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上午,为期3天的2015年第六届(惠州)东坡文化节暨第八届惠州旅游节在惠州丰湖书院开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布赫,副省长刘志庚,原国家体改委副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邵秉仁;陈奕威、麦教猛、陈训廷、黄雁行、陈仕其等市四套班子领导;省文化厅副厅长杨树、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局长刘小毅、省旅游局副局长梅其洁;北京西城区、四川眉山市、湖北黄冈市、海南儋州市等政府代表团出席开幕式。
东坡文化节开幕。
惠州与杭州共同打造东坡文化品牌
千年东坡誉天下,西湖美景迎嘉宾。1日上午,冬日和煦的阳光普照惠州大地,东坡文化牵引五湖四海的友人相聚惠民之州。当天,第六届(惠州)东坡文化节暨第八届惠州旅游节在美丽的西子湖畔丰湖书院举行,共同谱写惠州与四川眉山、湖北黄冈、海南儋州等城市文化旅游深度交流新序曲。
惠州因东坡而美名远扬,东坡也因惠州而更富盛名
一自坡公谪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惠州因东坡而美名远扬,东坡也因惠州而更富盛名。
本届活动备受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的关注,开幕式之际,饶宗颐先生专门发来贺信。贺信中,饶宗颐先生说:“举办东坡文化节,既是对东坡先生崇高人格及广博学识之尊敬,更是通过大型文化活动凝聚社会关注和力量,更好地弘扬东坡文化,促进东坡文化研究与交流。这种公益事业已连续举办六届,实属不易。”饶宗颐先生表示,作为今年轮值城市,惠州市经济社会发展蒸蒸日上,文化建设成果尤为卓著。“我谨代表我个人对惠州及其他省市长期以来在东坡文化事业上的坚持与努力致以敬礼!”
惠州和杭州因苏东坡而有着近千年的渊源,两座城市都有西湖。为进一步有效整合东坡文化资源,共享东坡文化盛宴,共同打造东坡文化品牌,开幕式上,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旅游商贸局与惠州市西湖风景区管理局交换了两市东坡纪念馆共建协议文本。协议内容包括加强东坡文化学术交流,互相交流东坡文化研究成果;合作开展东坡文化研究,邀请对方参加本地开展的有关东坡文化的重大活动等。
嘉宾们正在观看摄影作品展。
惠州西湖文化旅游剧目开始征集
开幕式上,“青主杯”广东音乐创作作品征评推介活动和惠州西湖文化旅游剧目创意策划方案及项目运营实施方案的征集活动正式启动。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面向全国开展“青主杯”广东音乐创作作品征评推介活动。活动共设30首入围作品,其中包括器乐作品10首,讴歌主旋律歌曲作品10首,为苏东坡诗词谱曲作品10首,每件作品各奖励2万元。
活动旨在弘扬广东优秀传统音乐文化,尤其是挖掘惠州文化相关资源,发扬惠州籍中国现代音乐教育家青主(廖尚果)探索建立现代音乐体系精神,推出一批弘扬中国梦、充满时代精神和岭南音乐风格的原创音乐作品。
惠州西湖文化旅游剧目创意策划方案及项目运营实施方案的征集、评选与推广活动,旨在挖掘惠州西湖文化内涵,加快推进惠州西湖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苏东坡祠重修工程正式动工
走进市区桥东街道东坡亭粮仓旧址,一栋栋斑驳的老建筑映入眼帘,墙角边的青苔、横在脚下的断壁残垣,诉说着各自的历史。1日上午,东坡亭粮仓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在第六届(惠州)东坡文化节暨第八届惠州旅游节开幕之际,惠州苏东坡祠重修工程正式动工。
据介绍,苏东坡祠重修工程位于市区桥东历史城区范围内,由原惠州卫校、东坡亭粮仓及周边部分用地组成,规划范围为北临东江,南接惠新西街,西邻铁炉湖历史文化街区,东靠黄家塘天主堂,总用地面积约3.36万平方米。
东坡祠景区复原工程动工仪式于1日上午举行,现场留存的东坡井犹为显眼。
东坡祠是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及其家人离开惠州后,惠州百姓将其故居改为祠堂以作纪念,在近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历朝历代都对东坡祠进行保护和修缮,直至抗日战争期间被日军炸毁。近年来,社会各界许多有识之士对重修东坡祠的呼声日益高涨,国内诸多专家学者高度重视,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也建言重修,引起国家、省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并先后作了重要批示。2012年6月,市政府常务会议决定重修东坡祠。项目经过科研、环评、规划设计方案等前期准备工作,2015年5月正式立项,11月26日完成项目招标工作,12月1日正式动工。
志愿者在东坡文化节开幕现场维持秩序。
将重塑东坡故居翟夫子舍林婆卖酒处硃池墨沼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苏东坡祠项目总投资约5.3亿元,整个项目由东坡祠核心区、东坡纪念馆区、东坡亭粮仓文化艺术创意区及游园休闲景观区4大部分组成,将依据历史资料和考古发现,重塑东坡故居、翟夫子舍、林婆卖酒处、硃池墨沼等建筑历史风貌,将建设成为集东坡生平事迹和文物陈列、国内外专家学者进行苏学研究和文化创意园区等多功能综合性纪念馆,还将打造创客空间。
此外,苏东坡祠项目还将与周边的桥东铁炉湖、惠新街、水东街及归善学宫、嘉佑寺、桃子园等历史街区和文物古迹相衔接,科学统筹规划,有序地实施白鹤峰周边环境的整治改造,使之成为惠州的文化地标。
“通过翟夫子舍等准确的文物遗址点来修苏东坡祠,我们希望进一步弘扬苏东坡寓惠文化,让市民更加了解惠州的文化和文物。”市文广新局局长罗川山向记者介绍,该项目是一个文化惠民工程,是文化资源、文化遗产的保护工程。“这是惠州扎实推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一件大实事、大好事,对于建设文化惠州、打造东坡文化品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千余市民共享东坡文化盛宴
1日晚,第六届(惠州)东坡文化节暨第八届惠州旅游节文艺晚会在惠州文化艺术中心举行。惠州1000多名市民观看演出,共享东坡文化盛宴。
东坡文化节文艺演出。
随后举行的以“美丽惠州”为主题的文艺汇演,突出东坡文化、旅游休闲养生文化,以惠州本土特色文化、民俗风俗为元素,充分反映惠州发展活力和人文风采。民俗表演《大地古韵》,以人一生的重要节点“出生、成人、婚嫁”为主线,用艺术的手法将博罗的龙华大鼓、龙门的舞火狗、小金口的舞麒麟、惠城的李家拳最经典的片段组合,原生态、立体放大地展示,让观众深切感受惠州独特的地域文化及其变迁。
中国现代音乐教育家青主,以一首荡气回肠的《大江东去》,开启了中国艺术歌曲的先河。晚会上,观众共同聆听了这首由苏东坡作词,青主作曲的经典乐章《大江东去》。来自眉山、黄冈、儋州等地的歌舞团体也为惠州市民带来了精彩的东坡主题文艺演出。
东坡文化节“文化+旅游”展示文明城市形象
1日晚7时半,美丽惠州—— 2015年第六届(惠州)东坡文化节暨第八届惠州旅游节文艺晚会在惠州文化艺术中心举行,惠州、黄冈、眉山、儋州四市带来了各具特色的歌舞、戏曲等13个节目,为现场来自各地的观众奉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视觉听觉盛宴,展示了东坡文化的魅力和四市的城市形象。
东坡教会了村民用秧马插秧,与村民同劳动。
即兴客家山歌充满浓浓惠州味
晚会除了突出东坡文化、旅游和休闲养生文化主题,更融入惠州本土特色文化、民情风俗等元素,充分展示了惠州发展活力和人文风采。
开篇节目中,演员身着宋朝服饰,手捧青瓷酒碗,边唱边舞,以传统之礼欢迎八方宾客。在相聚的欢乐氛围中,主角“苏东坡”上场,在音乐中即兴赋诗、泼墨挥毫,书写出晚会主题“美丽惠州欢迎您”的字样。
这是情景歌舞《美酒迎宾朋》,节目中的两大元素是苏公和惠州,演员精彩的表演展现了惠州人的热情好客,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接下来,民俗表演《大地古韵》用艺术的手法将博罗龙华大鼓、龙门的舞火狗、小金口的舞麒麟、惠城李家拳最经典的片段组合,展示了惠州独特的地域文化及其变迁。
“惠州福地美名扬,党政领导能力强。举办东坡文化节,隆重热烈暖心房。”观众席中,客家山歌艺术家侯粤春即兴唱了几句客家山歌献礼东坡文化节,高亢的音调凸显了客家山歌充满互动性的特点,赢得观众纷纷呼应。
一曲《但愿人长久》惊艳全场
大屏幕中,古城华灯璀璨,中秋月圆。舞台上,两名穿着宋代服饰的演员配合着悠扬动人的乐声翩翩起舞,笛子、古筝和二胡的声音交相辉映,汇成一首《但愿人长久》,余音袅袅惊艳全场。这是四川省眉山市东坡艺术团带来的情景器乐《但愿人长久》。
晚会中,海南省儋州市歌舞团带来了歌组合《儋州美》,湖北省黄梅戏剧院也带来了戏曲《明月几时有》。外地歌舞团的表演也给现场观众带来了另一番感受。
情景音画节目串叙惠州名人
“因为这座城市,东坡与青主有了一次穿越千古的合作。因为这座城市,两代巨星隔空对话,成就了一曲气贯长虹,拍岸卷雪的经典乐章。”晚会上,歌组合《大江东去》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听觉盛宴,这是由苏东坡作词,惠州籍中国现代音乐教育家青主作曲的一首经典乐章荡气回肠的旋律,配上大屏幕大江奔腾、赤壁之战的画面,极具震撼力,赢得观众喝彩。
《大江东去》开启了中国艺术歌曲的先河,已成为我国近现代最早以古诗词谱曲的艺术歌曲的代表之作,成为当今我国音乐院校视唱练耳的规定教育曲目。
同样精彩的是,情景音画节目用讲叙的方式,把惠州大地近现代名人如叶挺、邓演达、廖仲恺、东江纵队如“华南游击队”受阅部队42军官兵代表等串联,重点挖掘这些人与惠州这块土地的关系和情感脉络,展现了“崇文厚德、包容四海、敬业乐群”的当代惠州精神,传递正能量。
“一自东坡谪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我是第一次来惠州,原来惠州有着如此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多元、丰富的文化让我大开眼界。惠州深入挖掘城市历史文化内涵,在文化+旅游方面做得很成功!”来自河南洛阳的吕先生表示,惠州人民的热情好客也给他留下深刻印象。(惠州日报记者曾兴华游璇钰龚妍雷钦健)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惠州历史悠久,无论文明史还是建制史、建城史,均以千年计。晋有岭南道教始祖葛洪寄情罗浮山水,筑炉炼丹,著书立说;宋有东坡居士以谪居之身,泛舟西湖,筑堤修桥,更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千古绝唱;近有廖仲恺、邓演达、叶挺等革命志士,心忧天下,取义成仁……这些历史积淀和文化传承不仅成就了惠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国”字号,也必将为惠州新时期旅游业注入新生力量,更为惠州旅游业永续发展升华不灭的灵魂。 (惠州文明网综合)
以上内容转自:网络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