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阅兵式惠州军人风采:驾战鹰飞"70"字样 迈正步展部队雄姿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DSC0000.jpg
                                                                                                            9月3日上午,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据悉,驻惠部队广州军区第42集团军参与组建了空中护旗方队和“华南游击队”英模部队方队。
  空中护旗方队是如何呈现 “70”字样高难度队形的?方队官兵进入阅兵村后是怎么训练的?训练时又发生了哪些感人的有趣的故事?3日,《惠州日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解析
  飞机前后距离不超20米

图源自新华网。
  当日上午10时43分,悬挂国旗和军旗的空中护旗方队率先飞过天安门,方队由26架直升机和7架教练机组成。其中,6架直升机护卫着国旗、军旗,20架直升机组成“70”字样,7架飞机拉出7道彩带。这是我国阅兵史上首次组织由直升机挂旗飞行。组建这支空中护旗方队的,有来自广州军区某陆航旅的武装直升机。
  空中护旗方队是如何呈现“70”字样高难度队形的?据介绍,“0”字由12架直-19组成,“7”字由8架直-10组成,每一架直升机的操作都非常困难,处在数字中间的飞机危险系数最大,而基准机和排在最后面的飞机最难控制飞行状态。
  空中梯队编队飞行速度为160公里每小时,邻近的两架飞机之间横向间隔不超过20米,前后距离也不超过20米,这相当于两架飞机之间仅隔着一架飞机的距离。直升机的后舱还有一位飞行员与飞机驾驶员合作,一个看关系位置,一个看差分系统,以此来校准飞机在整个数字“70”中的位置。
  上午10时56分,“华南游击队”英模部队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该方队是以第42集团军为主抽组,队员分别来自“红一团”、“塔山英雄团”所在部队以及琼崖纵队发展整编的各英模部队。
  心声
  “一次阅兵,一生光荣”
  京郊八月,热浪滚滚、暑气逼人,“华南游击队”英模部队方队的训练场上,震耳欲聋的口号声此起彼伏。
  自进入阅兵村以来,“每日一歌”就成了队员们每天必做的工作。《华南游击队之歌》、《阅兵兄弟》……熟悉的旋律、铿锵的歌词,在带给队员轻松心情的同时,更多的是对历史的回顾,对使命的敬畏。“以前也听过这些歌曲,但置身这样的环境,感觉更加不一样。”队员吴畏说。
  这里训练单调、生活单一,因此队员们对每周一次的“抗战故事会”情有独钟。俱乐部里,中队教导员杨明为队员们讲述那段可歌可泣的英雄传奇。“一个故事就是一堂教育,也是一次灵魂的洗涤。”杨明告诉记者,队员们爱听故事,从故事中,他们感受到了肩上的使命之重。
  一次阅兵,一生光荣!翻开队员们上交的心得体会,这8个字出现的频率最高,笔迹颜色也最重。“受阅,练的是身体,强的是灵魂!”教练员张成真两次参加阅兵,唯独这次阅兵让他有一种说不出的兴奋。张成真说,方队参加联指几次合练,每次都是先进单位,动作逐渐成熟只是表面,更重要的是每名队员的心中都燃起了对抗战精神的敬仰,心齐了,步子自然整齐划一。

图源自新华网。
  故事
  “钉子兵”“稳坐钓鱼台”
  走进“华南游击队”英模部队方队,一个坚强刚毅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方队第五排面的“钉子兵”陈辉。从年初开始,“钉子兵”换了几茬,唯独陈辉每次都“稳坐钓鱼台”。
  谁能想到,这个让大家都赞叹不已的“钉子兵”最开始竟然是一个“罗圈腿”。“要做一名有血性的军人,就要克服常人无法克服的困难,完成常人无法完成的任务。”凭着侦察兵天生的倔强和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到阅兵村不到一个月,陈辉的“罗圈腿”竟彻底纠正过来。不仅如此,他还被评为“训练标兵”和“优秀共产党员”,光荣地戴上了大红花。
  列兵上演现实版“士兵突击”
  看过《士兵突击》的人,都会被主人公许三多突破自我、勇当尖兵的精神感动。在“华南游击队”英模部队方队也有这样一位“许三多”式的队员,他的经历同样传奇。
  王锋是一名列兵,进京前最后一次选拔中,他排在所在排面的最后一名,差一点就被换下来。虽然进京了,但顶着“最后一名”的帽子,王锋的心里始终不得劲。看到其他队员每天在训练场上突飞猛进,而自己始终进步不明显,王锋暗自定下目标:“要当就当排头兵!”
  方队训练中,王锋的踢腿总是跟不上节拍。教练员告诉他,大腿的肌肉力量不足导致踢腿的速度不够。找到症结的王锋开始拼命练习下肢力量,深蹲、弹跳、蛙跳,超常规的训练让他每天都累得爬不上床。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换来了提高。一个月之后,王锋竟然从排面的最后一名变成了所在排面的排头兵,上演了一场现实版的“士兵突击”。
  重度贫血士兵成“最美保障兵”
  刚到北京不久,“华南游击队”英模部队方队列兵韩万万便在一次训练中突然晕倒,送至医院后,查出患有重度贫血。医生告诉他不能再参加训练了。
  医生的劝告犹如噩耗,前期付出的汗水瞬间付诸东流,遭受打击的韩万万变得沉默起来。可就在大家担心他会因此萎靡不振的时候,他又重新振作起来,并向方队领导提出申请,希望能留下当一名保障员,继续为方队集体贡献力量。
  到了保障班,韩万万把热情从训练场带到幕后。每天早餐过后,队员们唱着嘹亮的军歌前往训练场,他第一个上前收拾碗筷和打扫饭堂;拉蔬果粮食的货梯坏了,他一人抱着2个大西瓜,上下楼来回跑,一口气搬了40个西瓜。
  由于工作积极性高,服务周到,评选“最美保障兵”时,韩万万以最高人气当选。站在领奖台上,韩万万说:“虽然我的身份变了,但参加阅兵的梦想没变,如果有机会,下次阅兵,我还会来!”
  两对双胞胎同一阅兵场上相遇
  在“华南游击队”英模部队方队里,有两对双胞胎队员,一对叫常创、常立,一对叫白自成、白自立。他们说,能在同一个阅兵场上相遇,是因为他们有同一个光荣的梦。
  今年初,两对兄弟一同被挑选为阅兵预选队员时,由于都是一米八几的个子,4个人同时被分到了第一排面,一下子就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训练时,教练有意无意地将两对兄弟进行比较;休息时,队友们时不时也拿他们来当话题;而两对兄弟也在暗暗较量:比谁踢腿快、比谁出汗多、比谁起得早……
  结果,两对兄弟练得最起劲,进步最明显,在第一次标兵评选时,4个人都带上了大红花。功夫不负有心人,两对兄弟最终顺利通过考核来到北京。昨日,在“华南游击队”英模部队方队中,两对兄弟昂首挺胸,一起走过天安门。(记者戴建 通讯员丛伟义 周盼 黄智臻)
  


以上内容转自:微信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0 个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