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法规] 惠州新规!历史街区核心区域建筑不高于12米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t017708ab49e897ec37.jpg


  南方日报讯(记者/张峰)自去年晋升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后,惠州在规范和立法等层面保护名城动作频繁。经过阶段性的调研和法规制定,近期硕果频出。
  24日,市住建局牵头起草的《惠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草案)》提请市人大常委会第一次审议,正式进入立法流程。而记者在29日从该局获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再传喜讯,该局编制的《惠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草案)》(以下简称“《规划》”)已正式公示并进入到意见征求阶段。
  记者注意到,该局在《规划》中对于如何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及活化利用文化街区资源规范详细,针对保护的范围、目标、重点,以及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建筑风貌都作出要求,结合历史城区现状规划构建“三轴三区、七大文化核心”的保护格局。另外规划对于历史街区建筑风貌严格限制,要求文化街区建筑高度不高于12米,且改建的建筑均不得超过原建筑高度。
  “一街挑两城,山江傍城湖”
  从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惠州在“名城”路上陆续出台20多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涵盖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点、线、面等方方面面。
  然而在谈起《规划》的出台,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直言需要重视。“这应该是所有的条例和规划中最重要的一项,可以称得上是惠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顶层设计。”他说。
  记者在规划中看到,在区域范围的限定上,规划指出研究范围为惠州全市域的1.12万平方公里面积。规划范围则为惠州市区,总面积2672.3平方公里,包括惠城、仲恺,以及惠阳和大亚湾4个行政辖区,其中,重点范围为历史城区,总面积为5.67平方公里(含四条省级历史文化街区),主要包括西湖风景名胜区核心保护区、桥东片区及桥西片区。
  对于历史文化名城惠州未来格局的设定上,规划中历史城区将具有“一街挑两城,山江傍城湖”的双城空间。而结合惠州的自然景观和新城建设,整座城市在规划中将主要表现为“山湖江簇拥,城在山水中”的山水共生式的城市空间格局特色。
  “不管预期是怎样,将历史文物、街区保护利用起来都是初衷。”该负责人介绍,《规划》的目标是为了对城市整体风貌、历史文化街区、文物古迹、历史建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规范完善起来,进一步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推动城市文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活化利用老街区严控建筑高度
  为了能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落到实处,《规划》在宏观上构建了保护体系。名城保护工作将以历史文化发展脉络为线索,针对市域范围,我市规划构建“一核、一带、四廊、八片”的市域整体保护框架。在重点保护的历史城区,则提出建立“三轴三区、七大文化核心”的保护格局。
  对此,规划对保护目标、保护原则以及保护的内容和重点予以明确。在建筑风貌的指导上,规划对各个保护区域的标准严格,指出在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范围内,建筑形态应该主要为2—3层的传统风貌建筑,建筑高度则需控制在12米以下。在历史地段保护范围内,建筑高度则一般控制在20米以下,改建建筑不得超过原建筑高度。
  值得注意的是,不单是建筑高度,涉及历史城区风貌表现的供水、供电、排水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情况同样规划标准详细。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补充说,这还只是极少部分,另外对于金带街、水东街、铁炉湖、淡水老城等历史文化街区,以及惠新西街、都市巷、桃子园等历史地段,无论是从范围、特色、格局,还是色彩体量和基础设施改善等《规划》中都进行了详细要求。
  除了在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上发力,如何活化利用也同样成为《规划》的着力点。该负责人说,相关的传统建筑改造项目,以及在不断做好信息采集和文物梳理工作的同时,筛选出历史城区内保存条件较好、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项目,逐步进行活化利用同样也在开展。
  ■链接
  6月26日前市民可提意见
  据市住建局介绍,当前,《惠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草案)》已正式发布并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市民可登陆该局官网(http://ghjs.huizhou.gov.cn)查看草案内容,在6月26日结束公示前有建议或意见的市民可向该局提出。联系人:莫工,电话:2167205,E-Mail:mcb2014@sina.com

      南方网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0 个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