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转载)六十年代的园洲知青

[复制链接]
太疯癫 LV.50 2009-11-25 08:41
31#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楼主的头像很可爱啊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园州 LV.1+ 2009-11-25 08:46
32#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不知道现在这些人结局如何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紫色书签 LV.11+ 2009-11-25 08:48
33#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感动尽在不言中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为色所迷 LV.1+ 2009-11-25 08:48
34#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本帖最后由 为色所迷 于 2009-11-25 08:50 编辑

顶~是好贴。。。[s:21]

但是~请注明转载或注上作者的姓名。。。
不问自取~视为偷也。。。请尊重人家的劳动成果!!![s:21]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patrick LV.21+ 2009-11-25 10:27
35# 来自: 中国香港
[超顶!!
楼主可否详细介绍这知青的背景.
什么年份来插队.
什么故事..
什么名字
等等…..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patrick LV.21+ 2009-11-25 11:00
36# 来自: 中国香港
[(2009年6月6日香港<中國知青史>研討會發言稿)
來源:http://www.hkzhiqing.hk/home/?uid-6-action-viewspace-itemid-951

後知青群體的思想分歧與組織分化/石龍(香港)

        似乎已經成為了一種普遍的現象 : 近年在各地雨後春筍般誕生的後知青聯誼組織或知青網站,在度過最初的「蜜月期」之後,紛紛出現了意見分歧和內部矛盾,各地後知青群體因一些涉及知青的問題,始而引起不同意見的討論,繼而引發重大的思想分歧,最後形成了謺不兩立的不同派系,甚至導致後知青聯誼組織的分裂。這種現象在各地或多或少都有所見聞。

       粗略歸納一下,引起爭論的問題大抵有如下這些 :

        ― 對於當年積極響應號召去農村,是至今仍無怨無悔初衷不改,還是悔恨當時沒有像一些「落後份子」那樣逃避下鄉僥幸逃過一劫 ;

        ― 對於上山下鄉的經歷,認為是可遇不可求的人生磨練及因此獲得無價的精神財富,還是深感青春被葬送、才幹被埋沒、時日被浪費 ;

        ― 上山下鄉是給知青們創造了為國分憂立下汗馬功勞的難得機遇,還是歷史給這代人造成遺憾終身的不幸和痛苦 ;

        ― 上山下鄉是使有志青年從社會最低層領悟人生從而走向輝煌成為社會中堅,還是被放逐邊陲意志受到沉重打擊從此一厥不振坎坷畢生 ;

        ― 對上山下鄉運\動的評價,是要持一分為二客觀公正的態度,還是應該對這場運\動必須全盤否定 ;

        ― 知青當年在農村、邊疆的勞力付出,是為國家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還是在當時極左路線的蒙蔽下幹了違背自然規律破壞生態平衡的愚事 ;

        ― 對於「紀念上山下鄉XX周年」的文藝演唱活動,是應該抵制 ( 因為知青歲月不是「甘泉」而是「苦水」,不能載歌載舞慶祝之 ),還是應該理解支持 ( 應以唯物歷史觀忠實客觀地反映歷史事實,「紀念」和「載歌載舞」是中性詞,知青史中的人性化現象值得大歌大頌 ) ;

        ― 很多知青愛唱的紅色經典老歌,是「精神污染、文化毒素」,還是「僅一種抒發昔日青春情懷的媒介、載體、手段,不必神經過敏」 ;

        ― 甚麼是所謂的「知青精神」?

        ……

        盡管一部分主張「天下知青一家親」、「只談友情莫談政治」的善良人們,一直以息事寧人態度試圖充當「粘合劑」,但他們的努力大多都徒勞無功,不少地方的後知青群體,思想分歧與組織分化避無可避,甚至愈演愈烈。

        有人對此憂心忡忡。

        但筆者以為,這其實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知青」這個龐大的社會群體,幾千萬人有幾千萬個不同的故事,他們唯一的共通之處,其實只有一點 : 曾都上山下鄉過,僅此而已。

        家庭背景、個人經歷、性格愛好、視野角度、命運\際遇、生活環境、社會地位……這些方方面面的差異,即使在當年,也都造成每一個知青個體異於他人的獨特之處,也必然形成了他自己的思想方法和世界觀。經過了幾十年風雨歷練之後,生活道路的「剪刀差」,更使開始步入老年階段的各個知青個體之間發生巨大的差異,面對同一個問題,必然會有大相徑庭的觀點與理念。

        例如對於「上山下鄉是使有志青年從社會最低層領悟人生從而走向輝煌成為社會中堅,還是被放逐邊陲意志受到沉重打擊從此一厥不振坎坷畢生」這個問題,在目前現實生活中社會地位不同、事業發展各異的昔日知青,就肯定有完全不一樣的觀點和看法。當了大老板躋身富裕階層或經長期奮斗努力在仕途上得到回報的知青,無不認為前者極對,他們苦盡甘來守得雲開見月明,再回頭審視昔日的潦倒和坎坷,不是「從社會最低層領悟人生從而走向輝煌成為社會中堅」又是甚麼 ?! 而回城後四處碰壁永無翻身出頭之日的下崗知青,若已注定今生今世無力擺脫一厥不振的困境,誰能指望他會為自己曾經當過知青而慶幸和自豪 ?! 「階級 ( 階層 ) 地位決定一個人的立場觀點」,這一論述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有一種現象頗為有趣 : 大規模的知青返城前期 (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 ),隨著撥亂反正的展開和開放改革的深化,「文化大革命」被彻底否定的同時,作為其「副產品」的上山下鄉運\動也普遍遭到身受其害的廣大知青的唾棄,對上山下鄉運\動的反感、餘悸和譴責,還深深地佔據著返城知青們的內心深處,「撒尿都不會朝著插隊的那個方向」成了相當一部分知青真實的心態寫照。然而,到了八十年代末期、九十年代以及進入二十一世紀,二三十年彈指一揮間,知青們逐漸步入「不惑」、「知天命」甚至「花甲」之年,社會身份再不是「知青」的後知青群體,對於當年與困苦作伴的知青生涯和消逝在農村邊疆的青春時代,憎惡、抗拒和反感之情似乎消退了許多,而多了一份寬容、緬懷、眷戀的情懷,重返昔日插隊務農之地的回訪活動一時風起,對當年留下許多不堪回首刻骨銘心之痛的那塊土地,稱呼也變成了親切的「第二故鄉」。知青題材的小說、電影、電視劇、紀實文學等文學作品紛紛問世,知青網站幾乎遍及每一個省份和大城市,「紀念上山下鄉XX周年」的文藝演出,以及以知青為主題的展覽會、研討會接連出台,後知青聯誼組織更如雨後春筍般冒起,數以千萬計的後知青群體,以其獨特的風貎在中國遼闊的大地上集結,成為這個星球上最具「中國特色」的獨一無二的人類社會群體。令人矚目的是,在中國這個國際社會不敢忽視的國家的最高領導核心裡,當過知青的領袖竟佔據了相當高的比例,高中層中堅骨幹隊伍裡知青的比例更高,這就使後知青群體在中國現今及未來的政治格局中的影響濳力無可估量。在這種情勢下,對那場運\動的評價之辭,也似乎自然而然地有了一些微妙的變化。這種思想分化現象,是顯示後知青群體的不斷成熟,還是表明中國政治環境的更加開明和民主,筆者未敢下任何結論。

        以筆者的觀察,另一種後知青群體中的思想分化現象也是值得注意的 : 由於曾經的共同經歷,返城知青們重新聚集在一起,回憶起那段一起走過的「同是天涯淪落人」的難忘歲月,強烈的共鳴油然產生,對逝去青春的追念、對昔日激情的緬懷,使他們暫時抛開了現實生活中彼此的差異 ( 包括社會地位、生活方式、思想方法、人生目標、處世哲學、政治取向等等 ),展開了後知青時代的「蜜月期」。然而,當「蜜月期」的熾熱漸漸消退,矛盾和分歧便無情地擺在了他們的面前,若不能妥善地柔性化解,發展下去,群體的思想分化和聯誼組織的分裂,便是理所當然的必然結果了。

        以某地為例,一群昔日同在某地農村務農的回城知青,組織了一個後知青聯誼組織,籍以聯絡感情緬懷逝去的青春。為了解決經費問題,大家同意采取「集資會長制」,出資最多者任會長和常務副會長,擁有話語權和決策權,出資兩萬元可以當副會長,擁有參與決策的資格,出資一千元可以當理事,而只出得起三位數字者則當一般會員。可惜的是,這樣一件動機純朴的有意義事情,卻被塞進了太多商品社會的污垢,其中一些人花了錢當上頭面人物,卻另有一番盤算,有的在政途上有自己的計劃,試圖籍知青聯誼活動為自己在政壇上的發展積累政治資本,把知青聯誼組織活動當作個人政績而向當局換取「政協委員」的光環 ; 有的則有商業利益方面的考慮,利用知青聯誼組織作為踏腳石,通過一些表面上堂而皇之的理由為私人謀\取商業利益……這些與廣大知青的初衷格格不入的行徑,自然引起他們的強烈不滿和堅決抵制,分歧和矛盾由此產生,興旺一時的這個後知青聯誼組織,陷入了嚴重分裂,其中一部分不屑現狀的知青脫離出來另樹一幟,思想分歧不可避免地導致了組織分化。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shoulder LV.21+ 2009-11-25 11:56
37#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頂  上去.............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砍柴的樵夫 LV.31+ 2009-11-25 12:30
38#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珍贵的照片。。。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暗贱难防. LV.1+ 2009-11-25 12:38
39#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哪个是楼主图片啊?怎么没有彩色的?很模糊耶.手机拍的吗?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子良 版主 2009-11-25 14:37
40#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平日在报刊上以及影视作品和小说了解了一下知青(支青),这贴让人看到园洲的知青!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梅花雪 LV.50 2009-11-25 14:52
41#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看了那些珍贵的图,

咋觉得现在的园洲人和那时的知青,一点都对不上感觉的??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六爷 LV.36+ 2009-11-25 20:00
42#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这是当年在博罗园洲公社上南大队搞三乙吴敏芳的自留地里拍摄的.
中间那行第一位女生就是吴敏芳。
右边一行 ...
CY 发表于 2009-11-24 19:53



据我家老爷子说,当年吴敏芳姐弟在上南西方插队,也就是我们的生产队!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飞扬 LV.44 2009-11-27 14:10
43#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各个知青都好靓仔靓女!!!![s:16]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鸿顺达手机 LV.21+ 2009-11-27 20:53
44#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好有纪念价值的照片!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BenChan LV.50 2009-11-29 13:13
45#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我第二次见哩D相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