过权。(行人的权利靠法律保障,而机动车的权利仅仅是因为长的比自行车强壮)。
家人很重要,为了你的安全和他们,你出去骑车应该告诉他们你去那里。
有时候你会认为保险公司是在骗钱,但是当你因车祸住院的时候,你就会知道如果有一笔保险赔偿金的话,那个该死的医生的脸色会好看很多。
你是人,不是太阳能发动机或是永动机,上路前,请保证你有充足的燃料“碳水化合物”。
你骑山地车的话,可能会骑到一些蛮荒野地,虽然我们相信你去野外如同进自己家的后花园,但是还是请你带上通讯工具。 这是一个物质的世界,骑车的时候带上一点钱可以避免很多麻烦。
其他人的交通工具在路上行使的时候可能会有一点毛病,所以你不能和他们一样。
当你看不见别人的时候,他们可能在你的后面。
玩车不是电影可以无数次的CUT重来;也不是电子游戏可以用SL大法;你的亲戚朋友里也没有掌管人生死的天神;所以,当你死了以后,那你就肯定是死了;因此,不要在骑车的时候做傻事,好防止不小心死掉!!!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子良 版主 2010-3-17 08:43
9#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看到这么好的网站地址,就知道是好网站!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360026493 禁止发言 2010-3-17 10:12
10# 来自: 中国广东潮州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360026493 禁止发言 2010-3-17 10:15
11# 来自: 中国广东潮州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西门相 LV.16+ 2010-3-17 11:18
12# 来自: 中国北京
你的头像很有创意…
360026493 发表于 2010-3-17 10:15


嘘,小声点。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庄十三少 版主 2010-3-17 12:36
13#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Mark,后看。。。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西门相 LV.16+ 2010-3-17 12:39
14# 来自: 中国北京
以下分享该网站的一篇文章。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西门相 LV.16+ 2010-3-17 12:40
15# 来自: 中国北京
本帖最后由 西门相 于 2010-3-17 13:07 编辑

自行车的从军史时间:2009-10-16 09:33来源:中华网作者:未知点击:次  随着2003年瑞士自行车部队在改编中被撤消,军用自行车的历史也不得不画上了句号。作为世界上最早的“机械化部队”,自行车部队以独特的“身世”永载世界战争史册。我国是自行车大国,相信广大读者都愿意了解一下自行车那不同寻常的从军历史。  早期的自行车及其军事应用  18世纪未到19世纪初期,有些国家开始流行一种奇特的交通工具——二轮脚踏车,在纵向排列的两个轮子上安装木架,人骑在上面蹬地前进。关于这种交通工具的最早发明人众说纷纭,没有定论。巴登(现在的德国)人卡尔·冯·德莱斯制作了一辆靠人力蹬地前进的二轮车,取名“小马驹”,并在1818年取得“小马驹”二轮车的专利。此后,他为自行车的推广竭尽全力,被称为自行车之父。  冯·德莱斯在推广二轮车过程中接触到了各地有权势的人,其中包括军队的高官,所以出现了探索“小马驹”二轮车军事应用的动向。从那以后,“小马驹”在欧洲的上层社会流行起来。许多发明家还试图对“小马驹”进行改进。19世纪50年代,更出现了靠制作仿制品赚钱的人,结果非法复制品比正版的还要多,马·德莱斯自己却得不到一点利益,终于在失意与贫困中离开人世。  “小马驹”二轮车时速十二三千米,在当时特别适用于侦察、传令和邮件配送等业务。可是,由于车轮是木质辐条、铁质轮圈的原始构造,木质的框架复杂沉重,在凹凸不平的路面上震动得厉害,而且连车闸都没有。因此,军队和政府渐渐对其失去了兴趣,结果它被当作了满足上层阶级嗜好的乘坐物和运动工具。  19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德国和法国(也有说是英格兰)的发明家相继发明了脚踏板自行车,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的实用性迅速增强。到了1 9世纪未期,使用放射型辐条的车轮、橡胶的实心轮胎及金属制作框架的自行车悉数登场,已经有了现代自行车的雏形。1870年左右出现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普通型自行车,即所谓的“不倒翁”自行车,使自行车从上层阶级的玩物逐渐变成普通的交通工具。由于普通型自行车人气旺盛,还没有脱离家庭手工制作阶段的自行车产业进入大量生产阶段。  自行车实用性增强后,军队再次对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19世纪60年代后半期,许多国家的军官们都想得到用于传令和侦察的自行车,其中也有的部队为指挥官配备了自行车。在意大利军队,据说每个连队都配有4辆自行车。  在1870~1871年的普法战争中,自行车传令应用于实战,并证明了它的价值。此后,美国、奥地利、匈牙利、英国、法国、意大利、瑞士、比利时等国军队都相继正式使用了自行车。日本也在1892年由陆军中尉中岛廉直把自行车带进了军队,并在野外进行比较试验。据记载,中岛中尉发明的新式自行车取得了最好的成绩。  当时各国军队中使用的自行车多是前面所说的普通型自行车,配备在司令部或通信部队,主要用于传令。普通型自行车可以在平坦路面上以15~20千米的时速行进,颇具军事潜力。可是,那时的自行车缺乏基本的稳定性,也不能搭载货物。而且,当时可以空转的飞轮还没研制出来,脚踏板需要跟车轮以同样的速度旋转。这样,在高速行车时脚踏板就必须空转,不熟练的车手有扭伤脚的危险。由于很多自行车都没有安装车闸,在下坡时也存在重大隐患。  因此,虽说早期自行车已开始应用于军事,也只限于传令或侦察,意义不大。  现代自行车的出现  在普通型自行车堪称全盛的1879年,英国的劳森研制出用齿轮和链条驱动的自行车,还装上了车闸。与普通型自行车相比,它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高得多,可以轻松地骑着兜风了,因此又被称为安全型自行车。它刚出现时并没有得到人们的了解。1885年,英国的斯塔利改良了安全型自行车,研制成功“漫游者”自行车,并在自行车竞赛中获得冠军。由于商业化进程顺利,人们对安全型自行车的看法才有了大的转变。  斯塔利继续改进“漫游者”,在1880年未确立了由2个三角形组成的菱形车架、前端稍微弯曲的前叉、直径相同的前后轮、用链条驱动车轮的现代自行车的轮廓。1888年,邓洛普把充气的橡胶轮胎应用于自行车;1896年,在行进中也能停止脚蹬的脚踏板研制成功。所以到20世纪初叶,现代自行车的结构已经完全成型。随后,“漫游者”在各个国家被仿制,逐渐淘汰了普通型自行车。以至在20世纪提起自行车就是指“漫游者”。  从19世纪70年代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前,各国陆军都热衷于军用自行车的研制和自行车部队的建设,但对如何使用都处于摸索状态。所以,各国通过演习或远距离的自行车行军来探索自行车可能的军事用途。  当时正处于“发明的时代”,军用自行车设计层出不穷,甚至连接成蜈蚣那样能够搭载若干名士兵和弹药的十四轮车都有。可是,吸引军队注意的是小型折叠式自行车和配备机枪或轻型火炮的二人乘自行车。自行车专用的提箱、拖车也生产了出来,其中前置提箱和悬挂在前后车轮两侧的提箱是从骑马用品简单转换过来的,它们很快被推广到各个国家。布尔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在1899年开始的南非布尔战争中,尽管敌对的双方都大量使用了自行车,但并没有像指挥官想的那样做出惊世骇俗的贡献。自行车部队只是执行了侦察、联络、警戒、小规模袭击等任务,但也在作战中积累了非常有意义的经验和教训。虽然布尔战争也暗示了自行车部队的前途,但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关注。在后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各国均有大量自行车部队参战,可是完全没有像战前设想的那样,作为主力部队的前卫或后卫投入作战。高唱“自行车万能论”的部分发明家和自行车部队的指挥官极为无奈;骑兵部队的指挥官也很无奈,因为开战前设想的那种两军步兵组成阵列处于胶着状态的大会战并没有发生,取而代之的是两军对峙的堑壕战,根本没有机会大批出动骑兵和自行车部队。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叶,被大吹大擂设计出来的各种军用自行车完全没有发挥预期的作用。特别是引人注目的三轮车类、前后或并列坐乘的二人乘自行车,也都让人们的期待落空。一战后,有菱形车架和直车把的“道路明星”型自行车和一部分折叠式自行车作为军事用途保留下来,而三轮车及二人乘自行车则消失了。  如在布尔战争表现的那样,自行车在执行侦察、联络、警戒、小规模袭击、运送伤员等任务时是极为有效的工具,自行车部队每天移动数十千米的设想在战争中得到了实现,乘车突袭或转动车轮以威吓敌战马也很实用。自行车部队因此从大队改编成了规模较小的中队,更适合快速的游击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进入20世纪30年代后,各国盛行研究机械化部队,作为快速部队的骑兵部队对机械化很热心,积极引入侦察用装甲车、摩托车、跨斗式摩托车等。受骑兵部队的影响,自行车部队也加快了机械化进程,一部分自行车被改造成装有发动机的自行车(脚踏板与发动机并用),也有的自行车部队转而装备摩托车。  到二战爆发前,自行车的使用已经相当普及,“道路明星”型是军用自行车中的主流,它和民用自行车相差无几。例如,二战中德军使用的TR—FA型自行车,除了在车架上安装武器的几个地方和没有链盒之外,其余跟民用自行车完全相同。链罩是用来防止裤脚或衣服下摆缠在齿轮或链条上的,而军人基本上都是穿着长筒皮靴或绑腿骑车,所以军用自行车都不配备链罩。  把民用自行车稍加改造作为军用的情况也非常多。军队驻地、航空基地、军港等处的自行车大多是民用型的改装。如盟军缴获了德国的配有座椅、用来带孩子的女用轻型车,便改装后在基地配用。但是改为军用也需要费些心思,特别是搭载各种装备的钩子、储物箱等。   前面所说的TR—FA型自行车,其使用手册上除介绍了机枪、反坦克火箭发射器、观测用的望远镜和三脚架、轻型迫击炮等装备的搭载方法外,在三角架上安装手榴弹储藏箱、机枪子弹箱、防毒面具箱、杂用箱等也有说明。后来还开发了两轮拖车样式的带拖车的自行车,伞兵部队中也有折叠型自行车。英军还开发出了伞兵部队用的折叠自行车,可由专用集装箱从空中投下。  差不多在二战中所有的战场上都能见到自行车活跃的身影。如前所述,以东欧各国为首的中小国家,自行车部队取代汽车化步兵编入了装甲部队,包括伞兵部队的几乎所有师团的侦察部队中都或多或少地配备了自行车。  德国在一战时就使用了许多自行车部队,在二战中更是为步兵师团的侦察大队配备了大量自行车,从巡逻到武力侦察都有广泛的应用。战线后方的警备师团和保安部队也都有自行车,特别是东部战线因为正面部队以异乎寻常的速度扩展,若没有自行车的机动,就连巡逻也不可能。  德国的自行车部队在拜克兹地区取得了最显赫的战绩。盟军在话曼底登陆时,德军在该地区配备了数个自行车步兵大队,它们的灵活性、机动性让联军苦恼不堪。像布尔战争所表明的那样,自行车部队非常适合小规模的袭击战。在拜克兹地区,树木和天然障碍再加上复杂的地形,使得在该地区进行空中侦察很困难,对自行车部队来说却是理想的作战环境。德军的自行车部队充分利用这些优势,让联军吃尽了苦头。  在太平洋战区,日军自行车部队的机动性发挥到了极致,在攻占新加坡等战斗中发挥了很大作用,被称作“银轮部队”广为宣传。日军自行车部队原本并不是专业兵种,而是为了弥补卡车的不足,用从当地征集的自行车装备步兵组成的临时部队。日军的自行车部队冲破车辆难以通过的小路,有时扛着车穿过密林以及山区,从联军意想不到的地方进行突袭,常使联军陷入恐慌。  读者朋友想必对于抗日题材国产电影中出现的自行车记忆犹新——汉奸、二鬼子们左手握车把、右手提着盒子枪,骑着自行车在乡村土路上耀武扬威……  从越南抗法战争到冷战结束  二战后,军队的机械化迅速发展,很多自行车部队被改编入摩托化部队、汽车化步兵或机械化部队。但是,在以游击战为主的非正规战斗中,自行车仍然是重要的运输手段。在越南抗法战争的奠边府战役中,就有大量的自行车运输队向山区运送武器和弹药,在“胡志明小道”上就活跃着许多自行车运输队。上面所说的都是把自行车作为运输工具使用,并不是用于战斗部队乘车行军。参加奠边府战役的自行车部队也差不多都不是骑车而是推车,所以有人说这与三国时的木牛流马用法差不多。  匈牙利和芬兰的一部分边境警备队,以及挪威和瑞典的民间防卫部队也使用了自行车,但都随军队的现代化被缩编或撤消。只有瑞士例外,一直保留了自行车部队,但最终也在2003年的改编中撤消了。瑞士军队装备的军用自行车是M93型,由著名的摩托车制造商神鹰公司生产。在菱形车架上安装了扁平手柄并装上日本制造的7速变速齿轮。车架非常坚固,最大载荷超过100千克,而车体自重也达到了40千克。  随着瑞士自行车部队的撤消,军用自行车的历史不得不画上了句号。像以前日本的小型折叠自行车应用于军事那样,即使是现在也有不少人在寻求用于伞兵部队和快速反应部队的小型军用自行车。最近美国海军与Montagiew公司共同开发了战术山地机动脚踏两用车,命名为“伞兵车”,应用于侦察。这能不能算作是军用自行车“改头换面”后的新生甲军用自行车可能是命不该绝……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12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