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标题:外地人在园洲购房对小孩在园洲上公办学校有帮助吗原帖内容:大家好,本人外省人,小孩现在园洲上小学,过几个月要上初中了,请问下,在园洲购商品房,对小孩上初中,高中(公办学校)有帮助吗?谢谢
微信标题:在园洲买房就能读公立学校?
微信内容:
新年开学季,大家都在围绕关于“学生”的话题进行讨论,这不,昨天有社区网友爆料说“学生书包压力”的问题,以及关于“买房送学位”的问题。
昨天有社区网友“COKID”发出标题为“外地人在园洲购房对小孩在园洲上公办学校有帮助吗?”的帖子。 内容:大家好,本人外省人,小孩现在园洲上小学,过几个月要上初中了,请问下,在园洲购商品房,对小孩上初中,高中(公办学校)有帮助吗?谢谢 看到这里,小编不禁想起了小时候读书的场景,那时的家长似乎没有太担心小孩的读书问题,即使是没有本地户籍的外地人,要进公办学校读书也只是多交一些“借读费”就能上学了。当然,这跟供求关系有关。公办学校是政府运用税款为广大群众提供的公共社会资源,群众的小孩有上学的需求,当供求稳定或供过于求时,家长不必费心小孩的读书问题;当供不应求时,家长就要操心孩子的读书问题了。
据搜狐焦点报道,北京某实验小学的学区房最高卖到70万元一平方米!“学区房”的意思是买了这里的房子,孩子就能在学区房所属学校上学。为了孩子上学,背负70万元一平方米的房子,可想而知,优质教育资源是多么的稀缺,实实在在的供不应求。
一般来说,在分配公办小学这样的公共社会资源问题时应按照对当地发展贡献值来按顺序进行,因为其中的“贡献值”是很难量化的,所以优先解决在本地耕耘多年的本地户籍人士的学生学位问题,再解决支持和参与镇慈善事业开发商开发楼盘的业主,最后解决其他楼盘业主以及其他人,这样的顺序并无不妥。而到了初中、高中乃至大学,则是采用择优录取的方式来让学生竞争。基本上符合我国国情,也是目前最有效的解决教育问题的方法。
回到社区网友“COKID”提出的问题,究竟在园洲买房是不是就能让孩子上公办学校了呢?答案是否定的。
早在去年7月份,园洲镇政府就发布公告称:
一直以来,园洲镇政府及当地教育部门从来没有向房地产商和业主作出“买房读公校”的承诺。
镇政府制定的分配方案,其优先顺序如下: 1.首先是全面解决本地户籍学生学位问题; 2.在解决本地户籍学生学位后,教育部门把剩余的公办学位优先照顾那些支持和参与我镇慈善事业的房产开发商所开发楼盘的业主,如还有剩余的,则分配给其他楼盘的业主子女。公办学位分配完后,其余的学生由民办学校解决。
以上内容引自园洲政府2016年在园洲社区网发布的公告。
上面的方案是解决小学学位问题的。那么关于“在园洲购买商品房,对小孩上初中,高中(公办学校)有帮助吗?”小编从在职教师的口中打听到的消息是这样的:有本地户籍的学生直接上公办初中,非本地户籍的学生需要在小学升初中的考试中考进全镇前400名才能进公办初中上学。也就是说无论有没有在园洲买房,只要考进全镇前400名就能上公办初中。
本帖经园洲社区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