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我的家庭故事】这样的传家宝,你见过吗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勤俭节约永远是传家宝  
   DSC0000.jpg

  
    有一次我去超市看见一幕,一位中年妈妈正在为上学的孩子秋游准备食物,听说只是学校组织的一天秋游,什么旺仔、巧克力饼干、QQ糖、牛肉干等等却买了一百多元钱的物品,装了一大包。我站在旁边觉得很惊奇,问:“买这么多东西吃得完吗”?那位孩子没什么表情的说吃不完就扔掉算了。看来,勤俭节约这一历来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这一代人中己经几乎荡然无存。其实,从古至今,历朝历代都留下了许多关于节俭朴素的格言、训诫、民谚和诗词文章。我们这一代孩子的父母应该也经常听到父母、老师对这方面的教诲。可能现在也慢慢忘了、淡了。或者认为过去因为贫穷,才大讲节俭,如今富裕了,再也用不着那么紧手紧脚那么小气了。再说现在的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手中有钱,就不能亏了下一代,这些话当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我认为,勤俭节约并不只是在条件困难时才需要提倡的权宜之计,它是一种高尚的品质、一种文明的修养、一种良好的素质,一种精神的提升,是无价之宝。古巴说:“奢侈是民族衰弱的起点”。勤俭节约无论对国家发展、社会进步,还是对个人成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小到大,妈妈一直教诲我要勤俭节约,能省就省,她说无论富到什么程度,钱多到什么位数,艰苦朴素的美德不能丢,勤俭节约的本色不能褪。
    正如长辈们说的,好日子来之不易,更加值得珍惜。勤俭节约永远不会过时,这样才能永远有好日子。辛尼加也说过:“节俭本身就是一个大财源”。确实,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发展了,人民的生活条件好起来了,老百姓手里有钱了,说的话题都是房子、车子、票子,但如果有了好日子,就忘了勤俭节约,甚至把勤俭节约看成是“古板迂腐”、“不开窍”、“小气”。相反,却把讲排场,比阔气,耍派头,当作时髦、荣耀和潇洒那其实是又走了一个极端。讲大道理,其实,我们的国家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致富的道路还很长,改善民生的任务还很重。在一定的历史和技术条件下,国家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资源能耗,既是用有限资源生产更多财富的现实需要,也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长远需要,在资源消耗上必须做到勤俭节约,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尤其要如此。讲小道理,我们的人民还有相当一部份人没有富起来,这更需要先富起来的人带头勤俭节约,使有限的资源让更多人民共享。中国有句古话:“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一个人如果大手大脚花钱惯了,吃惯了山珍海味、养尊处优久了,假如生活发生大变故,就会阵脚大乱,无所适从,就会在困难面前打败仗。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培养艰苦朴素的美德,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是一个人防腐拒蚀的金盾牌。
    勤俭是一种行为,需要我们用习惯去养成。从身边的点滴做起,去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勤俭更是一种修养,你的一举一动都会无形地被人们所记录下来。在物质匮乏的时候理应勤俭,在物质富足的时候,同样不能忘记“勤俭”,看似关乎物质,其实关乎精神,一个勤俭的人,其做事必然是有条理的。
    经过改革开放,欣逢盛世,国运昌隆,现在这一代人太幸运了,房子越来越大,车子越来越豪华,票子越来越厚,展望未来,下一代人生活条件会越来越好。辛尼加说:“节俭本身就是一个大财源”。条件再优越,生活再美好,艰苦朴素的美德无论如何也不能丢,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也永远是我们的传家宝。
  

龙门 王元春


以上内容转自:微信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0 个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