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旅游] 惠州开展“旅游+文化”民俗特色活动 让过年更有年味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抢吉祥水闹元宵
时间:正月十五
开展镇村:横沥镇墨园村
DSC0000.jpg

  看点:墨园村元宵民俗文化始于清朝同治年间,距今已有两百多年。每逢元宵期间,全村男女老少、外出归乡村民欢聚一堂,祈福、打醮、游神、巡村。此外,还有丰富的文艺活动,主要包括粤剧、潮剧、白字剧等表演,分日夜场。往八卦葫芦井抢“吉祥水”是墨园村闹元宵活动最隆重的节目之一。在元宵节这天,井水被人们赋予了平安好运的美好内涵,越先抢到水,福气越多。
  评价:墨园古村不但历史悠久、古迹众多,元宵节庆活动也保留着浓郁的传统民俗文化气息。墨园2012年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墨园元宵民俗也被列入惠城区非遗项目。
  线路:自驾车需要一小时左右,可经水口走县道208到横沥墨园,也可从汝湖上广惠高速蓬陵出口下,往横沥方向按指示牌走。
芦洲东胜村南瓜节
时间:农历二月十三
开展镇村:芦洲镇东胜村
DSC0001.jpg   

  看点:这是一个没有南瓜的南瓜节。为的是纪念从南瓜里出生、消除矛盾且本领非凡的赵侯爷。南瓜节当日东胜村村民会用一顶木轿将手持宝剑骑在大蟒蛇上的赵侯爷神像抬出庙堂,然后穿行乡道,供村民瞻仰和拜祭。在南瓜节当日,东胜村每家每户还宴请亲朋,热闹氛围赛过年。
  评价:南瓜节有600多年历史,时代在变,南瓜节的流程也在变更。从最初的单纯巡游祈福,到加入文明文艺活动,再到捐资造福桑梓,南瓜节的内涵越来越丰富。如今南瓜节已入选惠州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线路:市区出发,走济广高速转入长深高速,从杨村收费站下,然后转入X215,再转到X208,根据指示牌到达东胜村。全程约60公里。
 上下围村舞稻草龙
时间:正月十四
开展镇村:汝湖镇上围村、下围村
看点:汝湖“舞草龙”是惠城区汝湖镇上围村、下围村民间传统习俗之一。传说龙能够避邪魔、消灾祸、保平安、夺丰收,是吉祥的象征。“舞稻草龙”分请龙、拜龙和舞龙三个环节,其中舞龙是压轴戏,1人手持龙珠,9人舞动草龙,从就近住户开始拜访村民,场面非常热闹。
  评价:“舞草龙”一度濒临失传。被列入惠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后,这两年在几位传承人的带领下,村中20多名年轻人重新拾起旧时手艺,编扎出栩栩如生的草龙,通过灵活设计,夜空中熠熠生辉的金龙在锣鼓声中再次舞动。
  线路:由市区惠民大道往汝湖方向进入广仍公路走两三公里,就是上围村和下围村范围。
  东江特色会节
时间:正月十五
开展镇村:小金口小铁村、乌石村、白石村和石浪村等
  看点:会节是小金口街道具有东江特色的民间风俗,至今已有600年左右的历史。元宵节当天,小金口多个村以户为单位大摆宴席,主要宴客是亲朋,而且以在外地的亲朋为主。主人家一般不收红包,但前来的客人,一般携礼而来,如烟酒、水果、茶等。做会节以人多为好,客人越多,主人家便越欢喜,主人家以人多为吉祥。参加会节的,不少是不相熟的朋友,只要跟主人家搭上线了,都会被邀参加会节。
  评价:过年一般是全家人吃团圆饭,而会节则是所有的亲朋好友欢聚一堂,所以主人家都非常看重菜肴的口味,现场气氛也非常热闹。
  线路:这些村庄多分布在惠州大道和金龙大道两侧。
  仍图真君宫巡游
时间:正月十五
开展镇村:汝湖镇仍图南新村、仍中村
DSC0002.jpg

  看点:真君宫巡游活动主要是纪念一位治病救人的“医灵大帝”,每年元宵节,仍中村和南新村的村民都要把“医灵大帝”从真君宫请出来,由8条汉子抬着在两个村子里巡游,祈求平安。巡游队伍由醒狮队、鞭炮队、花篮队、锣鼓队、乐队等组成,两个村子共两三千人参加。巡游队伍走到每户村民家门口时,等候在门前的村民就会点起鞭炮,欢迎巡游队伍。
  评价:村里的长者、闹元宵活动牵头人林兴章曾介绍说,元宵节搞全村巡游过去主要是拜神祈福,祈求每片土地风调雨顺得丰收,每家每户新年都有好运气。如今大家则更多地将其当作一场聚会,加深彼此感情。
  路线:从市区惠民大道出发,经广仍公路到仍图,按指示可到南新村或仍中村,全程约25公里。
  水口万卢村“大王宫”出游
时间:正月十二
开展镇村:水口万卢村
看点:这一天,万卢村数百名村民将守护卢家人的神灵“大王宫”请出,随后牌匾彩旗开道,麒麟蒲扇狂舞,村道两侧更是锣鼓喧天。游行队伍根据为首的长者所持的牌匾上标注的路线在村内游走,让“大王宫”从村里所有的卢姓家门前巡视而过,为其家人祈福。巡游在万卢村的祠堂前进入了高潮,村里家家户户都赶来这里上香跪拜,拜祭台绵延百余米。
  巡游队伍离开后并不代表会节结束,这一天村子里每家每户还要大摆筵席招待亲友。家中气氛越热闹,代表着来年家里的日子过得越红火,所以会节往往比过年还热闹,万卢村“会节大过年”也由此而来。
  评价:这里过会节的习俗至少已有600年历史,是卢姓家族的风俗习惯。卢家人祖籍在福建,后有一部分人迁徙到广东韶关,其中一部分再南移到现在的万卢村。因此这个习俗不仅在万卢村盛行,在同宗的其他地方也要举行这个仪式。
  线路:市区出发,从三环东路进入新联西路,后进入东癉路,再走YH10,依据指示找到万卢村。全程约15公里。
   DSC0003.gif 龙门
“做棚”—— 村民聚会
时间:正月初二开始至正月底
开展镇村:龙华、麻榨、永汉等地
   DSC0004.jpg

  看点:“做棚”风俗在龙门县永汉、龙华、龙江、麻榨等乡镇流传至今,约有360年的历史。这些地区、村庄的村民通常在春节期间(正月初二开始至正月底),全村每家每户按照祖先定下的规矩,集中选择一个最佳日子,准备丰盛的菜肴、美酒,邀请亲戚朋友一起前来,大家热热闹闹、欢聚一堂庆贺,同时邀请外地戏班前来助兴演出,是最热闹的一天。由于人多,村民需搭起棚来摆宴,或搭棚唱戏,故称为“做棚”。
  评价:“做棚”活动,除了对历史、对地域文化的传承,一席盛宴赋予人们的,还有一份重要的精神内涵,盛宴在无形间拉近了人们的距离,无形地润泽着、安抚着人们那颗日渐浮躁的心。——市民协会员张燕华
  线路:从市区走金龙大道至博罗公庄,上广河高速往广州方向,从龙华、沙迳、永汉等出口出来至省道119线,可以抵达相应的“做棚”地点。
  看永汉上灯 赏民间工艺美
时间:正月十二、十三
开展镇村:永汉镇官田村王屋村民小组、永汉镇鹤湖村等
   DSC0005.jpg

  
永汉上灯。

  看点:龙门客家地区的上灯仪式,都在古村祠堂进行,永汉虎头花灯,由3个大小不同的花灯构成的圆形花灯,“上灯”、“升灯” 、“喜灯”外寓意着父带子,子带孙,子子孙孙传承下去。因村民上灯、点灯、祭祀、庆贺等一系列仪式之繁复、完整和花灯手工制作艺术的讲究,而备受世人的关注。
  评价:龙门的“上灯”仪式,彰显古风民俗源远流长。虎头花灯,称得上是龙门典型的民间工艺美术类型。扎灯、观灯、因灯而举行各种仪式,世代相承,很有看头。——龙门县摄影家协会会员黄伟光
  线路:从市区走金龙大道至博罗公庄,上广河高速往广州方向,永汉出口出。
  平陵“正月穷”节 迎接五谷丰登
时间:正月底至二月初
开展镇村:平陵镇小塘村、祖塘村何屋、黄洞及大围村马池塘等
  看点:在平陵镇流传着一句民谚:正月尽,今清穷。正月底,村民在家大摆宴席招待从四面八方赶来的亲戚朋友。村民们相信,正月尽头,以喜庆的方式送穷气出门,迎接一年五谷丰登。
  评价:正月初六“送穷”,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而在平陵,村民们选择了在正月穷尽才送穷气出门,从其活动形式来看,与龙门永汉、麻榨等地的“做棚”及惠城小金口的会节极其相似,都是家家户户大摆宴席招待亲友。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做棚”和过会节大多在正月十五前结束,而平陵的“正月穷”节却在正月最后一天举行,将春节的庆贺氛围再一次营造。—— 东时记者
  线路:从市区走金龙大道至龙门县平陵镇,再转至各乡村 。
   DSC0006.gif 博罗
横河上灯 大鼓接灯
时间:农历正月初六、初七起事至正月十六或元宵节第二天
开展镇村:横河、响水、公庄等地
   DSC0007.jpg

  看点:接灯会节,是客家民俗“上灯”在惠州地域演化而成的大型活动,较有代表性的为博罗横河的大型接灯会节,该灯会大多在初六、初七起事,一般循着订灯、买灯、接灯、擎灯、上灯、圆灯、暖灯、化灯等仪式,最后由“丁”家宴请亲友,整个过程一般不超过正月十六或元宵节过后的第二天。接灯是所有环节中最为声势浩大的一环,一般由村中青壮男性扛着竹竿和寓意生活甘甜的甘蔗,沿途放鞭炮、舞麒麟引路、打鼓跟进。横河镇花园村专用接灯的大鼓,直径1.5米,长达1.9米,重五六十斤,由车推行,鼓手劲捶,形成接灯会节的高潮。
  评价:惠州博罗等地的大型接灯活动,其集资形式和操办形式都充分体现了东江民间会节的特色,故可列为东江民间会节很有代表性的一个种类。—— 惠州民俗学者林慧文
  线路:从市区惠博大道至博罗大道,再转入217县道至横河。


以上内容转自:网络转载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0 个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