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园洲】粤韵悠长,上南曲艺社获奖了!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在刚结束不久的2015广东粤曲私伙局大赛总决赛上,园洲镇上南曲艺社作为惠州市唯一一支参赛队伍,获得成人组银奖。
DSC0000.jpg
  粤曲在上南村广受欢迎,是当地村民茶余饭后消遣娱乐的“好伙计”。 每逢周一、周四、周六晚上,上南曲艺社活动中心都会响起乐器的演奏声和悠扬的粤曲唱腔。目前,上南曲艺社计划以产业经营模式,通过承接演出等方式,推动曲艺社可持续发展,传承粤曲文化。
勤  练曲艺社主唱上下班途中也不忘练功  来到上南曲艺社活动中心,一进门就能看见近10名曲艺发烧友围坐在电视前看粤曲比赛的CD碟,还你一言我一语点评选手的优缺点。对于一些比较精彩的片段,他们会重复观看,甚至跟着学起来。看完碟后,他们就拿起各自的乐器暖场热身,准备开腔唱粤曲。
DSC0001.jpg
  “每逢周一、周四、周六晚上,我们都会在活动中心练唱,每次约3个小时,平时大家有空也会到活动中心唱上几句。”上南曲艺社社长朱炳渠说,自1999年成立以来,曲艺社已成为村里粤曲发烧友的“家”,大家经常在此聚会交流。
  朱炳渠今年62岁,是二胡手,从12岁开始自学拉二胡。“大家传唱粤曲的热情很高,在规定的活动时间,大家不管多忙都会赶过来。”朱炳渠说,这些发烧友除了借唱粤曲放松身心外,还通过交流心得不断提升自己的唱功。
DSC0002.jpg
  朱顺娣今年40岁,是曲艺社年纪最小的社员。受父亲朱炳渠影响,她从小就喜欢粤曲,没事就喜欢哼上几句,20多岁时就加入了上南村曲艺社,成为曲艺社的主唱。她说,加入曲艺社后,老社员对她很关照,不时会指点她的唱腔和发音。前辈们的指点让她不断成长。朱顺娣说,要唱好粤曲就得多开口、多练。因为上班比较忙,她就买来粤曲CD碟,上下班的时候在车上播放,边听边唱。同时,她将自己的声音录下来,有空时反复听,找出自己唱得好与不好的地方。
支持社会各界多次为曲艺社捐资捐物  今年65岁的朱桂平不仅是曲艺社的乐手,还是手工能手,有一副热心肠。曲艺社放乐器、设备的箱子有一半是他亲手做的。曲艺社内有个流动的简易舞台,也是他花了40多天时间做的,下乡演出时简易舞台就派上了大用场。其他曲艺社社员也会为曲艺社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朱炳渠是制作二胡的能手,对乐器颇有研究。平时,曲艺社的乐器大多都由他来维护。
DSC0003.jpg
  除了社员外,外出乡贤也通过捐资捐物等方式积极支持曲艺社发展。1999年,外出乡贤、热心村民等捐资12万元为曲艺社购买了音响、灯光、乐器等设备。2013年,乡贤和企业家们再次捐资为曲艺社更换了一批设备。村委会也积极支持曲艺社发展,免费为曲艺社提供活动场所,在春节、国庆等重大节日邀请曲艺社举办演出,并支付演出经费。
DSC0004.jpg
  得力于社员的真诚付出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上南曲艺社取得了不错的成绩。10月22日,2015广东粤曲私火局大赛总决赛在番禺举行,上南曲艺社作为惠州唯一参赛队伍,在30多支队伍中脱颖而出,获得成人组银奖。2012年,在广东省“香飘四季杯”曲艺社团粤曲演唱邀请赛中,上南曲艺社获得银奖。在个人比赛中,朱顺娣等人获得过省级比赛的三等奖和县级比赛的金奖。
未来
  吸收年轻人加入扩大影响力
  “我们有人才,有设备。”朱炳渠琢磨着能否突破曲艺社仅局限于交流、切磋的局面,通过粤曲演出谋求曲艺社更长远的发展。
  朱炳渠的想法与年过七旬的邱梅田不谋而合。生意人出身的邱梅田退休后,一直热心村里文化事业,他自己也是曲艺爱好者,很关心上南曲艺社的发展,并积极出谋划策,利用多年在生意场上的经验推动曲艺社发展。
DSC0005.jpg
  如今,上南曲艺社添置了服装、道具等行头。其实,为了表演需要,上南曲艺社从2013年就开始上演折子戏,深受群众喜爱,经常受邀参加表演。邱梅田说,接下来,我们将吸收一些新鲜血液,尤其是吸收年轻人加入队伍,通过培训、宣传、演出等方式扩大影响力,推动上南曲艺社可持续发展。
  稿源来自惠州日报,由@博罗发布 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以上内容转自:微信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1 个回复

倒序浏览
刀仔Q ... LV.17 2015-11-14 19:26
沙发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上南好野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