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紫色书签 于 2010-1-12 22:12 编辑
面对父亲的暴死,一穷二白的家实在拿不出任何钱张罗父亲的丧事甚至连买一口一二十元的棺木消费不起。绝望之际,一本写着十几例欠条的册子从父亲的遗物中抖出,这才让母亲猛然想起早些年父亲出借在外的钱还没收回。上面有具体的欠额与日期,均有有经手人的签名或“画押”,而这些借款人都是村上的乡里乡亲。母亲连背带抱地带着三姐弟跟着名单挨家挨户地表明收回欠款,但结果却远远让人始料不及……
有怜悯之心的,见状会按上面的数目如数还清,好心的还会送上一角几分的香烛钱
而昧着良心赖账的却占多数,不仅不还,还惹来一阵奚落:“滚!披麻带孝的哭哭啼啼,谁碰着谁沾诲气,谁家借你钱了,就算借了又怎样,人都死了,谁又能证明我借了?”
要还不还的也有:“要过年了,家里要花钱,缓些日子等有钱了就还”
实在没钱拿不出的也有,一家老小都快揭不开锅,虽心有余愧但也无力偿还
小小年纪的她在那段日子里,终于明白父亲在世时所说的那些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紧紧地跟在母亲的身后,大手拉小手。走过了大街,窜过了小巷,收回了两块零八分,让岁末的天气冻伤了手与脚,人情刺伤了那颗小小而倔强的心,让滚烫的泪水灼伤了那抱头痛哭的娘几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